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简介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有名的语录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列宁简介》,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人物简介 篇一

列宁(1870-1924)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国辛比尔斯克人(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1887年8月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1891年从彼得堡大学毕业。1892年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1895年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0年12月创办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报纸《火星报》。1912年1月将孟什维克驱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让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战期间,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1917年11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苏俄。1918―1920年.领导全国人民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叛乱。国内战争结束后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移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24年1月21日在戈尔基村逝世,享年53岁。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列宁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列宁主义 篇二

列宁和托洛茨基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

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

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先后分别用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肯定了列宁主义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列宁主义思想体系中一系列重要思想,如:东方社会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等,对于当代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思想理论 篇三

哲学理论

列宁通过对本民族哲学传统的继承,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各个时期错误理论的针对性批判,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以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赋予了其哲学浓厚的实践特性。 这是列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也是列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基本路径。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特色。

提出“唯物辩证法是革命代数学”的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捍卫,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探索和推进,对辩证法具体观点的系统界说与阐明等,但其中最具决定性和本质重要的贡献无疑是第一次将对立统一规律把握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面对所处时代现实问题,列宁在汲取古希腊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有益营养,继承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内在精髓基础上,史无前例地拓展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核心的重大命题,这一学说的积极开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人物生平 篇四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市(现称乌里扬诺夫斯克市)。

17岁的列宁1879年8月28日,只有9岁半的列宁跳过了预备班的学习,经考试顺利升入中学。从这时到17岁,列宁一直在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读书。他勤奋好学,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每次升级都受到学校的奖励。1887年6月22日,列宁中学毕业,他的毕业证书上的考试成绩,只有一门功课4分,其余十门功课都是5分。他的毕业鉴定书上写了如下评语:“乌里扬诺夫很有天才,学习一贯努力、认真,在各年级都是第一名。”毕业时他由于品学兼优获得金质奖章。

列宁年少时目睹了辛比尔斯克城市贫民和附近农民的困苦生活和悲惨遭遇,内心激起了对劳动群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他广泛阅读进步书籍,特别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维·格·别林斯基、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了在彼得堡上大学的哥哥亚历山大带回家的《资本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887年5月,在列宁即将中学毕业之际,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谋刺沙皇的行动被反动当局逮捕杀害。7月,列宁全家来到喀山定居。8月,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年底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捕并遭放逐。翌年秋列宁返回喀山,加入费多谢耶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系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889年,列宁随全家迁居萨马拉。他顽强自修,在一年半时间内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

1891年,列宁以校外生资格通过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后来取得律师助理资格。他经常在萨马拉地方法院出庭为贫苦农民辩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列宁简介》,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1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