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小班诗歌欣赏教学活动《雨点》 篇一

师:(很认真的板书课题)“雨 点”  小朋友们,写字就是要端端正正认认真真!

生齐读课题。

师:雨点啊,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下雨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见。那谁能来说说你看见过的雨点?

生1:雨点我觉得它像一粒粒亮晶晶的珍珠。它们落到地上,在地上跳跃着。

师:真好!从“珍珠”这词上,我知道你很喜欢这雨点。

生2:雨点,像一根细细的线。

师:是啊,无数的雨点串起来,就成了一根根细细的线。

生3:雨点,像一根根细细的针。

师:你的比喻很好!

生4:雨点我觉得像我们小朋友眼里含着的眼泪。

师:是啊,天公公也会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哭的。雨点就是它的眼泪啊!

接下去我们就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来写雨点的。先听老师来读一遍课文。

师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你对雨点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5:我听了老师的朗读,知道了课文是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的。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5:你看啊,雨点是不会睡觉的,可是课文中却写它“在池塘里睡觉。”而睡觉是我们小朋友才会做的啊。这个就是以前老师你说过的“拟人”的写法。

师:啊,你真了不起!竟然知道文章是用了拟人的方法!鼓掌!

(全班鼓掌)

生6:我知道雨点到了四个地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它们的样子都不同。

师:是吗?你听了一遍老师的朗读,就已经知道了这些,那好,那我们全班小朋友就跟你一起去看看吧!

……

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雨点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通过雨点坠落的生动描写,展示了水的形态变化,写作上有以下特色:

有小到大,次序井然。

诗歌描写雨点的投注地点,由小小的池塘到长长的小溪,到奔腾的大海,到浩瀚的海洋,诗人如同一位优秀的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风采。

由静到动,变化生姿

诗歌又有雨点的不同投注地点,带出了水的不同状态:池塘的水是平静的,小溪的水是缓缓流淌的的,江河的水是奔腾湍急的,海洋的水是波涛汹涌的,这样由静到动,有小到大生动地写出了自然之水地变化。

在教学时,我力求根据以上的诗歌特点想用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说出水的样子,以使抽象的水在学生眼里能变得透明可爱,于是课的导入就采用“让学生说说你见过的水的模样”,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渗透了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所以学生能说得出诸如“雨点像一粒粒的珍珠,雨点像一根根线”等比较精彩的句子,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思维很活跃,说出了许多好的句子。老师的合适的鼓励,为学生在后文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感觉学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那么投入地学过一首古诗。虽然早已听孩子们背过这首古诗了,但今天听起来却有别样的感觉。我想,这源于学生对诗意的深刻理解。课始,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的古诗《赠汪伦》和《静夜思》中“深千尺”和“疑”的意思,进而让学生自己读准诗的字音(虽然学生早已会背,但学生由于只是为背而背,好多字音都未发准)。在反复地读准字音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多数学生都说喜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接着,我又追问,这句诗中什么留给了你很深的印象。生说是“银河”。于是我就抓住“银河”这一奇特的景观展开了整堂课的教学。银河本来是在天上,12课中说长安街像银河,而这里所说的银河又在哪里呢?这里的银河又是指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就这样读着,思考着,想象着,回忆着自己曾经看过的瀑布,又加上我给他们准备的一段关于瀑布的录象,思维的火花不时在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读着读着,学生读明白了;读着读着,学生也更加喜欢这首古诗了;瀑布的那种宏伟壮观学生也读出来了。学生也好像更喜欢李白的古诗了。我想,接下去我让学生自学同样运用夸张手法写的《秋浦歌》和《夜宿山寺》,学生就容易了。

眼里“闻”声 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 篇三

江苏 张汉清

------------------------------------------------------------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诗教学,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庐山瀑布》,

她只花了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来看实录作评析,从中获取教益。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

《独坐敬亭山》等。)

师: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望庐山瀑布)

点评: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

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

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当然不同。另外学生能一下子背出李白的许多诗,证明霍老师平时

多有补充,教得扎实。

师:谁来讲课题的意思?

生:“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师: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生:我在泰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

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师:是一块铺在桌子上的白布吗?

生:是垂挂着的白布。

师:对,这样说就准确了。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

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水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注意“瀑”字怎样写?

生:“瀑”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暴雨的“暴”字,合起来念“瀑”pù

生:把“暴”字加上三点水,就念瀑布的“瀑”。

师:说得对。齐读“瀑布”。

(学生齐读。)

师: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生: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点评:教者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

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

。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

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收

一举数得之效。

师:我们一块来学习这首古诗。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能读一读?

(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范读。)

师:你们再小声读读,共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议论。)

生:老师,银河是不是神话中说的,把牛郎、织女分开的那条河?

生:我奶奶告诉我,银河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师: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师: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点评:出示幻灯,打出全诗,省时省力,又便于读便于议;组织学生读和议时,突出“银

河”“九天”,教者肯定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看法,使学生对诗句能有更深的理解,既体

现了教学民主,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生:香炉是烧香的炉子吗?

师:不是,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你们懂得

“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出

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你们再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

意思,想像一下高高的香炉峰是多么漂亮。谁能讲讲这首诗?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阳光透过蒙蒙的水气,好

像燃起了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远远地看去,瀑布挂在山的前边。“飞流直下三千尺

”,是水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为是银河从高天上落下

来了。

师:能讲下来很好,谁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我给它补充一点,“川”是河的意思,应该说是挂在山前的河面上。 生:我有一点意见,“三千尺”不一定是个准确的数字,主要是突出山势很高。是不是可

以说成是水从很高的山峰上急流下来?

师:讲得好,谁能再讲一讲?

(学生逐句讲)

点评:由学生对“香炉”的疑问带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理解它是一个难点。在

学生没有举手的情况下,教者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进而让学生

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这样教学体

现扶放结合的原则——扶,扶在难点上;放,放在自解和讨论上,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

力和表达水平。

师:你们再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生:通过这首诗,诗人歌颂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生:诗人赞颂了祖国的美丽河山。

生:诗人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实际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师:说得好!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呢?

生:我是读出来的。诗人不仅把峰写得很美,而且把瀑布写得十分壮观,好像是天河都掉

下来了。

生:诗人借景抒情,把景写得这么美,实际上是抒发他的爱国之情。

生: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好,有静静的香炉峰在紫烟的缭绕之中,又有那白色的瀑布从很高

的山峰上倾泻下来,发出哗哗的声响。最后诗人赞叹,这好像是天河掉下来了。

师:分析得很好。确实,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我们再体会一下,作

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在头脑里,一定能勾

画出一幅绚丽的图画。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诗人借此抒发了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的感情。你们再小声读几遍,看谁能背下来。

(学生纷纷要求背诵,一般都能当堂背下来。)

师:课后把这首诗抄在你们的抄诗本上。

点评:一首古诗,温旧出新,扣诗解题,突破难点,启发想像,巧妙结旨,点明特色,还

要读和背,仅仅花了十分钟,无疑成为古诗教学的典范了,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学习。

小班诗歌欣赏教学活动《雨点》 篇四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小雨点、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春姑娘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百花都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2. 春姑娘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你们瞧她又给大地带来了一场春雨。

3. 指导看图:小朋友们看,天空中你见了什么?(很多雨点聚成了一场雨)

(雨点出示、齐读)

4.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课题就叫做“雨点”

二。讲授新课

<一>看图学词

1. 看图:那么大家看一下,天空中的雨点娃娃在干什么呢?(落下来出示、齐读)抓一把粉笔放手,告诉学生这就是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落字怎么写,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怎么来记住落字:结构、偏旁)范写描红

2. 那么这些雨点娃娃究竟落到了哪里呢?(自由说)我们来看看图上这几个雨点娃娃落进了那里。注意要从左往右依次来看。(指说: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相应出示、齐读)

3. 我们一起再来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 雨点娃娃落进了这些不同的地方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己把课文来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 检查自读:

1> 落进雨点散步

池塘江河海洋

2> 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自读—找规律—指说—开火车—齐读——自读课文)

3> 池塘里睡觉(散步)

(自读—找规律—指说—小老师领读——互读课文)要求:不读破句,不复读,不唱读

3. 范读课文

4. 小朋友,谁来说说看,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同桌交流)

(池塘里:睡觉;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跳跃)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字贴字齐读

5. 理解词义:小朋友,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儿有四个雨点娃娃,他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散步,有的在奔跑,还有的在跳跃。现在我要请四个同学分别将这四个娃娃帖到相应的位置,看看哪个娃娃在池塘里,哪个娃娃在小溪里,哪个娃娃在江河里,哪个娃娃在海洋里。说说看:如果你是雨点娃娃,你落进了……里你是什么感觉?

6. 看图试背(男女生比赛)

三。教学生字

1.出示“海洋”齐读

2.今天我们要来学写这两个字,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左右结构、三点水)

3. 学生说笔顺书空,教师范写。

4. 描红

四。作业

1. 习字册

2. 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学生能正确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读字,记形、练音,学会9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三点水旁。学会本课4个生字““海”、“洋”、“跑”、“跃”。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雨点落在的四个地方的简笔画、雨点卡片

学具: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下雨,下雨了,你瞧!这些小雨点一个个从天而降,(出示雨点)瞧!它来到了我们的中间,它还要带我们去旅行呢!看,它们多开心呀!(贴雨点图)

2、谁来读一读课题,它都高兴啊!你能读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⑴师: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啊?翻开你的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才会被邀请参加小雨点的旅行。

⑵自由读课文。

⑶现在我们的生字已经耐不住性子,跳到了屏幕上要考考大家了,自己先练习一下,待会儿老师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来念。

①出示生字词[出示课件]

shuìjiào sàn bù bēn pǎo

睡觉散步奔跑

xiǎo xī hǎi yáng tiào yuè

小溪海洋跳跃

②学生自由练读后,检查同学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教师结合正音。(注意:“睡”是翘舌音;“觉”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o”;

“散”是平舌音;“跃”的韵母不是“ao”。)

你念的真好,请你来做“小老师”,领全班来读。

“开火车”念。

③齐读生字词。

④现在调皮的小雨点把拼音姐姐给带走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先准备一下,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指名读。[出示课件]

⑷聪明的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把这些词分成了两组(教师范读),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排列?

⑸讲解“散步”(突破重点)

[出示课件]

看看雨点散步时的神态怎么样?吃过晚饭后,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散步,谁来表演给同学们看看。指名表演。(评价)

你念的真好!多悠闲阿!读词语就得这样,明白了它的意思就能读得更好了。

现在请同学们照着这个方法读好其他三个词。

指名读(评价)[出示课件]

(师生共议,结合自身的感受,“睡觉”应该很安静,读的轻点;“奔跑”应该读的强有力,相机出示课件。)

总结:学语文就是这样,得一边读一边想。

⑹现在咱们来看第二排的词语,这回老师要求读一读,再在书上的插图中找一找。

指名上来贴。

指名读。

⑺咱们有感情地读好了这些词,相信你一定能读得很棒!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你一定知道,小雨点都去了哪里去旅行,下面我们来学几个生字(指名读),两个和水有关的字,出示三个生字:海洋

老师觉得这三个字里面“海”有点难写,仔细地来看老师范写。

下面还有还有两个表示动作的字:跃、跑

剩下的四个字,老师相信按照你们的水平,一定能写得很棒!

生临写,教师巡视。

2、展示好的字。

作业设计

一、继续完成《习字册》。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雨点》。

三、拓展练习。

想一想小雨点落到其它地方,会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这是我半日开上的一节语文课,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本课是《雨点》的第一课时,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要是帮助学生认清本课的生字(包括一类字和绿色通道的生字)并学写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如何抓住重点,巧妙地突破难点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结合课后与教师们的交流,家长所提的宝贵意见和我自身对整堂课的回顾反思,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整堂课层次清晰,以词语为主,主要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三个部分。

在教授词语时,配以生动的画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结合说说自身生活中的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再将词语带到课文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写字教学中,将同偏旁的生字放在一起,分成“海”“洋”和“跃”“跑”两组,根据相似的字形进行教学,总结写字要领,使学生更好地写好生字。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临写相结合。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生动。

富有经验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课堂的气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我自身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尤其是评价语言,不够准确,而却显得单薄,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朗读课文不够充分。

这首儿歌的字词简单,所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的朗读,可将词语的讲解穿插到课文的朗读中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全面关注到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的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小部分的学生怯于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我没有能及时地的关注到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4、写字教学不够到位。

注意到生字的规律,进行归类的教授,但是没有能够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三、改进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认真思考,准备教案。

备教案重在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前做好认真准备和细致思考,并且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次地制订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平时注意积累教学语言,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

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话语,给学生以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简化自身的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适当的引导。课前多思考,力求自身的教学语言生动、准确、简炼,结合体态语言,更好地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

3、关注不爱举手的学生和暂差生。

在课堂上多给不爱主动举手的学生和暂差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后多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动脑筋思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也要及时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上多以眼神和手势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班级上培养学生爱举手发言的习惯。

4、关注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记忆写字的方法,总结写字的规则,将同一类型的字放在一起教授,引导学生观察。另外,读写姿势也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

眼里“闻”声 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情感目标:

⑴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3、技能目标:

⑴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⑵ 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际操作。

⑶ 结合网络资源,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积累了较多的唐诗,包括李白的诗。

2、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进行网上查询和阅览。

3、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会用“智能abc”打字。

4、学生具有一定的文件操作能力,能打开、保存、发送文件。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音像点播,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环节是“理解感知,精读悟境”。借助网络阅读课件以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的逐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意思。并采用网络“复读”、“示范”模块的录音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的自听自练的朗读训练,体会古诗蕴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环节是 “课外延伸,读写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巩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读写能力。第四环节是“网上交流,全课总结”,通过网络实现人工互助、生生互助,进行网上交流本课学习心得,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选择媒体】

本课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在网络情境下进行的。

【教学流程】

一、音像点播,情境导入

1、师引言: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有的是名山大川、奇松怪石、平湖飞瀑等。而瀑布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课前,老师已在网上为同学们收集了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文字等,请同学们进入“音像点播”自由欣赏。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音像点播”模式,自由点击“瀑布一”、“瀑布二”、“瀑布欣赏”链接,欣赏各类瀑布的壮美气势。

3、交流: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4、师导入语:是啊,大自然的瀑布真是太神奇了,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瀑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看了也不由为它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师点击庐山瀑布图,展示图、文)

5、学生通过网络欣赏庐山瀑布风光图,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二、理解感知,精读悟境

1、网络互助学习,理解诗义

⑴ 师提出要求:借助网络阅读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以理解“字──词──句”的逐步学习法,掌握诗句意思。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理解感知”模块,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网络自学古诗诗义。

⑶ 检查交流:你对古诗理解了哪些?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点击相应的字、词、句的链接,巩固诗义理解。)

2、网络录音操作,精读悟境

⑴ 师过渡语:这么绝妙的古诗用精彩的朗读加以表现,让我们带上耳麦,进入“语言复读”模块,借助网络录音进行古诗的自听自读的朗读训练。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语音复读”环节,师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录音机”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复读”、“示范”模块自听自读自录。

⑶ 学生自由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录音朗读训练,师巡视指导检查。

⑷ 师通过网络录音检查学生朗读,评议纠正朗读,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⑸ 再现庐山瀑布壮丽景象图及诗句,有情齐读古诗,用朗读体现诗句表现出来的美好意境。

⑹ 交流:学了古诗,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外延伸,读写训练

1、师过渡语:瀑布美,文字妙!让我们进入精彩纷呈的 internet 世界,更深更广更直观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品尝渊源流长的唐诗宋词。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上阅读”模块,自由选择点击四个链接“中国庐山网”、“中华名瀑网”、“唐诗宋词”、“新浪搜索”进行网上阅读与赏读。

3、师提出作业要求:根据网上阅读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网上小练笔。

4、学生进入“作文上传”模块,进行网上作文训练。

四、网上交流,全课总结

1、师过渡语:我们尝试利用网络阅读资源进行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网上阅读和网上作文的训练,对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有心得,让我们一起进入“网上交流”模块,畅所欲言。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络交流”区,在“我想说”中输入文字,通过“我想看”查看别的同学的学习心理,进行生生网上交流。

3、师总结: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视野,相信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高科技时代,学习生活会更为精彩。

4、按“退出”键退出,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小班诗歌欣赏教学活动《雨点》 篇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二册第2课《雨点》。

本课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动态的变化,认识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4、随文认识“落”、“进”两个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受意境之美、语言之美。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课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图片,雨点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口述谜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在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吧。

1、课件放映课文制作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落下来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给大自然带来了乐趣……

2、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

3、检察自学。

⑴抽读词语。(课件出示)

指名拼读词语:落进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读。

⑵生字读好了,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4、指名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体会雨点的变化。)

过渡:课文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动画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好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并提出朗读要求,明确了读书的目的,是学生有目标去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雨点落进哪些地方?用“——”标出来,在那里干什么?用“……”标出。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反馈教学信息。

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

⑴生答。课件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它们不同的特点。同时在黑板上贴出这四幅图片。(要求把话说完整)

⑵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       、       、

和        里。

⑶随文进行“落”、“进”这两个生字的教学。

①小朋友们想不想来写一写“落”、“进”这两个字。

②卡片出示:落、进。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说说。

③交流识字。学生运用已有学习汉字的基础想出各自的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

④我们不但要记住它们,还要会写,先请学生说怎样写好,要注意什么,接着老师范写,学生竖空,再让大家描一描、写一写。(提醒学生注意“进”先写里面的再写外面的)

3、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老师有四颗小雨点,小朋友们,你们就是可爱的小雨点,来找找小雨点的家吧。

生答,请拿有小雨点的学生在黑板的四幅图上贴上小雨点,并在图下板书: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4、指导朗读。

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1)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2)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示出来?找同桌的一起练一练。

(3)指名表演。

在学生读的同时再次显示上面出现的四幅图,图文结合,进一步感受到池塘多么平静啊,一点波纹也没有,雨点就像躺在大床上睡着了;雨点落进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雨点跟着哗哗流淌的河水高兴的奔跑呢;还有一些小雨点来到了奔流不息的海洋里,随着澎湃的海水在不停的跳跃呢。

(4)指名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5)反复读,齐读。

(6)试背课文,看图有感情的背诵。

【设计意图:“我”就是可爱的小雨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和小雨点一起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乐趣。】

眼里“闻”声 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 篇七

之二

佚名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 紫z! 川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瀑布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听录音,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2、你们见过瀑布吗?

3、背诵《望庐山瀑布》。

4、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反复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以及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不明白的地方。

3、同桌互相拼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教师抽读卡片,说词,说识字方法。

5、 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

4、 学生自由说词,看谁说的多。

5、 有哪些字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范写。

6、 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文,看你能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谁愿意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

学生反馈,自主质疑解疑。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句子。

4、 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结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句子灵活安排学习顺序。适时指导。

5、 读全文。

(1)这么美丽的瀑布,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呢?学生试读。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3)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试试,好吗?教师配乐朗读。

三、背诵课文。

1、学生试背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

3、抽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瀑布的许多知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业

听写生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 篇九

新课程实施以来,强调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改革教材及评价体系等举措,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并善于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求得自身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乐于探究,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瀑布》一课,将自己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些做法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

《瀑布》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清清的水”单元中的主体课文。叶圣陶先生的这首诗歌,语句生动、优美,犹如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风,在简短的三个小节中,运用多个恰当的比喻,对瀑布的声音、形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从而充分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美丽。

学生通过学习,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读写15个生字,总结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并通过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及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中,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以趣促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想具体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一。运用快乐识字法,培养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作出了相应调整,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工具书自主识字”。把握这一理念,考虑到低年级是打基础,培养兴趣习惯的重要学段,在识字环节中我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快乐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先请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在此基础上,请他们在小组中,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互教互学和使用工具书等多种方式自主合作识记生字,然后,进行了“开开小火车”的游戏,不但是帮助学生正音的过程,也是我及时了解、把握学情的一个过程。

在开火车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组词读字,正是前面扎实地自主、合作识字的生动体现。在此之后,通过“同桌对对碰”和 “生字娃娃找朋友”两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巩固识字。结合以往的教学情况,我把指名学生参加的“抢字游戏”改为“同桌对对碰”,降低了抢字的难度,扩大了抢字的层面,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游戏发现识字的乐趣,同时,不易产生挫败感,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生字娃娃找朋友”对口令的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启用平时积累,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来收集词语,在交流中,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既培养了他们注重平日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又锻炼了他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新颖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爱学、乐学的心理趋向;通过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生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小游戏。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运用。

通过课堂的实践,我针对识字环节进行了反思。二年级下学期是低、中年级的过渡期,教学中应将侧重点放在朗读上,适当简化识字环节,因此,在巩固识字中,游戏要设计得更加精练、富有情趣,进一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究,勇于创新,掌握科学、高效的识字方法。另外,本节课中,我在随文识字方面设计还有欠缺,北师大版教材最注重的就是在语境中识字,在今后教学中,如何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是我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热情。

“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理念。朗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朗读中“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密不可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欲望,通过朗读,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情感得到激发,通过进一步的美读,展开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瀑布》是一篇很有美感的的诗歌,优美的语句及恰当的比喻,将美丽、壮观的瀑布,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尽管诗歌极具美感,但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局限,仅靠抽象的文字根本无法真正感受瀑布的壮观和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无法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欲望。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热情。

通过课堂实践,可以看出,在“激发朗读兴趣,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声像俱备的多媒体发挥了不可获缺的辅助作用。教学时,音响逼真地播放出“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首先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了瀑布的气势;接下来通过图片、影像演示“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以及“如烟、如雾、如尘”等画面,把学生引入一个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的情境。此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让陶醉于美景中的学生真正做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迫切地想通过朗读抒发自己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在听觉、视觉、思维被充分调动的同时,朗读的热情也达到了高潮。

结合重点语句的美读,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美的意境,进一步自主感悟到文章所体现出的内蕴,在美读情感的指引下,主动完成熟读成诵的教学要求。配乐背诵的安排,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且促进了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真可谓一举多得。环环相扣的设计,使激情朗读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将“以趣促读,读中品,品中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 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课后,针对朗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进一步地反思。学生虽然在激情朗读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自品”、 “自悟”中语言比较贫乏,难以准确到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中,注意引导“自主、探究地学习,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我想,在教学时,安排学生先对所见所闻进行具体地描述,为后面的抒情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再品再悟,就会适当地降低难度,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触发了我的教学灵感。设计了一个“小百灵朗诵评台”的活动。(出示表格)大家看,表格中将朗诵的一些基本要求列举出来,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展朗读小竞赛,以表格中画星的形式来评定朗读情况。我想,结合表格,可以使学生明确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有目的地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而通过竞赛的形式,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兴趣,应该是个实效性比较强的活动。

三。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巩固游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巩固的积极性。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遵循这一理念,我在知识巩固的环节中,设计了“组词说句”、“填充句子”和“有感情背诵”等一组练习,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地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对词句的积累,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同时,为达到“以趣促学”的目的,我采用了“快乐小飞机、游遍全世界”的游戏形式来包装巩固练习,使巩固练习的趣味性大大加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富有趣味的巩固游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游戏中的练习,都是经过对课文反复提炼而选择的应用性较强的语句,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地学习,在参加游戏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培养了语感,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段落有感情背诵,既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学生无论选择哪一小节,都可以在背诵中,再次品味诗歌的语言美,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进一步感受瀑布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结合“瀑布”这一主题安排的几处景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丽山川,乃至整个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课文主题得到升华。我想,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赋予了课堂教学真正的灵气吧!

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反思中,结合学生的表现,我也生成了一些教学的感悟。首先,在游戏的设计中,自主选择虽然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但却没有体现出“分层次、有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的理念。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智力大比拼”的游戏,采用按星级选择题目难度的做法,我想如果在这一课中,按照旅游景点的位置来设设置题目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题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将回答问题后的图片改为相关瀑布的知识短片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美丽的风光片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拓宽视野的同时,通过解说增长见识,再安排小组间交流心得,相信也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收集资料的一个途径。

以上,我结合教学实践,从识字、朗读及巩固三方面,具体谈了我在“以趣促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的几点做法。总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拓展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研究的方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