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通用7篇】

发布时间:

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具体几点并未规定。2018年12月13日上午7时整,政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国外也有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篇一

今年的10月27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加拿大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3点),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对华裔议员黄素梅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66号动议进行阅读和辩论。最终,该动议获投票通过。这意味着,加拿大成为西方第一个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国家。今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

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篇二

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篇三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篇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2022国家公祭日具体时间 篇五

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国家公祭日,2022年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篇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指出,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因为民众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战争中牺牲的,更多的是普通民众,值得纪念。

第二,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历史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方式,我们现在要用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固定下来。

第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家意志,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不是今年悼念,明年不悼念。我的理解是,国家立法了,必须每年执行,今后每年都要做,而且是国家来做。

第四,对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是个狠狠的反击。每次日本参拜神社,我们仅仅表示抗议、表示愤怒是不够的。30万的`数字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我们用国家意志,把它确认下来,南京的历史不能否认。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层面的 篇七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6 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