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怎么写【通用9篇】

发布时间:

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9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怎么写》,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新编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 篇一

观察记录:

镭镭是个非常活泼、聪明的孩子。刚来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总是走来走去,吵着要爷爷,对阿姨说自己要睡觉,对老师说要打电话给爷爷,让爷爷快点来接他,但是到了午睡时间,他却又按耐不住,说要去外面走走、玩玩。于是,每天午睡时间,我就一直陪伴着他,镭镭喜欢拍着背睡觉,但是有时候,无论怎么陪伴他,他都不能安心入睡,一直叫着要爷爷来接。

原因分析:

1、镭镭从小由爷爷带大的,爷爷对他疼爱有加,每天来接送都是抱着他的。

2、镭镭在家里非常的自由,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喜欢走出去玩。

措施及指导:

1、个别教育,给予镭镭“特别的爱”,午睡陪伴着他,在一日生活中积极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2、与家长共同商量、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请家长在家里积极鼓励、疏导幼儿的入园焦虑,并在家里也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二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 汪希言 姓名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2010 观察 、1、 李老师 记录者 7

班级 中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汪希言性格内向,刚接手这个班时,发觉他来幼儿园总是紧绷着脸,看得出十分 紧张。不愿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也不愿和同伴、老师交流。平时的集体活动他总 幼 儿 情 况 分 析 不愿意主动参与,对任何事情总提不起兴趣,经常总是静静的坐着,像在沉思着 什么,做事请也总是慢人一拍。对于他这种性格她的父母也很着急,但一直都找 不到合适的方法。

1、平时父母工作特别忙,汪希言的生活起居几乎是由外婆一人照顾,父母俩和孩 子的交流时间均不多,所以汪希言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交往,更别提一 家 长 情 况 分 析 起分享了。 2、生活中,爸爸对汪希言特别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一有做错的地方就会采取消 极的方法(骂或打) ,造成汪希言的坏脾气。 3、 凡事都不喜欢去尝试, 因为担心失败而遭到别人的嘲笑, 显得很胆怯和没信心。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 汪希言 姓名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2010 观察 、1、 李老师 记录者 7

班级 中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汪希言性格内向,刚接手这个班时,发觉他来幼儿园总是紧绷着脸,看得出十分 紧张。不愿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也不愿和同伴、老师交流。平时的集体活动他总 幼 儿 情 况 分 析 不愿意主动参与,对任何事情总提不起兴趣,经常总是静静的坐着,像在沉思着 什么,做事请也总是慢人一拍。对于他这种性格她的父母也很着急,但一直都找 不到合适的方法。

1、平时父母工作特别忙,汪希言的生活起居几乎是由外婆一人照顾,父母俩和孩 子的交流时间均不多,所以汪希言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交往,更别提一 家 长 情 况 分 析 起分享了。 2、生活中,爸爸对汪希言特别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一有做错的地方就会采取消 极的方法(骂或打) ,造成汪希言的坏脾气。 3、 凡事都不喜欢去尝试, 因为担心失败而遭到别人的嘲笑, 显得很胆怯和没信心。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集锦 篇三

观察记录:

Jerry小朋友平时胆小怯懦,遇到事情会哭鼻子,而且平时上课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注意力也不集中。

分析:

1、妈妈说在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的。

2、平时她是哥哥,有什么都是说他,而且他很懂事,会让弟弟,这样让他内心有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教育对策:

1、平时多关爱宝贝,多引导孩子大家都很爱她,爸爸妈妈也都非常的爱她,给她买漂亮的衣服。

2、家园一致,给爸爸交流,改变自己的思想,多关爱孩子,放学后多抱一抱孩子,在弟弟面前也要表现出很爱姐姐。

效果:

一段时间后,宝贝喜欢和班上其他孩子交流了,爱笑了。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范例 篇四

观察实录:

区域活动一开始,季xx就选择了“开心超市”。在我印象中,季xx喜欢去美工区、美食坊和开心超市3个区角玩。嘉敏在开心超市首先拿了一个篮子,然后装了一些“水果”和“面包”。季xx说:“美味的水果,谁要买水果呀?”没有人应答她。她又喊起来:“有没有人要买水果呀?香甜的水果便宜卖喽!快来买哟!”

观察分析:

季xx的性格以前很内向,不爱说话,现在是好多了。她喜欢进美工区玩,可能是因为她画画画得很好,画面很美观,审美能力很强。而美食坊和开心超市这些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区角,也正适合性格由内向逐渐变得开朗的她,而且还能帮助她越来越开朗,善于交际,她的那几句叫卖就是的证明。

策略调整:

嘉敏的性格变得开朗一些了,只是相对于她以前。跟其他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比,她还是有点内向,所以要关注她的行动和交往。在区教活动中,也要多关注,多引导,甚至有时候可以带着她玩,让她的性格更活泼开朗一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篇五

一、跟踪时间:

四月份

二、观察记录:

镜头一:

“老师,早上好!”许佳莹对我说,虽然仍然是在阿姨的提醒下才跟我打招呼的,但是许佳莹的声音明显比以前都轻,许佳莹已经生病了好几个星期,这是她生病后第一天来幼儿园上课,可以看出她对于班级的环境稍许陌生。 镜头二:

睡午觉了,小朋友们都迅速的脱掉衣服钻入了被窝中,今天的许佳莹特别的快,平时总是最后一个睡下去的她今天很快的已经躺在了被子里,在我想帮她盖好被子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许佳莹的毛衣都没有脱掉,于是我帮助她脱掉了毛衣。

三、情况分析:

以上两个镜头都是来自于许佳莹生病多日之后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发生的,出现这些现象的有很多方面。

1、家长在家对于许佳莹的教育引导问题。许佳莹在家中主要有祖辈照料,她的奶奶对她过分的溺爱,特别在这次许佳莹生病之后,对于她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穿衣、喂饭、脱衣都是奶奶包办,所以造成了以前稍有进步的许佳莹自理能力降低。

2、幼儿不够自信,不能很好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幼儿在班级中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老师与其进行交流,也往往是零星的单词,不能使用句子来表达想法。出现这一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家庭沟通不够,对于许佳莹来说,要提高其自信,除了老师对其的鼓励,给予其机会来大胆表达自己之外,还需要家长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

四、采取措施:

1、教师与奶奶进行沟通交流,指出许佳莹在生病之后的变化,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建议奶奶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家中也能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灵活性。

2、建议许佳莹妈妈能每天花一点时间与许佳莹沟通。例如:可以问问许佳莹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本领,在幼儿园的好朋友等等,让许佳莹在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给予许佳莹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班级小舞台或者是午间休息时间,鼓励许佳莹大胆表演自己的节目。

4、教师在幼儿园里重点指导许佳莹的穿、脱衣等各种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用鼓励的方式来提高许佳莹自我服务意识。

五、取得成效:

在发现问题之后,我们积极的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解决方式,让许佳莹能够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跟上班级孩子的发展。在本月中许佳莹能用完整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能参与小舞台的演出。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篇六

观察时间:

20xx年2月6号上午

观察实录: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个劲地说:“没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紧张,没有强迫她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转睛,神情有点呆滞。我摸了一下她的裤子,全湿透了,地上还有一滩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样子。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想尿尿的时候别害怕,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她紧张的`神色缓和些。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让她继续吃饭。

观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裤的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老师不能着急,当发生尿裤的时候,也不能责怪她,要宽容她,理解她,允许她有反复的过程。当然,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师应该面临的问题。

从对朱紫嫣的个别教育中,我们认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

① 认真观察幼儿,获取其行为表现的特点;

② 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③ 教育应有耐心,企图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现实的;

④ 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爱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么样的不良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七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霍星宇 男孩 5岁

观察地点:幼儿园“淘沙堡”

观察日期:2011.5.20

观察目的:幼儿如何自创多种沙子的玩法。

观察过程:

早上做完早操,我带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淘沙堡”。因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是新建成的,孩子们一直都没机会来玩一玩。今天天气好,孩子们终于可以来体验一下了。来到淘沙堡,孩子们立刻兴奋地蹲在沙池里这挖挖,那挖挖。霍星宇一开始就是站在一边看着别人挖沙,没出一分钟就嘻笑着蹲下来,抓了满满一把沙子,看着沙子从他的小指缝中流出,边看边轻轻地笑出声来。然后把手张开,看见满满一把沙子只变成了手心里的一小堆。然后又抓了一把。这样重复了十余次后,他开始不满足于只是抓沙子。他开始挖,用两只手向外挖,足足挖了半掌深的一个洞。然后开始往回填。这时,王觊瑞加入了他的行列,可他似乎很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他。抓了一把沙站了起来,看着沙子又一次从指缝中流出,也看见沙子落在了王觊瑞的头上。王觊瑞来告状了,他很不以为意地转过身,发现了“淘沙堡”旁边的戏水池。他又抓了一把沙,这回他没让沙子很快流出手掌心,而是走向了戏水池,将手中的沙子“哗”地扬向了水池中,他听见了沙子落水的声音,像是受到了鼓励,小跑回‘淘沙堡’,快速抓起一把沙子,用力地扬进水中。这个动作他往返了数次。扬沙的动作从快速扬出去到慢慢洒进池子。之后,他突然发现了围栏边上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于是,他开始用水瓶运沙子。先是在沙池里,一把一把抓沙子往水瓶里装,然后拿着半瓶沙子来到水池边上,往水池里倒。吃间餐的时间到了,我组织全班幼儿回班级。霍星宇看了我一眼,转身从戏水池回到淘沙堡,装作没听见,想再玩一次。直到我叫到他的名字,他才恋恋不舍地站到队伍里。 观察分析:

霍星宇在班里是比较好动的男孩子,他很少有静下来的时候。从进入淘沙堡到离开共二十分钟左右,他一直很专注地在玩沙子。在玩的过程中,他从最初的好奇到乐于看到沙子的不断变化,进而不断发现新的玩法。我想能吸引他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大概是由沙子的特性决定的。沙子本身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

措施及效果分析:

措施一:在淘沙堡内投入沙滩玩具组合。

效果分析:利用这些铲子、钯子、锹、盆„„玩具,会激发幼儿更多玩沙的灵感。 措施二: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幼儿将淘沙堡和戏水池结合起来玩。

加上水,既能让沙子固化,又能让沙子液化,和沙一结合,会使沙子变得更加奇妙无穷。

幼儿园个案分析 篇八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明明的消极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明明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明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从明明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明明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明明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明明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明明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1)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明明的举动,同时对于明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明明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明明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2)对于明明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明明,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在这里笔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给孩子玩的,只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就失去它对儿童的意义了。

(3)教师要有耐心,明明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明明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4)对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经产生的消极后果,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师要有勇气寻找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向孩子解释是自己太生气才会这么说,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不理睬明明,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对。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

(5)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明明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明明,在明明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明明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九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二)

时间:2005年3月9日

行为表现:

今天,我对小杰一上午情绪进行了观察:

1、 入园:小杰笑眯眯的说:“老师早!”并且高兴地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边跳羊角球一边大声笑着,我提醒他:“有汗,请你休息一下。”他摇摇头,继续跳,我又说了一遍,他笑眯眯地拿着球走了。 2. 做早操:小杰眼睛看着地面,我提醒他:“小杰,做早操!”他面无表情地抬头看看我,手慢慢挥了两下,不动了,眼睛看看我又看看地面,直到早操结束。

3、 集体活动:大家都在念儿歌,小杰的眼睛一直望着前方的窗户,我提问,他看看我,不动。“小杰,起立回答我的问题。”他看看其他小朋友,摇摇头“我不会。”“请你认真听。”他点点头。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望着窗外。

4、 游戏时间:小杰边跑边喊:“南南,快来!”我提醒他:“慢慢走。”他望着我笑个不停。一会他又从我身边跑过,我拉住他:“请你慢慢走。”他一边笑一边把我的手拿开,跑了。

原因分析:

从观察中发现,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小杰的情绪很好,甚至过于兴奋,即使我提醒他也没有稍微安静。游戏容易让孩子兴奋,虽然孩子的兴奋大于抑制,但是过于兴奋也是有害的。小杰在家中没有同伴一起玩,只是在店里玩店中的东西,而幼儿园的玩具很多,他也非常期待在幼儿园玩游戏,也很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因此,他在游戏时的情绪很兴奋,即使我给予提醒他也没有觉察到。

对于游戏后的早操和集体活动,小杰的情绪一下由很兴奋转为安静,他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因此,在安静的活动中他的情绪还没有调整,没有适应活动,会发生思想不集中的情况。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9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怎么写》,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6 8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