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材分析: 篇一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桃 花 源 记 篇二

】《桃花源记》教案12

】《桃花源记》教案11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10

】《桃花源记》表格式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9

】《桃花源记》教案8(内含练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7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综合创新练习题

】《桃花源记》自学评估

】《桃花源记》教学互动练习卷

】陶渊明《桃花源记》mp3 (周正朗诵)

】《桃花源记》陶渊明mp3课文朗读(张筠英朗诵)

】《桃花源记》ppt课件

】《桃花源记》flash课件

上一篇:《“激光”两篇》教案

下一篇:《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桃 花 源 记 篇三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四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来。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指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五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公元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溢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陶茂,武昌太守。父名已佚,无从查考。母孟氏,孟嘉女。孟嘉为桓温长史,名为州里之冠,时称盛德,而孟氏又为陶侃之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男,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洒,不久,解职归。太元十九年(公元304年),渊明30岁,丧妻,续妻翟氏,甚贤淑,能与夫共甘苦。前后共生五子:俨、候、份、佚、佟。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后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今。当时规定:县令可种公田200亩(二顷),他却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 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50亩给种粳。又买一奴送给儿子说:“他可以助你劳动,但不能虐待他,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呀”郡遣督邮至县,史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免离职去。在官仅80多天。离任肘,作了一篇《归去来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稳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他一生爱洒,常设洒宴客,已若先醉,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次,家中酒熟,渊明急不可耐,便以头上葛巾滤酒取饮。滤毕,又将葛巾戴上。他不善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聊以寄惠。他对人喜愠不形于色。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颜延之为江州刺史的功曹,住浔阳,与渊明结邻,常至渊明家饮洒谈文,相得甚欢。此次二人相处约一年之久。到了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颜延之做了始安郡的太守,路过浔阳,又和渊明同饮月余,临去,给了渊明二万钱,渊明却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饮洒。江州刺史王弘,慕渊明之名,思欲一见,不能得见,于是趁渊明上庐山时,使其故人庞通之于半道置洒相邀。二人正饮时,王弘亦乘机而至,庞为之介绍,遂同饮酒。以后弘常遣人给渊明送酒。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又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导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朗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己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土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四浩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又介绍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溢他为“靖节征士”。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比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当然,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面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三是受了儒家 “大同”思想的影响。《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查字典

教学设想: 篇七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流程: 篇八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