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最新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差异网为您带来了4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是给人快乐。

2.愿意与人分享,并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是给人快乐。

活动难点:

愿意与人分享,并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学习用品及其他物品。

2.总结自己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成功的经验等,制成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

1.教师讲述“盲人挑灯夜行”的'故事,但不把故事结尾说出来。

2.学生续编故事结尾,猜想盲人会怎么说。

3.教师出示故事结果。学生针对盲人的话谈自己的感想。(盲人说:“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已照路,而是给别人照路,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已。”)

4.学生阅读故事《农夫分番瓜种》。,思考:如果农夫不把番瓜种送给邻居会怎么样。

5.学生针对上面两个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6.学生齐读主题文字: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分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

二、快乐分享会

1.教师导语:原来与人分享快乐,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你愿意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吗?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快乐分享会。课前,老师让大家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带来。我们一起开个快乐分享会,把我们心爱的东西和我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2.开始分享活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带的物品。

三、制作“分享专栏”手抄报

1.教师:分享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成功经验、学习窍门等等都可以大家分享。我们可以出一期“分享专栏”手抄报。

2.学生分组合作并设计手抄报内容和具体计划。

3.制作手抄报(大约一个星期完成)。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

(二)引导对比

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三)交流感悟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采访父母

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六)布置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3.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点:

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

教学难点:

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10”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知道,“110”是报警电话号码。

师:当别人给我们带来危险时,“110”可以保护我们,帮我们解除危险,但是,当我们遇险时,在求助“110”的同时,我们心中也要有“110”,注意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二、新知讲授

1.出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

(1)思考: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为什么?

(2)过渡: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刚才我们已经帮小兔子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中这个同学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教材第62页“我该怎么办”内容)

2.讨论: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1)讨论: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2)观看视频,学生看完谈感受。

3.小结:当你独自在家时,要这么做。

(1)绝对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锁好防盗门,同时将家里的电视及音响设备打开。

(3)装作爸爸妈妈在家的样子。

(4)如果有人自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即使能叫出你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要开门。

(5)如果歹徒已经撬门入室,未发现你的存在,这时务必藏好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找机会逃脱。

4.阅读“智捉小偷”绘本故事。

思考: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5.应该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

学生模拟陈宇情景

学生总结刚才的模拟情况

教师提示报警注意事项

三、教师总结

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美好的社会里也有坏人。我们要把眼睛擦亮,遇到事情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受骗,做个机智勇敢的小公民。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