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畅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5/10 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1)、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10 米。

介绍:(边板书)5/10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 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2)小数的读和写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2)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3)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4)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0.5读作零点五 0.4读作零点四

1.2读作一点二 3.5读作三点五

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三个部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数

(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播放: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

小明买了3.25 g香蕉,小东买了2.7 g李子,小红买了0.8 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

(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明——香蕉:3.25 g。

小东——李子:2.7 g。

小红——桃子:0.8 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

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小明他们买好水果,来到出口处付钱。

(播放:学生到出口处付钱的情景。最后定格为打印出的购物清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他们买水果各付出了多少钱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香蕉:19.50元李子:9.72元桃子:4.16元

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板书:十九点五零元、九点七二元、四点一六元。

教师:谁能说说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0.85元8.05元9.25元

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

1对比

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2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2.7,0.8,3.5,9.72,11.5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板书:小数)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1、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是几位小数。

2、第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商品标签和超市购物清单,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与学,使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本单元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候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以为小数、两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下属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上周参加了xx小学片区的连片教研活动,作为主评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第一节课是xx小学的范晓丽老师执教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的流程如下:

一、了解学生认知引出课题: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之前认识了哪些数?还见过什么数?(小数)哪里见过?随后出示图: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怎么知道是小数的?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它把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数部分,另一部分是小数部分。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小数。解决两个问题:读写小数、知道小数表示的含义。

二、小数的读写:

3.45kg36.6°0.6元25.8元1.米1.米0.85元

学生试读中解决问题,怎么读的?

这些数表示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数写成小数呢?

三、小数的意义

出示: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1、1分米还可以怎么表示?5分米呢?……1米3分米呢?

四、检测练习小结

评析:

本课是老内容,知识点没有变化,但是又有变化,课时安排内容有变化,去掉了两位小数,教师比较难把握尺度。值得肯定的有:

1、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从始到终,设计与学生认知接轨。

2、利用图片中的数据贯穿课的始终,线索清楚。

建议:

1、小数的读写要略,12.12为什么不读十二点十二,其实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明白,而教师花费了太多的时间。

2、小数的意义形式上的理解居多,本质没有透彻,其实只要是十分之几的数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要让学生理解,还需要教师再下功夫,再多笔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引出小数。

1、初步认识小数。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

课件出示:0.3 2.5 14.31.25

谈话:在哪里见过?(超市……)

指出:这样的数叫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谈话: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大家仔细看。(故意不写小数点)

谈话:写得对吗?学生纠正,顺势指出,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教师纠正。

谈话:对!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练习。读一读。

(1)一只蜂鸟的体重为2.1克,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倍多1克。

(2)、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

(3)、人体正常体温是36.5摄氏度-37.5摄氏度。

(4)、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5)、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59.69万平方千米。

(6)、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1、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前老师从日常家居中也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课件出示第一副情景图:

居室中吊灯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米。

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

指名读。

谈话:有疑问吗?生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的问题真不错,我们先来看信息当中提到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学生发表意见)

谈话:不要急!我们先来研究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了。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1米长的纸条,听清要求:小组合作,把一米长的纸条平均折一折、画一画,并标出米。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2-3组)

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我们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板书:1分米=米=0.1米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都是米,也就是0.1米。(集体读)

谈话:那么,3分米等于多少米呢?(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5分米、8分米呢?

现在知道0.5米有多长了吗?(指名说)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分数、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68页第3题1、2个)

2、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第二副情景图

单人沙发座前宽度不应小于0.48米,座前的深度应在0.4米左右。

沙发腿垫脚的高度应在0.03——0.08米之间。

指名读。<www.chayi5.com>

问:要知道0.48米0.03米0.08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0.01米有多长)

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也是米,还可以用小数0.01表示。也就是说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齐读: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米,也就是0.01米。

说一说0.03米、0.08米、0.48米是多长?

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68页第3题3、4个)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练习巩固

1、小猫捉鱼,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联起来。

0.10.40.070.80.01

1/104/107/1008/101/100

2、涂一涂,用阴影把分数表示出来。

0.60.190.06

3、填空,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分米=()米 9角=()元

19厘米=()米7分=( )元

6厘米=( )分米 6分=( )角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会更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六

(一)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数:如小明身高1.5米,体重为36.5公斤……像1.5米、36.5公斤这些是什么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先复习一些有关的知识。

2、复习。

① P117的复习题。

②1米=(  )分米 1元=(  )角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  ,就是   米;3份是1米的 就是   米。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几分米?1分米以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板书1分米是 米)。然向学生说明:1分米作单位时,除用 米表示外,还可写成0.1米(板书)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写法,读作零点一米。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 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米可以写与0.1米,米可以写成0.3米,米可以写成0.6米, 米可以写成0.9米。十分之几都不够1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4)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讨论,反馈,教师小结:4分米写成0.4米,1米是整米数,先成1,然后在1的右下角点个圆点,最后写4,合起来就是1.4米,读作一点四米。

这部分练习,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2、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1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2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5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 元, 元,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4、小数的读写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指出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读作“点”。

(2)由学生自学P118小数的读写法。

启发提问:a.写小数时,整米、整元的数写在哪里?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元的数写在哪里?

b.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怎样读?

(3)形成性练习:P118“做一做”2、3。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出小数的读写法。

5、看书质疑。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为此,本课设计以下练习内容:

1. 对应性练习:P118“做一做”1。

2. 综合性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  )米  1米4分米=(  )米  6厘米=(  )分米

6角=(  )米  7元6角=(  )元  7分=(  )角

(2)在0.1,0.7,0.4,4,10.1,7.4,16中:

整数的是:___________;小数的有: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  三点七      八点九  0.3

3.7  十点五      零点三  12.4

10.5 零点六      十二点四  8.9

3.提高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2)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多少?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 课堂总结:

1.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的小数。

2. 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 布置作业:P119第3题,P120第7题。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