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1。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 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 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

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

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米=100厘米)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 展现例题)

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

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

二、新授

1、认识毫米

(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

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

(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

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那么1mm有多长呢?

(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

①从直尺上感受1mm

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

②测量感受1mm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

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 )厘米 床长2( ) 铅笔长15( )

二、设问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平时用的直尺(幻灯片播放),这上面除了我们认识的1厘米,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小格一小格的) 师:小博士告诉我们,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板书) 出示毫米定义

(3)感知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 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毫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毫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毫米?

(5)寻找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比一下)

师:那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米或者厘米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播放幻灯片) 师:那你现在知道了吗?( 10毫米=1厘米)

师:那2厘米=( )毫米?3厘米呢?5厘米呢?(出示练习题)

(二)、认识分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过图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吗?(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小博士(播放幻灯片) (小博士说: 10个这样的小格是1分米,用dm板书表示) 出示分米定义

(3)小组合作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思考、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题目

(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关系呢?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分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分米?

(5)感知

师:那你能不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噢,原来孙悟空又把他的金箍棒变到这么长,怪不得正好可以放到甜甜的手心里了

(6)小结

师:我们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什么?他们都叫做“长度单位” 出示长度单位定义

三、自学检测

师: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相信在用这些长度单位时,大家也能表现的更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幻灯片出示练习题)

1、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4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6厘米=( )毫米

2、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

3、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

四、巩固练习

1、 38米+54米=( )米 1米 -6分米=( )分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38( ), 他的大拇指宽约( ), 手腕一圈长约12( )

五、拓展延伸

师:拿出1张白纸,谁能量出这张白纸的厚度?(生量后发现不到1毫米。) 师:其实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同样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巩固复习米和厘米

1、学生猜老师的身高

2、告诉学生,老师的身高是168厘米,问,那是几米几厘米呢?

3、问:这里有哪些长度单位?

4、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5、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通过自身体验引出毫米

1、过渡语:我们人有身高,我们身边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学们看看这两件文具分别有多长?

2、是刚刚3厘米吗?那再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样的几小格

3、看来同学们的估计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现在说一说这块橡皮有多长了吗?回形针呢?

4、用几厘米几小格来表示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要学到一个比厘米更小,更精确的单位--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你们知道怎样的长度就是1毫米呢?

2、在尺上找到一毫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一般会指从0刻度开始的)

那尺上哪里还有1毫米,同旧之间互相指一指。

其实尺上每1小格都是一毫米。

3、你们知道了尺上1毫米的长度,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4、测量2分币的厚度。

5、用手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6、毕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7、你们现在已经认识了1毫米,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四、通过估计测量,建立几毫米的概念

过渡:是啊,1毫米实在是太小了,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却真有用毫米作单位才能测量的物体。

你们瞧!

这幅儿童画里画的是什么啊?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有多长?一粒米又有多长呢?

老师已经把它们画在了作业纸上,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它们各有多少毫米?

现在测一测,看看你们估得对不对?

你是怎么测量的?

五、认识厘米和毫米间的关系

1、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很聪明地从尺上找到了4毫米、6毫米,知道有几小格就。几毫米?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橡皮有多长,回形针有多长?

2、又有厘米,又有毫米,如果只能用毫米作单位,那又该怎么说呢?

3、你为什么说是33毫米啊?你怎么想的?

得出1厘米=10毫米

4、请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数数它里面是不是有10小格

5、那回形针呢?共有几毫米?为什么?说清理由

6、即时练习

(1)我们无意间发现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大发现,完成下面几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1米=()厘米=()毫米

(2)测一测

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清楚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用一用毫米这个单位?

A.估一估,这个四边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只能用毫米作单位,再测一测,你估的对不对?

B.测一测书本的厚大约有几毫米?先估后测

C.说一说,测量什么样的物体的时候要用到毫米作单位?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以前我们就知道如果乱用单位就会出错或者闹笑话,因此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些单位,那同学们看看,在()里该填上哪一个合适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

粉笔长75()

楼房高15()

铁钉长50()

大头针长3()

大桥长200()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七、拓展延伸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存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