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换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差异网为您带来了8篇《换一换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换一换教案 篇一

绘本《换一换》大班

执教人:肖芳芳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会发出不同叫声。

2、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话。

3、能愉快的参与到情景表演游戏中并乐意模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小猫、小狗、小猪、小青蛙、小老鼠、小鸡、图片各一张

3、糖果一盒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学一学。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动物朋友,看一看,这里有谁?你看见谁,就大声说出来?

2、学一学动物的声音。

师:我们看到的这些动物,你们知道吗,他们和小朋友一样,都是会说话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叫声,小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叫的?

二、看PPT,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封面图,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这么小动物门的叫声我们都知道了。现在,老师带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换一换。(2)师:换什么呢?我们来一起听听故事吧!

2、观看ppt,分段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型并乐意模仿小鸡变化的叫声。(1)画面一:小鸡出门。(2)画面二:和小老鼠换叫声。(3)画面三:小鸡和小猪换叫声。(4)画面四:小鸡和青蛙换叫声。

师:孩子们,他们会怎么换叫声呢?小鸡和小青蛙会怎么换呢?故事里说小鸡换一换,换的是什么?是和谁换叫声?和朋友们一起换叫声。

三、游戏一:换声音

1、教师选择一个图片,幼儿选择一个图片,进行游戏。

2、请两名幼儿分别扮两只小动物,进行游戏。

游戏二:换名字

1、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换名字游戏。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换名字游戏。

3、请3名幼儿尝试换名字的游戏。

四、结束部分观看PPT讲述后半部分

玩一玩 我们也来换一换。 篇二

师:小朋友,我们也来学小动物,换一换叫声,好不好?

指导语:这里有小鸡、小老鼠、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各种小动物胸饰,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戴上它。然后学他的叫声去跟其他小动物交换叫声。

(幼儿自选小动物胸饰,教师和幼儿带上动物胸饰,做换一换的游戏。)

环节点评: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完《换一换》后,进入角色的慾望非常强烈,教师安排幼儿玩换一换游戏,正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在游戏中,幼儿模仿着动物的叫声,再与另外的动物换叫声,既是对文本的体验,又是对文本的拓展。游戏中,各种小动物都成了换叫声的主人,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去找寻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主动进行叫声的交换,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愉悦了自己的心情。最终让绘本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心灵鸡汤。

《换一换》教案 篇三

2012年12月教研活动设计

班级:月亮(中)班 时间:2012年12月12日 教师:杨绍玉 人数:16人 设计意图:《换一换》是一本诙谐、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小鸡与很多小动物互换叫声,最后还吓走了想吃它的猫。活动中我想让孩子通过在“换一换”的游戏中去关注同伴,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在专注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活动名称:情景阅读 活动内容:《换一换》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积极参与游戏,在专注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活动准备:

绘本PPT、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出示动物图片,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叫声是什么,引出故事内容。

2、出示封面图,帮助幼儿理解“换一换”的含义。

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PPT1 ——8,师幼共同阅读故事。

2、玩游戏:“换一换”。(1)、幼儿互换小动物的叫声。(2)、幼儿互换名字。

3、继续讲故事。

三、情节延伸

下一次,小鸡还可能会和谁换一换呢?

.幼儿参与的主体性 篇四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找寻躲藏的动物,还是模仿动物的叫声、扮演动物交换叫声,幼儿都是站在一个主体的地位,没有老师指挥、操纵的痕迹。活动中,他们积极地找寻动物,激动地模仿动物叫声,认真地思考小鸡吓走大猫的原因,愉快地交换叫声等,无一不是在一个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去主动的学习、与作品互动、与同伴互动。

换一换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喜欢图画书的故事,在关注同伴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2、积极参与游戏,在专注中提升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

绘本ppt、图片

活动重点:

喜欢图画书,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在专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出:

1、白色板上有谁?他们是怎么叫的?小鸡怎么叫的?小狗怎么叫的?小兔子怎么叫的?这里这么多朋友,都是和我们中二班小朋友是好朋友,他们都会说话。

二、阅读理解--互换叫声

1、出示PPT教师讲故事。

2、小鸡遇到谁了?幼儿:小青蛙。小青蛙怎么叫的?

3、请一组幼儿模仿小鸡和小青蛙互换叫声。做的好的话,可以吃一个甜甜的好吃的。提示幼儿拿着小动物的图片,要自信声音要大要好听。

4、请第二组幼儿模仿互相交换声音。提升幼儿声音要大,过线就要换成别人的声音了。

5、请第三组幼儿继续尝试互换声音。

三、阅读理解--互换名字

1、老师带领幼儿互换名字

2、请一组幼儿进行换名字的表演,:教师提问幼儿你现在叫什么名字呢?提示名字已经换了。

3、再请一组幼儿进行换名字的表演,提示幼儿声音要大。

4、请所有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进行互换名字的游戏

5、教师继续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四、阅读理解--互换名词

1、老师带领幼儿互换名词:请小朋友想一个喜欢的词语,和我交换

2、请一组幼儿进行换名词的表演:教师提问幼儿你现在是什么词语呢?

3、再请一组幼儿进行换名词的表演,提示幼儿声音要大。

4、请所有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进行互换名字的游戏

5、换完了之后请小朋友再换名字,反复互相换名字。

五、教师继续讲故事

六、延伸环节:小鸡还可能遇到谁?他还会和好朋友交换什么呢?

换一换教学反思 篇六

今天欣赏了一节 应彩云老师示范的中班年段的绘本课——《换一换》。这本绘本是比较简单的,画面简单、故事内容也简单,一般比较适合小班年龄段来展开这个绘本教学。应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来挖掘这个绘本的价值,展开了一堂非常精彩的适合中班年龄段的教学活动。

在活动之前,应老师先请幼儿欣赏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并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小鸡是叽叽叽的叫着、小鸭是嘎嘎嘎的叫着等”。这样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工作。接着开始了正式的绘本教学内容。应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只是简单的讲述了故事内容,帮助幼儿了解怎样是换一换,小鸡是怎样换声音的,然后又碰到了哪些小动作,它们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借助绘本让幼儿能更有兴趣的参加下面的游戏环节,同时初步的了解游戏的规则。

重点部分是在游戏中,因为只有通过游戏才能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服务。在游戏中,应老师从简单到难依次递进,逐渐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规则。首先是简单的模仿绘本故事中换叫声的游戏。这个游戏全体幼儿都能很正确的完成,同时也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接着是请两位幼儿之间换名字,这初步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让幼儿集中精力来做游戏。最后是三位幼儿之间互换名字,这对幼儿的理解能力及专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刚开始游戏时,三位幼儿不能很顺利的完成,后在应老师的指导下,游戏逐渐顺利起来,渐渐的三位幼儿能完成游戏。通过创设不同难度的游戏帮助幼儿逐渐的提高自身能力,也感受到不同游戏带来的不同乐趣。在本节课中,应老师很好的指导了我们怎样来更好的欣赏理解绘本,从而多角度的帮助幼儿来欣赏绘本,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优秀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叫声,并乐意模仿,积极参与游戏。

2、喜欢图画书的故事,在关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ppt 图片。

教学目标 篇八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叫声,并乐意模仿。

2、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

3、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换一换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1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