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教材的评价建议 篇一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教室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表达。

2、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室挂图。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教室”挂图。

1、小明和我们一样大,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另一个学校上学,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的教室是什么样子?(出示“教室”挂图)

2、你认为他的教室怎么样?

(干净、整齐、有电视……)

3、和我们的教室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4、想像自己站在图中,面向黑板,请你说出物体的位置。

(教室的前面是块黑板,黑板上面有红旗,红旗的两边有字,在我的左边有窗户,右边有门,我的后面……)

二、活动二:说说自己的`教室

1、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前面有黑板、红旗、讲桌、老师……)

2、再看看教室的左边、右边分别有什么?(左边有窗户、暖气……右边有……)

3、教室的上面、下面各有什么?(上面有天花板、吊灯……下面有地板……)

三、活动三:说说自己的家

按一定的顺序说说你的家里的物品是怎样摆的?(同桌互相说,指定几名学生给大家说)

四、活动四:说说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五、活动五:

指定一个座位,请同学们说说从讲台到指定座位的路线,怎么走?有几条?

六、活动六:画一画

教材69页 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室

教学反思:

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 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学生在开展观察周围的活动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图形的过程中,说一说理由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学生在说理由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看图列式根据一定的标准。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同桌之间谈谈如何更快算出答案。

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种题目有哪些认识。

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五、当堂检测

(学习诊断)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学生先自己完成书本习题,在分小组讨论各自完成的情况。 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随机报题。

9 + 3 = 9 + 7=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1、 完成新概念配套练习。

2、 完成书本练一练的习题。 有几瓶牛奶(9加几)

9 + 5 = 9 + 3 = 6 + 9 =

教学反思: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看看有几瓶牛奶,这种实际的情景,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极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创设情境以及游戏环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使同学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10的。加法,谁能说出,计算方法。

(2)开火车,快速说出结果。

二、新授

(一)、出示主题图

1、学生观察,列式,计算,。

2、说出计算方法。

(把其中一个数分开,使其中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的和为10,,然后再与另一个数相加。)

7+6=13

3、做一做,说一说。

凑10法

4、圈一圈,算一算。

先圈出10,再把剩下的加上。

5、练习。

接着往下算

三、巩固练习

1、84页第1题

先看图,观察,在列式。

用方法计算结果。

2、第2题,

学生自己做,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3、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84页第3题。

4、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7+6=13

课后反思:

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篇五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模板5 篇六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1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