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是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属于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颐和园》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颐和园》教案 篇一

一,导入新课:

咱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游记,这可是第一篇游记《颐和园》

二,颐和园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通过预习,你对颐和园有什么印象?

学生:美/大

师:板书。

老师:对阿,师介绍颐和园,:颐和园可出名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博物馆,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课件:火车和汽车的声音,最后定格在长廊的图片。

学生:听

2,老师:进了这颐和园的大门,你们想去哪儿呢?

学生:长廊

老师:长廊在这儿呢,(把剪图贴在黑板上,)看老师写。(指导书写)还想去哪?

学生:我想去昆明湖

老师:那可是镶嵌在颐和园中的一块碧玉阿,(画在黑板上,并引出湖心小岛帖在黑板上)还想去哪儿?

学生:我很想去万寿山,

老师:画到黑板上,还想去哪?

学生:佛香阁/(指导阁字的字形)

老师:你们看,这就是佛香阁,拿出剪图图片贴到黑板上,并板书,你还想去哪里?

学生:排云殿

老师:板书,指导殿字的书写。

1,这么大这么的公园,可要看书了,那就快找我们最好的导游书吧,打开课文,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

老师:谁来说说看/?你来

学生:读作者游览路线的四句话。

老师:他画了四句话,你们同意吗?

学生:(同意)…差异网 chayi5.com…

老师:屏幕出示四句话,轻声读这四句话,请留意这些加点的表示动作的词,

2,老师:你们看,这是颐和园的大门,帖到黑板上,我们来画一下作者的游览路线,你们说,我画。

学生:说游览顺序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游览路线。同学们通过真正读书,找到了作者的游览路线,现在,我们快去跟作者又玩一番吧。

(1)长廊:

老师:长廊这里藏着一个世界之最呢,默读课文,猜猜哪句话中有世界之最,猜到了还可以动笔做上记号。

学生:默读

《颐和园》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⑵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⑶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课文。

⑵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⑶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⑷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⑴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⑵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⑶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⑴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

2、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总结

五、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2、学生汇报:

⑴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⑶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⑷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

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4、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3、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完成思考练习

八、练习

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廊内——绿柱红栏五彩画

长廊:长(700多米)

廊外——花木盛开微风轻爽

山下看: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山上望:瓦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白塔

美丽的大花园堤岸杨柳石桥

昆明湖湖心岛葱郁宫殿

十七孔桥石柱石狮

《颐和园》教案 篇三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扫除阅读障碍。

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3、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4、理清思路:

游览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

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5、分小组,试着画出公园全景图。

(熟悉课文内容和描叙顺序)

6、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总的印象:“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段(2~5):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6):。总结全文,赞叹颐和园景色之美。

文章结构:总—分—总

三、细读课文,讨论问题

1、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

①长②美

2、登上万寿山,能看到怎样的景色?

①山上,佛香阁、排云殿

②山下,昆明湖

3、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四、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总结

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作文:

㈠写什么?(审题)

确定中心:“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㈡怎么想?(选材)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㈢怎么写?(组材)

1、按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重点介绍(有详有略)

3、首尾照应。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颐和园》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1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