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案设计【精选9篇】

发布时间: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的:

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  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夜书所见教案 篇二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〇 ”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三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

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

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

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

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

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博客手拉手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并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一、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谁能来说一说写思乡之情或描写秋天的古诗吗?预设)

生1:静夜思

……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 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叶绍翁吧。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预设)

生: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板书:南宋 叶绍翁)

生: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

生: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2、回忆方法,明确目标。(师生共同回忆以往古诗教学情境,明确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古诗呢?(预设)

生1:读。把古诗读准,读流畅。

生2:说。利用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师:对,利用注释理解诗的大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生3:想。诗人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生4:读。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生5:诵。背诵古诗。

……

3、小结方法,提出要求。

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看看能不能说明白;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同时要注意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然后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能做到吗?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二)学文悟情展示(全班)

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 逐句理解诗意。(有不同意见时,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订正)(预设)

生1:风吹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2: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3:江上秋风在吹。

生4:客是指客人,动是引起、牵动,情是感情。

生5: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6:夜深就是深夜。

生7:篱落是篱笆。

生8: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生9: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生10: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不够通顺,要加上一些自己的话才能让它通顺。诗句的意思应当是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

⑵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其余学生可以补充或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预设)

生: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生: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

2、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他动了什么情呢?(预设)

生:最想自己的家乡。

生:是思乡之情。

……

(2)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若生遇到困难,师可适当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预设)

生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

生2: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

生3: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

生4: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1)、朗读展示。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2)背诵展示。

师: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想)

师: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给你们点时间试一试。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你们对 “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的展示最独特、最有感情?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这首诗好在哪?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预设)

生: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生: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生: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生: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生: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生: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生: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生: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生: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生:虚实结合,以实映虚。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生: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地1、收集有关描写秋景或思念家乡的古诗,更好的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试着将本首诗改写成一段话或一篇习作。3、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孤单

动客情

快乐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同东兄弟》

教学目标 :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谁知道王维?谁会背王维的诗。(学生交流上网查找的资料、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并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预设)

生1:读。把古诗读准,读流畅。

生2:说。利用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

生3:想。诗人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4:读。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生5:诵。背诵古诗。

……

师小结: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看看能不能说明白;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同时要注意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然后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初读全诗整体感知)(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1、学生自读。(读准通,说意思,想感情,感情读,能背诵。)

2、小组内展示。(预设)

生1:“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生2: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生3:“山东”并不是现在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生:忆的意思是想念,思念。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生:不对,应当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亲人,而不单单是思念兄弟。

生:“为”诗应读“wéi”)

生:茱萸(zhū yú)

生: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品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逐句理解诗意。(有不同意见时,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订正)(预设)

生:独的意思是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生:异乡的意思是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生:为异客的意思是作他乡的客人,就是在他乡做客。

生:诗句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

生:每的意思是每当。

生:逢的意思是遇到。

生:倍的意思是格外,加倍,更加。

生:是佳节的意思美好的节日,诗中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生:诗句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遥知的意思是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生: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zhū yú),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生: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生:少一人的意思是缺少了我一个人,指缺少了作者王维。

生:诗句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⑵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其余学生可以补充或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预设)

生: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4、再读悟情。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

生: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5、学生展示朗读能力。(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配乐朗读。师:先自读体味,再朗读交流。

(3)背诵展示。师: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在全班展示)(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3:每逢佳节倍思亲。

3、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生4: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

4、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2、收集自己喜欢的思乡诗、歌曲等。

3、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 篇五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收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子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

a自渎: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

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d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哪些字用得特别好?

六、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同座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怎样的感受。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六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独在异乡,触景生情而写下的一首古诗。整首诗歌所见之处无不触动着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所听之处无不撩动着作者孤独郁闷的心绪。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走进诗歌寂寥惆怅的意境之中,感触一位孤独异客的悠悠思乡情,我想就从这所见、所听入手吧!

多种渠道解疑惑

堂伊始,让孩子们独自吟诵、有节奏吟诵、全班齐诵,在声声诵读声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领悟词意、诗意。显然,若要领悟诗意,仅靠诵读是单薄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借助同伴,最后借助老师理解诗意。这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具体指导。在此过程中,相机提问:诗人所到之处见到了哪些景物?有梧叶、秋风、儿童、灯火、篱落、秋江等。继而提问:同学们是否能描绘这些景物是怎样的?飘零在空中泛黄的梧叶、萧瑟的秋风、一缕隐约的灯光,稀疏的篱笆等。如此再度深入提问:你能这一幅幅画面中感受到些许什么呢?果不其然,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感受到了寂寥的氛围,这就为孩子们走进诗歌意境奠定初步的基调。

情境渲染悟情感

我试图设计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展开想象。想象眼前凋零的梧桐树叶在萧瑟的秋风中四处飘落,面对此情此景,客游在外的诗人会想些什么?想象夜深人静,寒意正袭向诗人之时,可他却看见远处的人家闪耀着一缕灯光,篱笆下闪动着儿童玩耍的身影,料想着儿童正在捉蟋蟀,此时客游在外的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如此一问一答,一一往,学生顺理成地被带入情境之中,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节,我有几点感悟:在语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学不仅要渲染情境,还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备时要准确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夜书所见 篇七

一、揭题解题

(一)复习袁枚的《所见》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

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

生:看见。

师:对,见就是看见的见,“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

师:除了看见,诗中还写了~~~

生:听见。

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板书:听见)“见”就是看见、听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二)解题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出示)在诗中,哪种更确切呢?

生:(1)写,记录。

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

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夜里,他看见、听见~~~~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生:叶绍翁写下夜里看见的、听见的。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写”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三)读题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师:如果在这里(指“夜书”)停一下就更好了。

师:夜里静悄悄的,谁来轻轻地读读。

二、朗读诗歌

(一)出示自学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

“tiǎo”。

师:读诗之前,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二)学生自学

学生自由读古诗。

(三)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学生纷纷说“捉”。

师:“挑”是“捉”的一种动作,用树枝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足”的撇短短的,捺要长长的。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促织”就是蟋蟀、蛐蛐,古时候人们叫“促织”还有一个故事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愿意听吗?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赶快纺织要准备过冬啦!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你们试试看!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诗(男生读)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女生读)

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想听吗?

三、解词品句读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

生:捉蛐蛐。

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还有吗?

生:动客情。

师:动客情是诗中的感觉,见,看见、听见。

生:他住在江上听见一阵秋风吹过。

师:你听见了“江上秋风”,但要注意他不是住在江上,是住在江边。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师板书:—灯)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篱笆里,小朋友在捉蛐蛐,点在一盏灯,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篱落”,我们在哪些诗见过?出示: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生齐读

师:这些“篱落”都是“篱笆”的意思。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对了就是风的声音。继续说,还有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句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对了,“梧叶”就是梧桐的叶子。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是作者亲眼所见吗?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

生:“知”就是“知道”的意思,不是肯定有。

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生:他看见篱笆旁边亮着一盏灯,知道了儿童在挑促织。

师:说得真好,你们也来试试!

学生自由说。

(一)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

师: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一定会读得更好!接下来,我们逐字逐句来读,肯定会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北风。秋天的风给你什么感觉?

生:温柔。

师:温柔?又跟夏天的风一样吗?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带着一丝凉凉的秋风吹过梧叶,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生读

师:你看,秋风的韵味出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个词再拉长一点!(手指:萧萧)

2、江上秋风;理解,诵读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生读

师:听到你的朗读,我已感到秋意。

生齐读

3、讨论:为什么诗人觉得萧萧梧叶送来寒声?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叶绍翁的家乡在福建,可是这个时候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住在西湖江畔,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对于这个村庄来说,叶绍翁是谁?

生:客人。

师:对,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你知道他动了怎样的情?

生:想念自己的故乡。

生: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

……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4、诵读诗句

师:是呀,身体寒一直传到了他的心里,谁能把诗人的心情送进去,萧萧……江上……

生读

师:你有情,把“动”和“情”重音!

练读“萧萧梧叶送寒声”

(二)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联系实际体会诗情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朋友捉过蛐蛐、扑过蝴蝶吗?在扑蝴蝶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自己的心情。

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真不错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

生:这个时候,大人都不出来了。

师:他怎么知道小孩会出来?

生:因为小孩比较贪玩。

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生:因为秋天是他们快乐的时候。

师:看来,他小时候肯定也捉过蛐蛐。,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心情怎么样?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可是陪伴他的只有那孤孤单单的篱落一灯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2、诵读诗句

再次齐读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三)诵读古诗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把整首古诗都连起来,老师配上音乐,谁来试试,你来!

生读

师:读得很好!

另一生读

师:对,也读得很好,你来!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愿意听我读吗?

师范读

师:学我的样子,一起来!

生齐读。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不错。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更好!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八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一二年级时对古诗简单的识记。怎样让孩子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去初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客居他乡,在江边被微冷的秋风吹拂,看见秋叶飘落,感到孤独寂寥。由看到远处篱笆旁的灯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里又泛起一丝亲切,一丝温暖。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诗题。然后介绍诗人。借诗人的看听想三个方面去理解诗句。

孩子们在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时,容易把“儿童挑促织”也理解进去。于是,我让孩子们说“知”的意思是什么。孩子们认为是“知道”,再问孩子们“究竟是看到了什么”,才“知道”是有孩子在挑促织的?孩子们说,是看到了“篱落一灯明”,才知道的。这里,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课时这一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顺着我的意思,说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来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词,理顺诗句意思后,我让孩子们逐句品读古诗。借由一幅幅图画去领略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经理解了诗句意思,再次品读诗句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孩子们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读诗句,体会情感与前面一个环节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紧凑。

比如“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引导孩子们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织”后,可以直接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呢?”“可能他小时候也去捉过蛐蛐,觉得很快乐呀!”“谁能来快乐地读一读呢?”

上一次公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我常常是无从落脚,不知道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又应该从哪里突破。在查阅相关资料,也借鉴众多老师们的方案后,设计了这一堂课。只觉得自己水平确实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方向的把握,环节的设计,课堂的语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够包容我,如能指点一二,不甚感激。

夜书所见 篇九

学习目标:

1.会认“促”,会写“促”“深”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重点)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秋天的图画和古诗。

【学案】

一、深情朗读,走入意境。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我记得我们学习过描写秋天的诗:                                 。

2、我要把《夜书所见》这首诗读通,不认识的字我会请教别人或查字典,我知道“挑”字的读音是     ,我能把字音读准确。

3、读诗时我要注意朗读节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二、用心品读,感动心灵。

1、我要看图再读古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我要圈出来,一会儿到小组中去交流。

2、我们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我对这首诗的困惑,我还学会了生字“促”和“深”,我还会给他们组词呢!

促(     )(     )          深(     )(     )

3、我再次用心去品读,诗人看到了           ,听到了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            。

4、我要说,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

5、我会吟诵,我要把它背给我的好友听。

三、拓展广读,诗文欣赏。

1、这首诗写得真好,我还知道其它描写思乡之情的诗:                                  。

2、我还会背更多的古诗,我们要和其他小组比一比!

我发现古诗真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多多积累诵读,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案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11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