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8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一、班况分析

我班原有幼儿x人,新添x人是外地生,现有幼儿人数是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一年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学会了自我照顾和遵守各方面的规则,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乐意与人交谈,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良好习惯逐渐养成,认识能力有所发展。

二、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向刨根问底的提问为什么?他们喜欢与同伴共同操作和探究,并进行相互商议和交流以满足好奇心和活动的愿望,4—5岁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和认知经验上强于3—4岁儿童,但在控制能力和认知活动的深度上又不如5—6岁儿童。因此,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教育、教学方面:

(1)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制定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一年,

(2)尊重、信任、支持儿童,给儿童更多的自主权。对幼儿的尝试活动给予理解和支持,丰富环境创设的内容,扩大活动区的种类和空间,并根据儿童活动的需要、兴趣及教育要求随时撤换和更新活动内容,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游戏时间、空间和材料,扎实抓好班级的识字教学。

(3)提供儿童为集体服务的机会,鼓励幼儿参加班级劳动,如值日生工作、照料自然角、整理玩具等,认识为别人做事的意义,使儿童从完成任务的结果中获得满足感,增强责任感。

(4)幼儿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把好接送关。活动时视线不远离幼儿,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

2、保育方面:

(1)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为幼儿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2)继续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一些常识。全班人员要做到因人施教,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特殊帮助,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3)每天注意检查幼儿的喝水量,根据活动量的大小为幼儿及时增减衣服。

(4)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结合园里的运动会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活动,进行有针对的训练。

3、家长工作方面: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情况,相互沟通提出建议等。

(2)运用家校互联平台,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个别交换意见,互通情况信息。

(3)以家长园地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和班级活动安排和教育计划,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介绍家教经验经

(4)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有关制度;本学期园内的大型活动项目;对幼儿在上学期的生活、学习情况作详细总结;分析班级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同时,教师还鼓励家长大胆提合理化意见,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进。

三、班级特色教学

我们将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形成本班的特色教学活动——农村自然材料与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身边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材料给了幼儿充足的创造空间,让幼儿在来自生活源泉的美术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所以我们决定开展农村自然农村与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的研究,试图通过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自然材料,来提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就变的越来越强,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本学期具体目标及内容

1、健康教育领域:

(1)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对有困难的事情能想方设法的去自己解决,从心理上减少孩子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不以孩子最后问题解决的结果为评价,关注孩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2)培养孩子喜欢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环境和天气的适应性,提高出勤率。

(3)加强体育活动技能技巧的练习,掌握单双脚跳、手脚着地爬、单双手拍球50以上、能按口令上下肢协调轻松的走跑。有自我保护意识。

2、科学教育领域:

(1)喜欢观察、促进孩子通过自发的仔细的观察去了解更多的知识,鼓励孩子从中提出发现和问题,能通过比较发现两种不同物体的不同

(2)能主动的尝试和探索生活中和实验中的为什么。

(3)认识几种常见的动植物,爱护花草、爱护动物。

(4)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怎样保护环境,找出自己可以做什么,并能够坚持做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

3、语言教育领域:

(1)培养孩子对图片的理解和讲述能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开展组词和扩句活动,丰富孩子的形容词。

(2)在识字活动中请家长配合,在课后帮孩子找出没有掌握的内容,让孩子在老师复习的时候重点的学习这些内容,让孩子有目的的学习,减少对家长的依赖,逐渐培养孩子在集体中听课和学习的能力。

五、途径与方法

1、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做到动静交替,把知识渗透到各个环节。

2、根据主题和幼儿共同创设好班级环境,并及时更换。

3、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主动与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

4、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入发展游戏。

六、每月安排

九月份:随机家访,了解幼儿假期生活。与幼儿讨论,布置教师环境建构区:游戏区、语言区、益智区、艺术区、科常区、阅读区。开展《身体畅想曲》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感知班级环境的变化,激发升中班了的自豪感。在下旬开始建设《迎接国庆》的主题墙,充分的感受国庆的氛围。加强初期常规教育。通过家校联系册,与家长进行家园配合教育。

十月份:开展说说国庆节见闻的语言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感。开展《快乐的家》和《有趣的水》主题活动。

十一月份:开展主题活动《秋天的图画》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中的蔬菜一族中请家长一起收集蔬菜,和小朋友进行制作蔬菜印章的主题游戏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可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并且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十二月份:继续《秋天的画报》主题活动,到室外观察秋天的菊花,动手种蚕豆,发扬小组合作精神,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下旬开展《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使幼儿能辨认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并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性特征。

一月份:开展《快乐的冬天》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冬季季节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地表现对冬季的感知和体验,知道冬天来了,要多穿衣服,同时开展自己穿衣服比赛。做好放寒假的总结工作,加强期末常规和假期的安全教育。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

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课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课题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认识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的意义;②初步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③学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重点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例2的两张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复习一下已学过的简单数据整理和一些统计表的知识。

2.下面是某班数学兴趣小组中女同学测量身高的统计表。

姓名:

平均:

身高:(厘米)

独立之后思考回答问题:

①如何求出这组女同学的平均身高?

②这组女同学的身高有什么特点?

③最高的女同学比最矮的女同学高多少厘米?

④如果这张表上的女同学很多,又不能清楚地看出她们身高的分布状况,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学习把原始数据按照数量的大小划分成几组,再制成统计表。

二、探索研究

1.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最高?身高多少?

②谁最矮?身高多少?

③身高大多在什么范围?(很难看出,要分组整理一下)

(2)小组讨论:

怎样分组整理?说说你的设想。

(3)分组整理的具体做法(对照着做):

①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学生找出记录单中原始数据的范围)。130~154厘米。

②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制成表。(按5 厘米一组可分为五组,再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制好表并出示例2的统计表)

③统计各组中的数目,填写统计表(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让学生填好统计表)。

(4)看书回答问题:

①看教材第3页,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②看教材第4页,“想一想”该怎么办?(说明记录单上的原始数据的重要性,不能随便丢掉)

三、课堂实践

1.调查本班学号1~32的学生的体重,并将调查结果按分组的方法进行整理。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4、5题。

课后反思: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现代化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而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内的最好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xx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xx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xxxx—xxxx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篇四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_3_6或者32_6

=9_6=9_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4/5×2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5/6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将较复杂图形进行分割、填补、移动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会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特别是利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割补、移动等方法求出图形的面积。具有处理图形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再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本节课采用学生动手操作、以实验发现为主。在实施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适时地演示;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发动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导归纳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为有地毯图样的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利用方格图求一些图形的面积,看今天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想看吗?

2、课件出示:四副有美丽图案的地毯,让学生观看后说说

美在哪里?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地毯上的图案

3、课件出示有蓝案的地毯图片。

笑笑和淘气看见一块地毯,图形如下图,笑笑想,地板上的瓷砖铺成的图形多美啊!这里面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一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

生:是对称图形,是由许多小正方形组成的。

师:对,大家观察很认真,这个图形是对称的,很美。

师:给大家提了一个数学问题,看着这幅图,大家猜一猜可能是什么问题?

生: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师:猜得真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板书)

二、自主建构,合作探究

1、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策略

师:大家每人手中都有一张跟大屏幕上完全一样的图。先独立思考,将想到的方法简单地记录到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2、合作交流,对比择优

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发现的方法,然后记录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最简便。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

生2:用总的14×14的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

生3: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

生4:转移填补,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蓝色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

师:对于各组发现的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生:方法1直接数太麻烦,方法3把这个图形分割成4块,算出或数出其中一块的蓝色面积再乘4比较简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较简便。

……

师:(小结)大家对比很认真。对于这种在方格图中计算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用大面积减小面积,还可以对整体进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数或算。具体运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三、全课小结,课后拓展。

师: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还可以“大减小”。如果没有方格图,我们该怎样解决一些图形的面积呢?明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让你的同桌帮你算一算图案的面积,还可以把他们写进数学日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

3、能初步利用等量划分(包含除)与平均分(等分除)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两个量的关系有时可用“小数倍”表示。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教材知识讲解

例1、买3千克黄瓜要5.28元,每千克黄瓜售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根据我们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黄瓜每千克的售价不到2元。又:黄

瓜的单价=黄瓜总价÷数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样计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个0.01元,528÷3=176(个)

就是说每千克是176个0.01元,是1.76元

两种方法算得的结果一样,接近我们的估测,而且两种方法都采用了整数除法计算,

我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拨: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给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5÷7,显然,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数部分不够分,怎么办?

我们把3.5千克转化成3500克计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竖式计算:

●方法与技巧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在个位上直接商0,点上小数点,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

继续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几倍时,不仅可以用整数倍,还可用“小数倍”表示。

3、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后可以到达?

(2)甲种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种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种巧克力的单价是

乙种巧克力单价的几倍?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时)

(2)65.8÷47=1.4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出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增强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4、观察、比较、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要先来做个游戏,题目是抢答,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要说规则,规则很简单就是要等老师说开始之后举手抢答,不可以乱喊乱叫。现在老师开始出题了,同学们看仔细了哦。

板书:80÷4= 150÷15=

80÷8= 300 ÷15=

80÷16= 450÷15 =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抢答完毕了,真是抢答高手!

2、 抢答结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左边的一组算式,其中的被除数、除数、商都有什么变化特点呢?同桌讨论下,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刚刚有位同学说除数变了,被除数不变,商也变了,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呢?生没有发现,现在老师要问问大家,它们是怎样变的呢?生如果说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刚刚你是从上往下看这组算式,那如果从下往上看,你能发现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一说?

纠正错误,出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扩大)几倍。你真厉害真会概括。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右边的这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呢?可以采用刚刚的观察方法来说一说。还可以用刚刚概括地方法说一说规律。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几倍,商也扩大缩小几倍。

同学真会观察发现,这么快就找到了商的变化规律,除数和被除数变化时,商一定变化吗?怎么样商才不变呢?先认真想想,想好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说说你的猜想。

1若学生没有得出猜想,举例引导 请同学们列出三条商为4的算式如:

16÷4=

32÷8=

64÷16=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

看来同学们都有发现,那现在先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2得出一种猜想,你们可真是会猜想,现在打开书本93页,完成表格,验证下你们的猜想。通过表格,证明你们的猜想在表格中是成立的,那现在请同学们赶紧举个例子证明自己的发现吧。小组讨论,这些算式对不对呢?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我们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

3得出多种猜想时,同学的`猜想可真不少,学生说猜想老师板书,请同学们举举例子证明自己的猜想。刚刚同学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猜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再一次验证下你们的猜想。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我们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齐读)

3、巩固练习,光说不练可不好,现在老师就要让大家练一练。

(1)运用商不变规律口算

120÷40= 640÷80= 810÷90= 360÷60=

7200÷400= 2400÷200= 6400÷800=

哪一组举手的人最多老师就请哪一组开火车。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他们组的答案对不对。

(2)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为便捷,做一做

196÷4= 392÷8= 1960÷40= 19600÷400=

28÷4= 56÷8= 168÷24= 1680÷240=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呢?起来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变的规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