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4节《逐帧动画》第二课时《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这是一种常见的动画手法,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动画的连续动作分解成一张张的图片,把每一张图片用关键帧描绘出来,Flash将这些关键帧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掌握本节内容可以做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因此,学生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高的学习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爱好等有较大的差异,故应采用分组、分层次教学。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帧、帧频与关键帧的含义。

(2)能够导入静态图片

(3)插入、编辑关键帧。

(4)掌握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

(5)学会通过改变帧频控制动画的播放时间。

2、过程与方法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主题鲜明、具有动画效果的作品。亲身参与探究过程,在交流、沟通与合作中,共同掌握“逐帧动画”制作方法,提高Flash动画制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制作动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导入静态图片

难点:通过改变帧频控制动画的播放时间

教学方法:

1、演示教学法:通过在多媒体教室,实际操作演示用Flash制作动画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2、任务驱动式: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上机去实现,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提高,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甚至争论中提高学习兴趣,开阔思路。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的案例取材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动画,用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方便给学生进行演示)

2、准备马行走的连续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课前,老师将一组马的连续图片按顺序贴在一本书的每页纸的相同位置上。

现在我们一起快速翻动按顺序装订好的页面。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一匹马在走动。

师(改变几张图片的位置后翻动):为什么现在这匹马在跳?

生:因为图片没贴到相同的位置上!

这是一种古老的看动画效果方法,称为“快捷翻书法”。我们看到的每一幅画面称为一个“帧”。帧——是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精彩的flash动画都是由很多个精心雕琢的帧构成的。

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提到的帧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教师在时间轴上进行演示,学生比较)

关键帧——顾名思义,有关键内容的帧。

空白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是没有包含舞台上的实例内容的关键帧。

普通帧——在时间轴上能显示实例对象,但不能对实例对象进行编辑操作的帧。

二、讲授新课

上节课我们下载并观赏了不少Flash动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用Flash制作动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模仿传统手工动画的方式,每一帧都由手工绘制或导入图片完成的'动画称为逐帧动画”。赶快和老师一起用Flash逐帧做一匹行走的马。

(播放)教师提前做好的逐帧动画《行走的马》演示。

逐帧动画所需要的素材既可以直接在Flash的舞台上绘制,也可以提前准备。要求是,从第2幅画面开始,每一幅都是上一幅的后续,两幅画面之间有着微小的差别。动作分解的越细,将来生成的动画就越细腻。

(一)、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

第一步:启动Flash,新建一个Flash的文档。(观察图层和帧)

(当用户新建一个Flash的文档后,第一帧是空心圆点,这是空白关键帧。除第一帧之外,所有的帧都是空白帧,这些帧只有用户定义了之后才有意义。)

第二步:执行“文件”导入到舞台菜单命令,出现“导入”对话框。

第三步:选定要导入的图片文件夹“奔跑的马”,单击“打开”按钮,然后将其导入Flash的文档,并显示在舞台上的默认位置。(观察帧的变化,空心圆点变成实心圆点,成为关键帧)

第四步:执行“插入”→“时间轴”→“空白关键帧”菜单命令,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模仿第二、三步的操作将后续的一张图片导入该帧。(教师演示到此,播放操作步骤供学生参照,练习导入多幅静态图片。)

过渡:动画的所有帧及其包含的图片都导入到舞台后,动画就基本完成了,可以在Flash中播放。为了获得更好的播放效果,需要对动画进一步的测试和调整。(播放)

(二)、测试 www.chayi5.com 和调整动画

第一步:执行“控制”→“测试影片”菜单命令,进入动画测试状态,以欣赏者的身份观赏动画。

师:怎么样?看到一匹行走的马了吗?祝贺同学们第一步都成功了!

(播放)观赏学生作品一

师:观察作品,有没有不完美之处?

A动画播放偏快,需要进行调整。(播放)

第二步:在时间轴的帧控制区单击选定第1帧,执行“插入”→“时间轴”→“帧”菜单命令,在第一帧的后面插入一个帧。(普通帧)

让学生在每个关键帧的后面均插入2个普通帧,使马的走动速度接近实际。

B动画位于舞台的左上角(播放)

学生调整动画的位置,重新测试。

(播放)学生作品欣赏,发现有调整好的,有的调整后图像有“跳来跳去”的现象。

调整好的学生采用的调整方法:

方法一:设置成相同坐标值:这种方法调整精确但非常麻烦,有没有一种即快捷又能精确调整的方法呢?

方法二:使用“绘图纸工具”:(播放)使用绘图纸工具调整的步骤。

学生参照步骤,利用绘图纸工具调整图像的位置,重新测试。

测试作品欣赏,体会成功喜悦!

(播放)创建逐帧动画的几种方法

(1)用导入的静态图片建立逐帧动画

(2)导入gif等序列图像

(3)文字逐帧动画

(4)绘制矢量逐帧动画

“逐帧动画”特点总结:“马的行走”是一个典型的“逐帧动画”效果,通过这个动画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将一个动画的连续动作分解成一张张的图片,把每一张图片用关键帧描绘出来。然后将这些关键帧连续播放,就形成了动画效果。

(三)、任务驱动,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老师刚刚的演示,相信同学们对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好让我们利用所学习知识,拿起你手中的鼠标和键盘,利用“素材库”制作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在其中运用所学的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有以下几个选题供选择:

选题一:模仿马行走动画制作

选题二:使用逐帧动画制作一个数字10~1的倒计时小动画。

(学生可自备素材,自由创作)

(四)、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分别从动画创意、使用技术、动画效果等方面给予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动画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对不足的作品给予鼓励。

作品相互的展示交流,互评互进,取长补短。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导入静态图片制作逐帧动画,除了导入静态图片外,还可以导入序列图像、输入文字或手工绘制来制作逐帧动画,由于逐帧动画对画面一帧一帧地处理,所以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几乎可以表现任何想表现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大胆实践,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的作品。

教学反思:

小学生对于动画片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又是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奔跑的马的逐帧动画,因此,学生都想自己动手制作出自己的动画作品。安排制作“奔跑的马”这一简单的逐帧动画,有助于消除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flash难做”的信息,让学生对做flash感到有兴趣,自己通过学习能做得好。

在导入部分,我先用让学生观看的方法了解动画,这样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再利用一组奔跑的马的图片在FLASH里操作演示并讲解了动画的成因,学生对动画的认识加深了,知其所以然。

在学生作品做好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之后,讲述了一些动画知识,并播放了一个二维的动画片段和三维的动画化片段,让学生对动画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寄语学生们能做出自己的动画片。

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的留意:首先,在导入图片时“导入到库”的演示要细致些,因为在菜单中有“导入”,有些学生在仅看过一遍演示时很难准确的操作,同样,在“导出影片”时有类似的问题值得注意。因此,在演示时应予以区别强调。其次,在讲到“帧”时,应对帧做比较性的讲解,并能演示如果插入“帧”时出现错误,怎样去删除帧。再次,在课堂总结时,应该形成文字以展示学习到的内容,口述性的总结学生不利于接受。同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练习统筹完成事情的过程。

教学重点: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难点: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与复习

复习:窗口的打开与关闭

利用画笔,我们既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图案、图形,也可以绘制比较复

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笔”。

2、打开一个文件。

3、修改图形。

(1)教师讲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骤是:

用鼠标单击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选择“橡皮工具”。

用鼠标单击“线条尺寸框”上的合适线条,选择适合的线条宽度。当线条宽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积会越大。

用鼠标左键在颜色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擦除的。区域,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拖动鼠标,鼠标移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将被擦除干净。

(2)教师示范。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4、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进行图形的修改。放大镜可以修改图形细微的地方。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教后记〕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件夹的作用和基本概念;

2、学会建立文件夹;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重点:

1、学会建立文件夹;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难点: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过程:

小明想要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自己的文件夹,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建立新文件夹

在C盘中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在“我的电脑”窗口双击(C:),打开“WINXPC:”窗口;

3、单击“文件”菜单,将指针指向“新建”,在出现的子菜单中单击“文件夹”命令;窗口中出现一个“新建文件夹图标”。

二、文件夹的重命名

1、选定“新建文件夹”;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3、在“新建文件夹”框中输入“小明文件夹”,并按回车键。

三、移动文件夹

小明想把保存在“我的文档”中的“房子”文件移动到“小明文件夹”中。

1、选定“房子”文件;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

3、打开“小明文件夹”窗口,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房子”文件,表明文件已被移动。

四、复制文件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房子”;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3、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再双击软盘驱动器;

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复制的文件。

议一议:

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操作有什么区别?

练一练:

在E:盘建立一个“我的作业”文件夹,然后把C盘上的“小明文件夹”移到里面;

将保存在磁盘中的画图文件复制到“我的作业”文件夹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启动PowerPoint 20xx;会插入新幻灯片。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PowerPoint,掌握使用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PowerPoint 20xx。

教学难点

认识PowerPoint窗口。

教学准备

简单的幻灯片、多媒体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听说过微软公司吗?微软公司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软件知道是什么吗?

生回答

师:对了,就是Office系列的办公软件,我们曾经学过的word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今天要来学习Office当中的另一种常用的软件,那就是PowerPoint,也是我们俗称的幻灯片。

二、新授

师:在学习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以前是否有使用过或是看见过幻灯片吗?

生回答

师:嗯,很好,对了,老师们经常用的课件,很多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现在我们先来观看一个幻灯片。

1、认识PowerPoint 20xx

师:刚刚大家所看到的幻灯片是PowerPoint20xx来制作的,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是PowerPoint一种相对较新的版本。现在请同学们看书P35-36后,根据书上的操作打开PowerPoint20xx操作窗口。

活动一:请学生根据书上P35-36的操作打开PowerPoint20xx。

2、认识PowerPoint窗口

(1)请学生一起打开书对照着书上的提示,由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创建一张新幻灯片,并试着讲解PowerPoint窗口。

(2)师小结学生所说,注重讲解书中P36-37黑体字部分。

3、插入新幻灯片

师:了解了Power Point的窗口后,我们一起来试着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试试。(师演示插入幻灯片步骤)在新建一张幻灯片时,窗口会弹出“新幻灯片”的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多种的幻灯片版式,那我们主要用的几种呢,是标题幻灯片版式,项目清单版式,文本与剪贴画版式,还有空白版式。那在空白版式上,我们就可以自行的添加任何我们自己想要的元素。

试一试:

插入三张幻灯片,分别为标题版式,项目清单版式,和空白版式。

在第一张的标题框中,写上“我的幻灯片”,在第一张的文本框中,写上你的姓名和班级。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绘图工具栏中的常用工具,认识绘图时常用的各种基本图形。

能力目标:掌握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绘制简单图形的方法。

情感目标:提高自我挑战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利用绘图工具栏画出多彩的线段和多彩的圆。

教学难点:图形的旋转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幻灯片呈现小鸡的图片

2、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只小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小鸡的头和眼睛都是圆形,可是这两个圆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再看一下组成小鸡脚的这几条直线有什么不同?

3、这些都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你想学会吗?

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图形工具百宝箱》吧!(板书课题)

1、观察组成图片的图形

2、想利用一个有趣的谜语给学生创设有益于探索的情境,在文体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和暗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探究,技巧点拨

1、师带领认识绘图工具栏

2、师演示各种图像的画法

3、线段

4、圆(按shift)

5、多种图形

1、一起认识绘图工具栏

2、观察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1、那你就用这些工具画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2、小组同学可以相互帮助

3、老师巡视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2、指名说:你是怎样填充的颜色的?

表扬(双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提出疑问

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作,展示

1、问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带着你的收获,去尽情描绘你心中的蓝图吧!

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

2、老师评比台

3、时间到了,让我们休息一下,放下手中的鼠标,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

4、展示学生作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5 10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