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望天门山》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2、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他体验诗人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

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的!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www.chayi5.com≥学习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遵循了“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和“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热爱古诗。

四、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1、练习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养成天天练、天天写的好习惯。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案 篇二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课时备课

古诗两首

新授课

《望天门山》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

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

(2)小组内轮流背

课时备课

古诗两首

新授课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篇四

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读通诗句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是理解诗中蕴含的情谊的基础。在教学本首诗时,我始终坚持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体现了读的层次性,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互,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我们开一个祖国山水古诗交流会。”以此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望天门山》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1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