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4篇《《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确定位置》 篇一

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1呈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学生说说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由此产生共同的需要: 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教学“列”“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能避免争议和混乱。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 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练一练”在例题的情境中进行。以数对知识为重点,设计了“列、行位置→数对表示→列、行位置”的线索,把例1教学的各个知识组成系统的结构。第1题先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巩固列与行的知识;再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进一步明确在数对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巩固数对的知识。第2题通过在图中寻找(6,5)的位置,具体解释这个数对的含义,加强对数对的理解,体会它能清楚、简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例1的情境图中,每个学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确定各个人位置的数对都不相同。图中有6列、5行,任何一个列数不超过6、行数不超过5的数对都有一个学生的座位相对应。可以利用情境图的这些内涵,组织学生充分地“练一练”。

练习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巩固列、行的知识,以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2题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种情况,隐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些比较中,深入地体会数对。第3题花色地砖的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地砖的位置都在奇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地砖的排列是对称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地砖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7,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展开。

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例2在公园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建筑物的位置。在呈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建筑的那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建筑物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这道例题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数对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教学分两步进行,先告诉学生“书报亭的位置是(2,3)”,引发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他们根据数对(2,3)的含义,观察书报亭在方格图上的实际位置,体会用这个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是合理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独立领会了方格纸上列与行的设定,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然后是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其他景点和建筑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教材在平面图上精心安排儿童乐园与书报亭的位置,在确定它们位置的数对里,前一个数相同,都是2;后一个数不同,分别是3和6。这是因为两个景点在平面图的同一列、不同行上。类似的安排还有儿童乐园与草坪的位置、盆景园与饭店的位置、饭店与水池的位置等。教学时用活、用足这些安排,及时引起学生注意并组织思考、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数对,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练一练”紧扣新知识的应用,主要练习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寻找相应的点两方面的技能。在设计的时候,注意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如第1题确定位置的三个点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顺次连结d、e、f、g、d这几个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这些新颖的习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感受了图形特征,提高了准确识别图形的能力。

练习三第4~8题配合例2的教学,在练习数对的知识时,还设计了一些可以深入体会的问题。第4题里把(3,2)和(2,3)两个貌似相同的数对放在一起比较,体会数对的列数、行数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第5题出现的数对(x,5)和(5,y)里,分别用字母表示列数与行数。让学生体会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不能确定某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第7题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从中体会图形水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变化顶点所在的行。第8题联系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研究,并作出解释。

四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课件、指南针、“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知

1、师:你们还记得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吗?

生1:早上面向太阳的时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生2:看大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方,稠密的一面是北方。

生3:如果到野外迷了路,就用指南针来帮忙,红色指针指向北方,白色指针指向南方。 ……

师: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知识。 有的同学提到了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指南针,用指南针来辨认一下我们这个教室里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这样来确认方向的。在平面图上我们又是如何确认方向的?

2、引出课题:

师:听说同学们这么聪明,花仙子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跟随花仙子一起去方向王国游览,认识一些新的方向。(板书课题)

二、设疑,探究新知

1、复习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多媒体课件演示)师:我们来到了方向王国的学校,以学校为参照物,也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在平面图上谁先来介绍一下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南面是电影院,西面是火车站,北面是汽车站。我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师: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点击课件)除了汽车站、火车站、少年宫和电影院外,你想去哪儿玩,它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生1:我想去人民公园玩儿,人民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生2:我想去儿童公园玩儿,儿童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师:你们说的很好,其他小朋友谁也想来说说?

3、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并记忆四个方位

师:在平面图上判断方位时人们习惯上先看东和西,再看南与北,所以就有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习惯说法。比如:东和北之间的方向称作东北方……东北方和西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东南方和西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我们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你会用一个词来表示平面图上的8个方向吗?

生:四面八方

4、认识指南针上的8个方向

师:请你根据指南针给定的北方把其余的7个方向填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做P43页“试一试”,集体反馈

师:随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来确定其它方向的?

生:根据给好的北方,先把东、南、西填上,然后西和北之间就是西北,东和北之间就是东北,西和南之间就是西南,东和南之间就是东南。

生边说,师边点击课件。

师:你真聪明,学得真快。

5、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辨认方向

师:刚才我们是以学校为中心来辨认方向时,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如果以体育场为参照物,也就是以体育场为中心,学校又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呢?

生:学校在体育场的西北面,因为学校在体育场的西方和北方之间。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辨认方向的问题吗?

生1: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

生2: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北方。以体育场为中心,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和北之间,所以是东北方。(大家鼓掌)

生3:学校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生4:(宋全)……

三、游戏,实践运用

1、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在参加完运动会之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四个小动物的话,每人选一个小动物帮助找到家贴在图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动作最快。投影展示,说说你们是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到家的?

2、吃水果

师:小动物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请同学们去果园里吃水果,但有一个条件,每人要提出一个问题才能吃到水果,谁先提问题?

生1:草莓园在大门的东北面。

师:以草莓园为中心谁来说说草莓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是什么果园?

学生回答。

师:以你们自己的果园为中心,你们果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把你们的指南针放在桌子的中心用它来帮助你们,小组内议一议。

各小组交流发言。

3、 游戏:“走跳棋”

我们再来做一个跳棋游戏,(课件演示,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同桌两人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布置作业

点击课件,出示花仙子:“小朋友们,你们在方向王国里都学到哪些新知识,掌握哪些本领?”

生1:我认识了4个新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2:我会按照方向来玩跳棋游戏。

生3:我会在平面图上判断方向。

……

师:花仙子对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她给我们留了一道课下作业,有信心完成吗?(点击课件)

师:下节课把你看了地图后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反思】

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

《认识方向》这节课是参加新乡市优质课评比,课上延长了5分钟才下课,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不挑一些好学生来回答问题,这又不是随堂课,有这么多领导来听课,你看那个宋全回答问题一直说不到正地方,多耽误时间,还会影响评课的效果。听了同事的话,我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下来: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其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说实话,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顺顺利利,学生配合的恰到好处,但是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

有的学者就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者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即使他学的很困难,也要使他相信,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嫌弃他,并没有把他和其他同学区分开,课堂上人人平等,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有人曾经说过: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每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当他们露出自豪的笑容的时候,我内心是最激动的,那是我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那是最美妙的时刻。

下面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来谈谈本节课上有关“使学生会问”的培养。

学生已经敢于提问了,但是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怎么提?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以学校为参照物确定位置后,让学生继续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来确定位置,老师先举了一个例子:体育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有关方向的问题吗?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大多数学生明确了提问题的方向,自己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辨认方向的问题,再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确定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会问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并不可怕,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也有个别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而又说不到点子上,耽误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确定位置 篇三

导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数对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教材在安排上有如下特点: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二是通过不同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三是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突出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有两个例题,用两课时完成到学任务。导学例一,要让学生明白弄清数对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使学生初步数对的含义;导学例2,可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上处于同一列或同一行的两个景点,数对有什么相同点,从而逐步掌握用书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会用数对正确标示位置。

导学时间:2课时

确定位置

导学内容:p 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3题

导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导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导学难点:  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一、预习学案

1.同学们去过南刚体育馆观看过篮球比赛吗?(出示一张电影票票)这是老师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票,拿着票,老师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找到的吗?

2.学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老师不急于肯定,待学生争论到高潮时,教师简结引出课题。

且板书:2、确定位置

二、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让学生看图回答,课件出示抽象图。

这是一个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有个小朋友叫小军,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吗?

2、指名回答

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投影出示图片)

(1),“列”与“行”的含义是什么?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有什么规则?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同桌探讨,课件出示抽象图,。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标出“第1行”和“第1列”)你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

★第4列第2行在哪里?  第3列第4行在哪里?

★课本上是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的?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

★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对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三、课堂检测

1.在下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第5行 ○    ○    ○    ○    ○    ○    ○    ○

第4行 ○    ○    ○    ○    ○    ○    ○    ○

第3行 ○    ○    ○    ○    ○    ○    ○    ○

第2行 ○    ○    ○    ○    ○    ○    ○    ○

第1行 ○    ○    ○    ○    ○    ○    ○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7   8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2.(6,4)在上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找到这个点涂上红色。

3.你能找到上图中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涂上蓝色,标上数对。

四、课堂小结:

比一比,本堂的收获谁最大。

五、 课外拓展:

到其他班里,用数对表示一下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板书设计

2、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

导学内容:p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4题。

导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导学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地方法。

导学难点:  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一、预习学案

看图完成下列问题(课件出示图)。

第4行  ○  ○  ○  ○  ○  ○  ○

b

第3行  ○  ○  ○  ○  ●  ○  ○

a

第2行  ○  ○  ●  ○  ○  ○  ○

c

第1行  ○  ○  ○  ○  ○  ○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7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1)请用数对表示图中a、b、c的位置。指3名学生板演。

[a(3,2)    b(5,3)    c(7,1)]

(2)小组讨论,个人发言:你是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

二、导学案

〈一〉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没有标出行与列的公园平面图。

看看:老师发下的平面图纸,你能试着标出平面图有几行几列吗?

2.出示课本完整的方格图。

比比: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上节课所学例题及练习题的标法有什么不同?

想想:例2中“0”表示什么?

说说:第3列是哪一条线?第5列是哪一条线?第3行是哪一条线?第5行是哪一条线?

〈二〉合作交流。

1.大家想:怎样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

2.分组讨论:儿童乐园等其他景点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盆景园的位置(5,7)大门的位置(3,1)饭店的位置(5,2)]

3.争着说:

谁先说说确定景点位置时可以怎样找?

4.同比较:

看一看,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征?(数对中左边的数都是2)

5.说一说: 这说明什么呢?(儿童乐园与书报亭在同一列上)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小组中说一说。

三、课堂检测

看方格图,完成下列题目。

a

b    c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如果把三角形向左平移4格,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吗?

3.把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每次旋转九十度,先画出第一次旋转后的图形;再分别画出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4、用分别表示a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最后顺次连接a1、a2、a3、a,看看是什么图形?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这一节我的收获是……

五、 课外拓展:

查资料、访名人,了解自己所在的村位置。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方格平面图中,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和根据已知的数对确定方格图上的点的位置。

2、让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

(1)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出示例2)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1、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2、全班交流。

3、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6),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新知

1、第16页的练一练1、2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这样做的想法

说说数对所表示的含义

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三、拓展知识

阅读你知道吗?

你读懂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四、发展练习:

练习三第4题

你是怎样表示的?

说说你画图的路线

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解答

说说你的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总结:

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10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