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精选5篇

发布时间: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差异网为您带来了5篇《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教师节的来历 篇一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就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意义 篇二

俗话所谓“为人师表”,其实是对教师很高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的就是,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要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成人成才立下标杆。两千多年过去了,《论语》仍然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食粮,孔子也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标杆,就这一点看来,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进而彰显我国“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并无不妥。

当然,教师节的意义不单在于彰显此种文化传统。反观教育的整个环节,事实上,教师的辛劳与付出,直接受益的是学生,最有直接的体会也是学生。因此,“尊师重道”精神最直接的承担者也应是学生。可以说,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更应该是学生感谢师恩、感念师恩的日子。承受着教师无私的关怀与付出,学生的感谢与感念也应是发自内心的、干净的、单纯的。 学生对教师感念的核心是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很多,一张卡片、一条短信、一句问候,只要感念之情自然真挚,就是对教师最大尊重,最诚挚的'谢意了。

这样说起来,只要感念师恩的根本意义不变,教师节日期的改定原本不是大事。但却如何众议沸腾,让众人的眼光再次投到了教师身上呢?其实说“再次”,并不准确。事实上,众人的眼光可能一直就没有从教师身上移开。而“教师们”备受瞩目的原因,说起来却颇令人汗颜。因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居然和“性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资料等等联系起来了。于是,教师顷刻间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备受质疑。无辜受害者的哭泣声、受体罚孩子的伤口,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滑铁卢。

教师节的名言 篇三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表现了出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相信只要学过这首诗都能体会到这种意境。

猜你喜欢:

教师节祝福语 篇四

1、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的辛劳我们感恩,您的高尚我们敬仰,您的付出我们尊重,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2、挑了的短信,把最真心的祝愿,在最微妙的时刻,送给尊敬的人:教师节将至,祝身边所有辛勤的园丁们节日快乐,喜乐常伴!

3、海上行船,有灯塔所以不怕浪;人生路上,有老师所以不迷茫;教师节到了,祝敬爱的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4、看那太阳耀眼夺目,看那百花娇艳迷人,看那秋风耳边拂过,看那歌声高亢嘹亮,看那思念心中弥漫,看那祝福真挚真切:教师节到,祝您节日快乐!

5、教师节到了,送你一束七彩康乃馨:红色是幸福,蓝色是博大,白色是纯洁,紫色是深邃,绿色是希望,黄色是欣慰,橙色是收获。愿你拥有多彩的幸福生活。

6、您用粉笔抒写人生的精彩,您用慈爱温暖学子的心房,您用教诲拨亮智慧的明灯,您用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教师节,让我们向辛勤的园丁致敬!

7、一腔热情,三尺讲台育英才,满身正气,一只粉笔谱华章,千言万语道不尽,师恩深厚重如山,教师节到了,祝愿天下教师节日快乐!

8、虽然不常联系,却时刻把您惦记;虽然不常看望,却悄悄把您祝福。时光流逝,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9、教师是失水学生身边的橡皮船,教师是夜行学生前行的灯塔,教师是学生心灵中为人的榜样。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我们教师都能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10、亲爱的老师:感谢您用心血和汗水为我做的一切,您的美好身影在学生心中永远不会磨灭。老师您好亲爱的老师,虽然我不常去看您,可是每当想到您,我的心头都会掠过一丝温暖。祝您天天快乐!

1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当年您凭此教导劣徒,今天我以此驾驭人生。老师,您辛苦啦!

12、师恩似海,光阴似箭,对您的感激怎样华丽的词语都无法表达,您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在教师节之际,祝福您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13、一支粉笔画出世界的五彩斑斓,两鬓斑白绘出爱的赞歌,三尺讲台育出多少栋梁之才。再次说一声:“老师你辛苦啦。”节日快乐。

14、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不变的是您深切的教诲。敬爱的老师,并不是只在今天才想起您,而是今天特别想念您!让我借短信送上教师节祝福:健康快乐!

15、您的频频教导,让我们学到知识,您的敦敦教诲,让我们懂得人生,您的含辛茹苦,让我们走向社会,您的百般嘱咐,让我们受益匪浅,教师节祝您幸福。

教师节的意义 篇五

我们听过西哲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也诵过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佳句。一管窥之,古今中外虽文明发展脉络大异,单就“尊师重道”一点而言,恰恰应了钱钟书先生的说法:“东海西海,心★WWW.CHAYI5.COM★理攸同”。

亚里士多德口中的“吾师”,就是柏拉图。众所周知,柏拉图绝大多数的著述,都是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言行的记录。简而言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一大关联就是思想上的传承:学生以毕生之精力,记述老师的哲思教诲,传诸后世,造福后人。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就我国而论,有七十子集孔夫子之言撰定《论语》,如今《论语》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正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绝佳精神。

戊戌四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的精神,在今日的中国仍然光彩照人。为了更加突出“教师”职业的尊严,同时为了彰显“尊师重道”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联,有关部门计划改定教师节的日期,要以公历9月28日的“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孔子是我国传统教师的代表性人物,定“孔子诞辰”(且不论这一诞辰的准确性)为教师节,是续接我国教育传统的努力,是当下我国社会重视本国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尊师重道”精神的集中展现。

俗话所谓“为人师表”,其实是对教师很高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的就是,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要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成人成才立下标杆。两千多年过去了,《论语》仍然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食粮,孔子也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标杆,就这一点看来,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进而彰显我国“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并无不妥。

当然,教师节的意义不单在于彰显此种文化传统。反观教育的整个环节,事实上,教师的辛劳与付出,直接受益的是学生,最有直接的体会也是学生。因此,“尊师重道”精神最直接的承担者也应是学生。可以说,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更应该是学生感谢师恩、感念师恩的日子。承受着教师无私的关怀与付出,学生的感谢与感念也应是发自内心的、干净的、单纯的。学生对教师感念的核心是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很多,一张卡片、一条短信、一句问候,只要感念之情自然真挚,就是对教师最大尊重,最诚挚的谢意了。

这样说起来,只要感念师恩的根本意义不变,教师节日期的改定原本不是大事。但却如何众议沸腾,让众人的眼光再次投到了教师身上呢?其实说“再次”,并不准确。事实上,众人的眼光可能一直就没有从教师身上移开。而“教师们”备受瞩目的原因,说起来却颇令人汗颜。因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居然和“性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资料等等联系起来了。于是,教师顷刻间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备受质疑。无辜受害者的哭泣声、受体罚孩子的伤口,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滑铁卢。

当然,我们不应该也不能过分夸大这所谓的“滑铁卢”。几位无良教师,无人性教师,或者根本承受不起“教师”称号的几个败类,并不能动摇“教师”职业应有的光辉和尊严。“性侵”、“体罚”的恶事不能扣在所有教师的头上。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数以万计教师不记名利、辛勤付出、“传道、授业、解惑”的劳苦。

教师职业上的“劳苦”是必然的,可以说是“教师”职业的应有之意。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就是一项百代之功,费时费力,需要从业教师时间、精力、情感的大量无私付出。可以说,教师不殚精竭虑、九死未悔,教育就很难有真正的成效,学生就很难有真正的成长。然而,我们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教师箪食瓢浆、清贫无欲、无私奉献。因为从业教师也是社会人,也有各种需求。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他们同样可以而且应该合理合法地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也就是说,要让从业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去,首先就要保证教师能过上相对体面、相对较好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倘若教师迫于个人生活上的问题,身心具疲,又如何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如何能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如何能有效地完成知识、人格的传授呢?

就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说,比起三、四十年前所谓的“臭老九”,如今教师的工作待遇、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民办教师的生活也相应有了保证,教师个人生活的后顾之忧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应该看到中西部地区大量代课教师的处境,他们是如何坚守在教育岗位上,如何在生活与职业之间折返奔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配置。师资也是如此。在所有人都要根据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家庭境遇来做出个人职业选择的今天,我们如何狠心要求教师从业人员坚守理想和职业道德而不顾个人感受?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教师待遇的问题是与教师队伍质量、素质的问题息息相关的。只有尽可能提升教师的待遇,解决从业教师个人生活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素质,才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真正上一个台阶,才能让教师节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教育的节日。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8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