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差异网为您带来了4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式子的值。

2、会用规范的格式书写求值过程,感受严谨的学习态度。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会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式子的值。

会用规范的格式书写求值过程。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小胖也喜欢逛超市

小胖去买水果,每千克苹果8元,小胖买了a千克,一共要付多少钱?(列式8a元)

当小胖买2千克时,也就是a是2时,小胖要付( )元。

当小胖买5千克时,也就是a是5时,小胖要付( )元。

师:当式子中字母a的值给定时,可以求出式子的值。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化简与求值

〖输入数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字母,水到渠成的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再让学生举例字母x表示的数,让学生在举例中感知字母x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并为后面求值提供了来自学生自己的素材。

3、求值:从表中抽一个表示x的数,求18x+32的值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反馈时教师强调并示范书写格式

解:当x=36时, 条件

18x+32 原式

=1836+32 代入

=648+32 计算

=680

学生模仿规范的书写格式计算当x取其它值时,18x+32的值。反馈时,注意书写格式。

小结书写格式注意点:(1)写解和条件;

(2)抄写原式;

(3)用递等式的形式代入数值。

(4)计算结果

〖求值的格式,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里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反馈评价、小结格式等步骤,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写格式。

4、试一试

(1)当a=3,b=12时,求9a-2b的值。

观察,这一题与第一题有何区别?(有两个字母),思考一下,怎样书写?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板书:

解:当a=3,b=12时,

9a-2b

=93-212

=27-24

=3

(2)当x=17时,求4x+6x的值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注意:在求值的时候,能化简的先化简,再代入数字进行计算。

再次小结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的书写步骤,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写解和条件,第二步抄写原式,第三步能化简的要化简,第四步代入数值,第五步计算结果。

〖例题提供的是含有一个字母的无需化简的式子,通过练习提供求含有多个字母的和需化简的式子的值。

练一练:当x=17,y=4时,求7x-5y+3x的值。

三、变式求输入数

师:例题中,如果输出的数是68,那么输入的数是多少?你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或式子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板书:(68-32)18

1、说一说思路。根据学生回答,在算法流程图上画逆推的示意线

2、一本书a页,小丁丁每天看10页,看了x天,还剩 页没有看。

如这本书有156页,小丁丁看了11天,还剩 页没有看。

3、应用

一辆大客车从A地出发往相距350千米的B地,上午行了1.5小时,下午行了2小时,每小时行v千米,列式回答下列问题。并求出当v=90时各式的值。

上、下午共行了多少千米?

离B地还有多少千米?

【利用生活常见事例让学生明白当式子中字母的值给定时,可以求出式子的值即求值这一概念。在练习中巩固求值的方法和书写格式,以及利用逆推解决的问题。】

五、拓展

师:生活中也藏有字母式,还可以解答你所想知道的答案,你想试试吗?(小组讨论交流)

鞋子的码数与鞋子长度的厘米数大致有如下关系

1、你能发现鞋子的厘米数和码数的关系吗?(厘米数2-10=码数)。

2、如果用a表示厘米数,用b表示码数,

那么b=( )(用含有字母a的式子表示);

a=( )(用含有字母b的式子表示。)

3、妈妈穿24厘米是( )码,爸爸穿43码是( )厘米。

【锻炼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透过表面寻找本质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

课后小结

六、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质疑: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你学会了什么? (表扬)

〖接着教师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课后习题

七、作业设计

练习册4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于方程这部分内容在本学段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

3、了解方程的作用,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4、能解简单的方程。

在这一节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

这一课时是对前期知识进一步深化,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稍复杂的方程”这块内容分三个例题,例题1:ax-b=c及其应用;例题2:ax+bx=c及其应用;例题3:ax+bx=c及其应用。这节课要思考的主要是探究学习例题1:形如ax-b=c的方程及其应用,本节课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稍复杂的方程”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期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是根据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列出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稍复杂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 P31 7-9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等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谁来了?

生:阿凡提

师:同学们对阿凡提都很熟悉,下面我们侃侃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2、师: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那么同学们猜猜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是阿凡提得到金币,也可能是吝啬的大财主得到金币。

师: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结果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我们把它叫做可能性。

3、师:元旦快要到了老师让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所表演的节目,节目分别有唱歌、跳舞,等等,那么如果让你抽的话,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呢?

生: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跳舞,还有可能是其他的节目。

师;对于这件事情结果,我们同样不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4、师:以上这些都是用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都

属于可能性事件,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能性

5、师课件演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并巩固练习

(一)教学例题1

1、师: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1号盒子、2号盒子。

2、师: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展示两盒子中球的颜色、数量。1号盒子中装有8个红球。2号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2个黄球,2个黑球,2个绿球。

3、问题

(1)师:从1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师: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生:一定是红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1号盒子里面装的全部是红球。

(3)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盒子,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师:同学们猜测的结果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真聪明。

(4)师:从2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5)师: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生随机汇报。

(6)老师可根据盒子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二)小组合作,摸球游戏(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根据要求装不同颜色小球的游戏。

师出示条件

(1)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可以放红、黄、黑色三种颜色的球,也可以放红、黄两种颜色球,还可以放红、绿色两种颜色的球)

(3)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生按照要求操作

3、师巡视指导

4、生操作完一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汇报,并说明为什么。

(三)教学例题2

1、师: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明天可能下雪……(请学生举例几个)

2、生汇报

3、师演示例2图片

⑴看图判断

⑵说说为什么,并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完整的表述。

图片5时,学生读题后,师展示小资料:目前,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

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8296万人。

⑶汇报、讲评。

(四)考考你

1、师:刚才我们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2、师课件演示题目:

(1)太阳(

)从东方升起。

(2)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3)时间永远(

)停止。

3、指导生认真读题,并分析说出为什么。

(1)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2)今天老师(

可能)要表扬我。

(3)时间永远(不可能)停止。

(五)连一连

1、师:从下面的四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2、师指导生认真读题,分析过程

3、师课件演示结果,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

(六)知识应用

1、师:同学们,下面这些城市你们去过吗?

2、生汇报

3、师: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那些地方看看,他们那里的冬天会下雪吗?

4、师课件演示图片

5、通过刚才对资料了解,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一下呢?

6、生回答

7、师指导描述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2、师: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下课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P108

2、3

五、教后反思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创设问题情景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发现和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主体对活动的积极性,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广,就越容易发现和提出活动中的问题。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首先出示一面圆形镜子,问:同学们你们看着老师手中拿着的这面圆形镜子,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甲生说:圆形镜子的半径是多少?乙生说:圆形镜子的直径是多少?丙生说:圆形镜子的周长是多少?丁生说:圆形镜子的面积是多少?随着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同学们立即投入到思索与讨论之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的氛围,而不是去提供现成的知识或结论。通过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的研究,使我领悟到: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必须创设益于学生自主探

索的氛围;创设师生之间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创设自由、活泼、主动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示自我,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10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