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最新4篇

发布时间: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1-03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物理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

本学期,物理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物理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本校实际,以课堂为立足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着手点,抓住教学常规工作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课内课外都积极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科研,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学校将学生活动设计为主题的教育科研任务交给我组,我们感觉学校对我们非常信任,但同时我们也感到压力非常巨大,目前我们最缺乏的是教育理论知识,所以全组教师都学习一些教育理论,也外请了专家来作指导,目前,我们按时间节点完成了相关的任务。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教学融入课堂的课题研究,整理了积极心理学融入物理学科的渗透点,并在教学中注意实施。

二、强化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加强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

(1)严格按照开学时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活动制度,每个教师都坚持听完全组教师的示范课或汇报课,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了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集体备课做到了“四统一”(统一进度、教案、练习、测试),加强各备课组之间的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发挥教研组集体力量,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本学期我组承担了对福建省龙岩市教育代表团的展示教学活动的任务,接到任务以后,我组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从确定课题到研究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准备实验器材等都进行了讨论,多次安排执教老师试讲,其他老师听课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教学展示得到了来校听课的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

2、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教法,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熟悉各年级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情境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4)定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物理课外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本学期我组组织了“高空落蛋”比赛,结合物理知识,用课外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组谈晓红老师是杨浦区的名师,在她的认真指导下,她带教的陈骅老师、王卫东老师都有长足的进步,本学期进行的杨浦区百花杯教学比赛,陈骅老师、王卫东老师、吴波老师都积极参与,比赛前,谈晓红老师和组内其他老教师都对他们的比赛方案提出了指导意见,陈骅老师进入百花杯决赛后,谈晓红老师、沈剑老师更是多次听课、提出教案的修改意见,陈骅老师也是调动了包括个人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在全组的共同努力下,陈骅老师获得本次教学比赛二等奖,可喜可贺。

在本学期中,我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研气氛不够浓厚,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对新理念、新教法的钻研还不够到位,新课标的实施不够成熟等。下学期我们回到原校区,条件会比现在好很多,我们全体物理组教师全组教师将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在新的学期当中,一定可以让我校的物理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选物理教学论文(精 篇二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安培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新的知识点。重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洛伦兹力、并掌握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和大小的计算。它也是后续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知识基础。

本课教材在提出洛伦兹力的概念后,重在引导学生由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出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这种通过实验结合理论探究洛伦兹力的方向,再由安培力表达式推导出洛伦兹力的表达式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机会,一定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节,知道如何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计算安培力的大小。但对于安培力产生的原因,却还不甚清楚。

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因此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安培力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探究式学习。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洛伦兹力。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2、知道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

3、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

4、了解v和b垂直时的洛伦兹力大小及方向判断。理解洛伦兹力对电荷不做功。

5、了解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形成洛伦兹力的概念,同时明确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借助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猜想并验证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通过思考与讨论,推导出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一个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学会观察、分析、推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推理—假设—实验验证”。

重点:1.利用左手定则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2.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

这一节承上(安培力)启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本章的重点

难点:1.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

2.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

电子射线管、高压电源、磁铁、多媒体课件

根据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情和相关教学资源,本节课以“情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应用巩固”的思路进行设计。

课前通过观看“极光美景”视频,引出本节主题。然后借助“阴极射线管”演示实验指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中借助安培力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猜想加验证的方式,学习并掌握洛伦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得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内在关系;借助安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加深对洛伦兹力的理解,并回答引入部分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以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围绕难点“洛伦兹力的方向”的理解,通过情景转换,老师引领、学生动手,同学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一)引入

视频欣赏:天文现象——极光

提问:为什么极光只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引导:解开此谜题的钥匙就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观察磁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教师]说明电子射线管的原理:

说明阴极射线是灯丝加热放出电子,电子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而形成的电子流,轰击到长条形的荧光屏上激发出荧光,可以显示电子束的运动轨迹,磁铁是用来在阴极射线周围产生磁场的,还应明确磁场的方向。

提示:

1、没有磁场时,接通高压电源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2、光束实质上是什么?

3、若在电子束的路径上加磁场,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4、改变磁场的方向,通过观查从而判断运动的电子在各个方向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实验结果]在没有外磁场时,电子束沿直线运动,蹄形磁铁靠近电子射线管,发现电子束运动轨迹发生了弯曲。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解

1、物理学中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称为洛伦兹力。(展示洛伦兹介绍资料)

2、提问:如何探究洛仑兹力呢?

引导学生思考:

1)、电流怎么形成的?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两者间有何关联?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为什么会受力?得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说明】可以根据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而对未通电的导线没有作用力,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实质是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积累效果。即,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3、提问:既然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那么,你们觉得可以如何探究洛伦兹力呢?

回答:借助对安培力的认识,探究洛伦兹力。

(1)提问:具体怎么探究呢,比如方向?

回答:左手定则

学生说明猜想理由:

1如图,判定安培力方向。(上图甲中安培力方向为垂直电流方向向上,乙图安培力方向为垂直电流方向向下)

②.电流方向和电荷运动方向的关系。(电流方向和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和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③.f安的方向和洛伦兹力方向关系。(f安的方向和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和负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反。)

④.电荷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洛伦兹力方向的关系。(学生分析总结)

实验验证猜想:(回顾阴极射线管实验)猜想正确!

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若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拇指所受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若四指指向是电荷运动的反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正方向就是负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

【要使学生明确】:正电荷运动方向应与左手四指指向一致,负电荷运动方向则应与左手四指指向相反(先确定负电荷形成电流的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定)。

[投影出示练习题]试判断各图中带电粒子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或带电粒子的电性、或带点粒子的运动方向。

[学生解答]

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说明由洛伦兹力所引起的带电粒子运动的方向总是与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垂直的,所以它对运动的带电粒子总是不做功的。

(2)、洛伦兹力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洛伦兹力的大小。通过下面的命题引导学生一一回答。

设有一段长度为l的通电导线,横截面积为s,导线每单位体积中含有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将这段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求:

(1)电流强度i。

(2)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3)这段导线内的自由电荷数。

(4)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

得出洛伦兹力的计算公式:当粒子运动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时():

问题:若带电粒子不垂直射入磁场,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又如何呢?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将磁场分解(类比安培力公式得出方式)得出结论

当粒子运动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成θ时(v∥b)f=qvbsinθ

上两式各量的单位:f为牛(n),q为库伦(c),v为米/秒(m/s),b为特斯拉(t)

4、课堂练习

1、电子的速率v=3×106m/s,垂直射入b=0.10t的匀强磁场中,它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多大?(4.8×10-14n)

2、当一带正电q的粒子以速度v沿螺线管中轴线进入该通电螺线管,若不计重力,则()

a.带电粒子速度大小改变

b.带电粒子速度方向改变

c.带电粒子速度大小不变

d.带电粒子速度方向不变

(答案:cd)

3、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速度大小相同,所受洛伦兹力就相同

b.如果把+q改为-q,且速度反向,大小不变,则洛伦兹力的大小方向不变

c.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电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场方向一定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

d.粒子的速度一定变化

(答案:b)

4、来自宇宙的质子流,以与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这些质子在进入地球周围的空间时,将()

a.竖直向下沿直线射向地面

b.相对于预定地面向东偏转

c.相对于预定点稍向西偏转

d.相对于预定点稍向北偏转

(答案:b)通过本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图分析:为什么极光只出现在地球的两极?(与课前引入相呼应)

5、.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应用电子束磁偏转的道理

(2)构造:由电子枪(阴极)、偏转线圈、荧光屏等组成(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像管的实物,认清偏转线圈的位置、形状,然后运用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说明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是怎样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

再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弄清相关问题。进而介绍电视技术中的扫描现象。

最后让学生回忆“示波管的原理”,通过对比看看二者的差异。

(三)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内容

(2)完成“问题与练习”

一.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2、洛伦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f⊥vf⊥b

3、洛伦兹力大小:f洛=qvbsinθ

v⊥bf洛=qvb

v∥bf洛=0

4、特点:洛伦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

2.构造

本节课利用极光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通过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新奇的实验现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通过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推导出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由此可以借助安培力来探究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一个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这种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知识,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发现本课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物理学科德育功能论文 篇三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德育因素,有效整合物理学科的德育资源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课堂德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坚持“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心”的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德育因素,有效整合物理学科的德育资源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课堂德育运行机制。

一、在物理教学中,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的创新精神

物理是把学生领入奥妙无穷的自然世界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物理教学启蒙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敢想,想象是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想象开始,中学生思想不成熟,但有上进心、大胆、善于想象,有时有稀奇的想法和奇特的表现,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教师要鼓励诱导,没有“千里眼”、“顺风耳”的想象,哪有今天的望远镜、电话,没有大胆想象,人类怎能登上月球,进入太空。

其次要培养学生敢问,提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

中学生好奇心强、有求知欲望,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个问题更重要,多鼓励学生对于身边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物理规律追根求源。

最后要培养学生敢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会质疑问题,教师要营造勇于探索、勇于争论、敢于质疑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有时听起来很幼稚,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的质疑往往闪烁着学生求异创新的思想,这种创新精神是可贵的。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物理实验中更应积极倡导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学生实验中的合作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验中要诚恳地向他人表现合作的愿望,给别人协助自己的机会,并能主动配合别人完成实验;另一方面,在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时,既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团结协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三、在物理教学中介绍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物理概念的抽象性、物理知识的实践性,以及解题方法的灵活性,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物理学习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为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条件。

在物理学习中,意志主要表现在克服具体困难的过程中,这实际上就是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过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感特征和意志水平,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失败中取得真知走向成功的能力。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也需要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意志的磨练。

所以,教学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品尝失败的痛苦,了解探索的艰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和意志,从而可以积极地去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四、在物理教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主义,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唯物论和辩证法,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清辩论法和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为他们将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教学中结合教材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认识: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中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利用的。

②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③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之间也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因此,从物理教材本身不难挖掘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

五、在物理教学中,挖掘德育教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加强中小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对引导中小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定的信念和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中心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达国家,在物理学和和实践上有辉煌的成就。

比如,宋代沈括的磁偏角论述比西方早400多年。

惯性现象的描述早在公元前5的春秋末期的《考工纪》已有记载,这些古代文明成就是鼓舞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了?解我国当代科技成就,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就卓然。

教师可用核物理、载人飞船、神舟飞船等方面的内容激发 m.gaokaobaba.com 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意志和责任,立志报效祖国。

③了解对物理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物理学家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视科学如生命的精神,如阿基米德为探索王冠的秘密,冥思苦想许多天没有结果,终于在浴缸洗澡时发现了秘密,从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教师要善于挖掘人文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人文教育内容丰富的优势,认识到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坚持奋斗的人,才有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这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 篇四

一、教材分析:

这学期所教的内容是选修3-1,如果时间上允许,再进行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选修3-1,共分为三章,分别是第一章静电场、第二章恒定电流、第 三章磁场。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的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节内容,从电荷、电场的角度来研究电学中的基本知识。 恒定电流为第二章内容,其中要研究的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本章的知识要以静电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静电场的有关内容。最后一章为磁场,磁场和电场密切联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对本章内容起到良好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这届高二学生基础较差,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外还应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则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 .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出路在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教学进度表

(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6 9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