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最新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诺曼底”号遇难记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雨果。

2.复习人物描写、记叙的要素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1.语言概括力和表达力。

2.想象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力。

情感目标 品读交流中感受船长的形象并体悟高尚人的品质,进面接受熏陶。

重点难点  环节 个人备课过程 集体备课内容

直接入题

1.了解雨果,同学相互交流。 要明确

2.记叙文的六要素复习。

自由读书

1.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展开比赛。 对学生的复述要及时总结、点评

2.读后,请人简述故事,要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

对换的题目,教师要及进给予点评,并予以概括,明确文章的主题

换标题

1.师生交流文章的标题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眼睛!

2.文章的题目,一般会从哪些角度起。

3.请学生就自己的理解,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并能说说理由。

概括文章

1.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中心人物的性格品质。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明确文章的中心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结合刚才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从内容和中心人物两方面)

走近人物

1.复习:描写人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老师要注意朗读的点评

2.那么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

3.两人一组,分别找几组学生展开朗读比赛,从16节开始。

4.男女生再分别扮演船长进行集体朗读比赛。

讨论交流

1.船长真的是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那你是如何看待船之死的 师要做好引导与点评呢?谈谈你的看法。

2.师谈一谈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的设计师与船共存亡的故事。

归纳小结

1.同学们的学习表现。 师生共同完成

2.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作业

1.把你今天学习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听一听他们的评价。

2.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文中还有其它写人的方法吗?

“诺曼底”号遇难记 篇二

学生视角

文章题目使人想起那部家喻户晓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那雄伟壮观的场景,凄美动人的音乐,惊惶失措的人群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那么“诺曼底”号又是怎样遇难的?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阅读。

难点

大部分学生未经历过海上航行,对文中所述知之甚少,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师思考

本文以极具震撼力的文字叙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以准确、简短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硬汉形象。教学时,可从学生情感视角出发,以他们初读后对哈尔威船长壮烈的死所怀有的惊叹、敬佩之情为突破口,进行思想教育与语言训练,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重点

1.学习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2.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及写作技巧的渗透。

设计特色

合作学习,讨论明理。

信息资料

师生搜集体现舍己为人精神的故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奔中心人新课

师交待课题并读雨果原著的最后一段。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引导学生说出对最后一句话的想法,再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雨果原文的最后一段正是文章中心所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提前延伸课文内容,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并以中心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二、在合作学习中质疑、解疑、明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1)以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不懂的字词。

(2)想想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轮流读文,正音。

(2)谈谈哈尔威船长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3.全班合作学习。

(1)指名读文,全班正音。

(2)把在小组中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3)再谈对哈尔威船长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不同范围的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接纳、理解,同时注意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以多种形式诠释文章的中心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之情。

1.绘制电影《“诺曼底”号》的宣传画(含文字)。

2.设计哈尔威船长的碑文。

3.写哈尔威船长葬礼上的悼词。

4.以见习水手克莱芒的口吻写一篇纪念哈尔威船长的文章。

5.说一说哈尔威船长的表现使你想起了谁,并以《哈尔威船长与X X X》为题写写对比后的感受。

(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释放情感、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天空;并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    .

写出表示恐惧的五个词语。

——————————————————————————————————————————————

五、实践活动

找雨果的其他作品阅读,并在读书汇报会上交流。

板书

人们          哈尔威船长

惊恐万状       忘我救援

你推我搡       果断命令     坚强的意志

惊惶失措       镇定自若     伟大的灵魂

默默凝视       徐徐下沉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2.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像欣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就上次作业作适当点评,选两到三篇较好的作业作示范点评。

2.在作业中,大多数同学都非常欣赏哈尔威船长,认为他是一位英雄,大家觉得在文章中哪一部分最能体现哈尔威船长的英雄特征。[十六小节后的一段对话]请大家准备一下,一分钟后请几位同学朗读。

二.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1.文章中有两个“谜”,让我们大家来共同揭开谜底。

谜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谜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2.通过两个谜底的揭开,我们逐渐开始了解哈尔威船长,你能不能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三.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1.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

2.老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四.作业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1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