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第5---6页

教学目的:

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2、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通过题组计算、比较,体会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的计算规律,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复习安排这组题是为学生顺利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8、7做准备,也便于学生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不提倡一个一个地减,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用学具摆一摆,探究算法。

学生圈不圈,不必强求,但可让学生结合圈来解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可以想8和几合成13,□里就填几,从而算出结果。

要提示学生一组一组地计算 ,并观察上下两题间的关系,建立对加减法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

提倡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算法上的“创造”,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关心、了解别人的算法,在交流中把自己的算法和他人的算法比较,自觉地优化自己的算法。 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

8+7= 8+9= 7+6= 7+4=

10-8= 10-7= 13-9= 17-7=

当学生口答13-9时,教师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此题。

二、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1、教学15-8.

小兔子一家要举行吹小号比赛,兔妈妈拿来了多少把小号?(电脑出示小号图)请你把数的结果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小兔子说:“要拿走8把,小朋友帮我算一算,还剩下多少把?”

列出算式15-8,怎样计算呢?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里的其他小朋友。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及时把有关方法写在黑板上: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15-5=10 10-3=7;

方法3:10-8=2 2+5=7;

方法4:8+(7)=15 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第86页。

2、教学“试一试”15-7和13-7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三、巩固深化,熟练计算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题。(先圈一圈,在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豌豆图和草莓图,让同桌先互相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将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3. “想想做做”第3题。

8+3= 8+9= 7+5=

11-8= 17-8= 12-7=

5、“想想做做”第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13-8= 16-8= 11-7=

5、“想想做做”第5题过独木桥游戏。

(通过电脑软件互动游戏的方式开展,以你想送谁过桥,为题展开)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习方法。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这些本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题组计算、比较,体会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的计算规律,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本节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高,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好。 十几减8、7

(教学过程通过电脑演示)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二

目标:

1、能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能积极参加数学计算活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加法算式题卡(10加几)青蛙头饰9个,身上写着答案是11—19的加法算式的蝌蚪宝宝图片若干,数字卡片11—19.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加法算式题卡

3、操作卷第6册第27—2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字卡“6”说“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回答“嗨嗨、我的1球碰5球”游戏可变换数字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①复习10以内的加法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加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②学习20以内的加法

创设情境:神奇工具显身手,刚才我们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加法,稍微复杂一些的加法怎么做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工具,它的作用很神奇哦。

教师出示教具“加法、减法板”介绍“加法、减法板”的各个部件:加法减法底板,红、蓝定规等。教师将“加法、减法板”的各个部件逐一顶出,按顺序摆放好。

继续创设情景,可是,怎么用它来做加法呢?看,神奇的工具开口说话了,我叫加法,减法板,学习加法离不开,白色底板一长条,红蓝定规放置好,前面加数取蓝条,后面加数取红条,摆放一起看的数,做出加法快又好。我们来按它说的方法试试看。

教师从提卡中取出一个10加几的加法算式,如“10+2=”教师先示范读出算式,然后从蓝色定规中取出10放在加法、减法板的空格中,再取出红色定规2放在定规10的后面,看看合起来是多少,即10+2=12

③幼儿操作学具练习20以内10加几的加法

3、分组活动

教师:用“加法、减法板”做加法,是不是很简单呢?每个小朋友都来操作体验下吧。

第一组:操作学具“加法、减法板”做10以内或10加几的简单加法练习。

第二组:操作侧

4、游戏活动

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3、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与探究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探究一

出示:26+18=□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出示课题:巧算)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出示:82-67=□-□=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3、师:试一试

归纳规律

1、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三、练习与巩固

1、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四、课堂小结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62--63面。

教学目标:

1、加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训练。

2、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的摆设。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看、说说我们的教室。(板书: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教室”。

2、放足时间让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3、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说出来。

4、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里的摆设。

5、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摆设,再同桌互相说说。

6、生发言说说自己家里物品的摆设。

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

三、练一练。

1、练习1。

生:自己指着文具盒说一说,再同桌互说、互评。

师:要求个别学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指得好、说

得好。

2、画箭头,并说一说。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动手在书上画出路线。

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告诉大家。

师:引导画错的学生改正。

3、看图回答问题。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观察并说给同桌听听。

生:发言说说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说得好不好。

师:引导学生帮助说错的同学再次观察。

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一年级数学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