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给予树》第一课时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狮子和鹿》教学案例与评析-B案及A、B案对比评析12-28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部编版《给予树》第一课时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给予树》教案 篇一

【设计思路】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述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的故事,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圣诞节相关图片,播放圣诞歌曲)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揭题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自如轻松地导入新课。)

3、学生读题,正音并解释给予:

语文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此环节既帮助学生弄清字音、词义,又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3、在这件事中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

4、指名读出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生说师板书:

担心、生气、激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本环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时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理解感悟课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细读感悟,深入体会

走进妈妈的精神世界:

1、投影出示担心一句: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多的礼物呢?

⑴ 自由品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⑵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师引导学生扣只、却、怎么可能。

⑶ 你已经读懂了妈妈的心,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⑷ 指名读、齐读。

⑸ 师小结:

我们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把课文读得很有味道。谁也能用这种方法读读生气这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和运用,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投影出示生气一句:

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⑴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实现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⑵ 男、女生赛读。

⑶ 师导读:做为妈妈,她多希望金吉娅能把这二十美元与哥哥、姐姐一起分享,为他们送出──生齐读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所以,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生接读。

教师导读激情,师生互动,使感情朗读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

过渡:可是课文的结尾呢?

3、投影出示拥抱一句: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⑴ 生读。

⑵ 妈妈为何如此激动,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反复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随手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上感受。

(生自由读,批注。)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走进金吉娅的精神世界:

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

1、投影出示:

我们有这么多人,已能够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⑴ 生说感受,读句子,生评价。

⑵ 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可能没有什么?生说时,师随即评价,你很善解人意;你也有一颗同情心。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主体,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扎实有效。

2、投影出示: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⑴ 指名读,说感受。(引导学生扣住一直盼望)

⑵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但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

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

⑶ 让我们带着小女孩的渴望读读这句话。

⑷ 如果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个小女孩写的这张卡片时,你会怎样想?

(生说。)

她一定会这么想,但真的就这么快做出了决定吗?当时,她犹豫过吗?她左右为难过吗?

换位思考,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⑸ 此时,你觉得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孩子?

3、(呈现图片)小结:

善良的金吉娅为可怜的小女孩送出了最诚挚的祝福。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接过礼物,道出了一声沉沉的、深深的感谢。这个圣诞节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而变得特别有意义

4、带着我们的感动一起读第四段。

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以情促读,以读怡情。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小女孩如愿以偿,可哥哥、姐姐的愿望却没有实现,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怎样对妹妹说呢?

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感染和熏陶。

2、引读最后一段:

在这个洋溢着浓浓爱意的圣诞节里,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的是什么?送给哥哥姐姐和我们的是什么?

3、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播放各种贫困、灾害、战争、无助的照片。

师小结: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他们需要我们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把给予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暖!

创设情境,巧妙自然地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提升情感。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学习

本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体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对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这四个词便有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

本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情感主线,引领学生走进妈妈和金吉娅的精神世界。然后围绕学生找出的感受最深的句子,通过导语、图片、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由浅入深积极引导,召唤学生心中那份纯朴的人性,使学生受到浓郁的人文熏陶。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给予树》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理清课文层次;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合理想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1课给予树,我们都知道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中是——给予————吗?(学生自由说)

1.同学们理解的不错,让我们再一起用心地读一读课题吧。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说)

3.是啊,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呢?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好吗?

二.整体感知

那就请你打开语文书,翻到31课,去读一读,同时找一找课文中写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注意,用笔划一划。

1、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结合板书:担心——生气——激动)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担心”,体会妈妈的爱。妈妈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让我担心的是……

自己再读一读,又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妈妈特别担心?(只、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2、把妈妈的这种担心放进你的朗读吧!(自由读,指名读)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觉得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爱自己孩子)

4、是啊,妈妈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这里,化作了一种担心,把你现在理解到的放进这句话里,肯定比刚才读得更好了!

5、学生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二)品读“生气”

但是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了20美元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买完礼物,该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的表现又怎么样呢?赶紧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兴高采烈呢?为什么会兴高采烈呢?(学生回答)

2、对啊,确实应该兴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沉默不语”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沉默不语呢?(学生自由说)

3、看到这个情形,妈妈会怎么样?(生气)请你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觉得已经读得像妈妈一样生气了,就举手,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从XX的朗读声中,除了很生气,你还听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说一说

把你现在有的体会,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能读得更有味道!快试试吧!

4、那么金吉娅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四自然段,请你反复地读读,肯定能找到答案!

5、课件出示:后来……礼品区

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再去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6、是啊,金吉娅给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却只给佳人买了棒棒糖,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从这段话里找到理由吗?(能)那就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我的钱就……只够…………却什么都没有

多读几遍,读懂的就更多了!(学生自由说,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娅的对比)

把你的体会放进这句话里,一定能读的更好!试一试吧!

7、金吉娅给可怜的女孩买了洋娃娃,就没有钱去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了,她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再读一读,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而难过

重要的句子再读几遍,就能读懂更多了(学生自由说)

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却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得到的同时,还会放弃、失去一些东西,这真让金吉娅为难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也能读得非常好!

8、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三)品读“感动”

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怎么做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时,妈妈已经激动的说不话了,你能代妈妈跟她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还……以及……

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3、说的很好,表达了小女孩的心声,请你把最后一段有感情的多读几遍,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4、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板书:一棵树,一个问号?)

课件出示:给予树是一棵()的树(学生自由说)

结合板书,随机选择词语

三.拓展

是呀,援助中心有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的人,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贫困、战争、闹灾害的地方,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这个世界会有许多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善良和同情,同学们,这么一棵美丽的心灵之树应该种在哪里呢?

我们的心里!是呀,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爱做阳光,精心地栽培这棵给予树吧,让她在我们的心里开花,结果!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问题贯穿始终,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及课文里的饱含的对同情、善良、仁爱、体贴的美德的赞美之情。我认为,这些层层深入的提问就是有效性提问!

《给予树》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继续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予、宽、买、卡”4个生字,并理解“援助、如愿以偿、宽裕”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给予树》这篇课文(手指写好的课题说)。首先,检查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重点词语)

师:谁愿意接受挑战,准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随机指正)

生:按照教师提示个别朗读

师:能做个“拥抱”的姿势吗?课文中指谁和谁拥抱着?

生:学生做“拥抱”姿势。

师:“圣诞节”在哪一天?

生:12月25日。

师:这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犹如中国的——(生:春节),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

师:谁愿意在字音、字形方面给大家提个醒。

生:字形,予——矛买——卖;字音,给担即

师:我们一起准确地读读这些词语。

生:根据教师所指的易错内容集体读。

2、了解内容

师:看来,大家已经扫除了字词障碍,这对于阅读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在圣诞前夕,发生了一个与小女孩金吉娅有关的故事。”谁愿意叙述一下这个故事?教师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结合屏幕上的词语或者手中教材给自己提提醒。

生1: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

师:你能简单地概括事件。

生2: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

妈给的钱为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

师:你能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来叙述,让人清楚地了解故

事,而且有条理性,这也是我们平时说话时要注意的。

二、情境导入

(出示:金吉娅图片与小声配乐)

师:看,这就是那个令妈妈十分感动的小女孩——金吉娅,一个可爱的女孩子!相

信妈妈的这份感动也会同样感染着我们三年一班的每一位孩子!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纯洁的人!”

三、情境感悟

1、布置阅读要求

师:那么,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轻轻地画下来,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或者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接下来,大家就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读书,老师建议大家采用轻声朗读的方式,有利于思考,而且不影响别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组织汇报(音乐停)

从你们笔直的小胸脯,看出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一同分享彼此的感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及时梳理:

第1自然段:姊妹之间的相互探听,体现了亲情——第2句话

妈妈对孩子的担心,体现了对孩子的爱——第3句话

(注意指导朗读)

第2自然段:妈妈将100美元分给5个孩子,体现对孩子的爱——第1句话

第3自然段:哥哥与姐姐之间采购礼物后的喜悦,体现了家庭的融洽——第2句话

如果直奔第4自然段,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师:你能读读这部分吗? (生读后不说了)

师评价:你的感动理由很简单,如果能结合具体词句来体会就更好了。谁接着谈谈:

1句。从“到处逛逛”和“漂亮的礼物”体会到金吉娅对家人的体贴

2句。“援助中心”的理解

师:知道援助是什么意思吗?

生:帮助。

师:那么你能想一想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以及你在书本上、影视上看到的,想一想有哪些人需要援助?

生1: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需要援助。

师:是啊,所以我国有流浪人员收容机构,专门帮助他们。

生2:失学的孩子需要援助。

师:对失学儿童的援助我国有著名的工程——希望工程。

生3:卖火柴的小女孩需要援助。

生4:受灾的人们需要帮助。

(如果学生没有谈到这句话,可以适机处理:文中两次提到“援助中心”,它是干什么的呢?)

3、4、5句重点词:“一直盼望”体会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孩

师: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不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也不知道他对什么感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他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你能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生:她可能是一个孤儿,晚上一个人很孤单。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一直盼望她什么都没有

师:你很会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她生活在很偏僻的地方,没有伙伴。

师:圣诞节快到了,这个小女孩寄给“援助中心”一张卡片(放

音乐、小女孩、卡片)你能想象一下,她会写些什么吗?

生:(想象交际)

师:老师根据课文内容也做了想象,听,她是这样写的:(播放小女孩的话)

师:孩子们,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生:可怜,我送给她一个(师:有同情心)

生:我把她接回家(师:有爱心)

师:小金吉娅和你们一样,把妈妈给的20美元几乎用尽,买了一个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金吉娅家很有钱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联系前文第1、2自然段体会)朗读这部分内容

师:家里不宽裕,却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如果你是金吉娅,当时决定帮助别人时心理怎么想的?但面对家人时,内心却是复杂的。谁再来读读。

师:这位同学读这段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大,而且速度还很慢,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金吉娅心里很难过。

师:她明明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还要难过呢?

生:因为妈妈当时还不知道她干了什么,妈妈的误会让她难过。

师:可是,一回到家,她就开始向妈妈解释了呀?

生1:她也不知道妈妈是否同意她的作法,所以说话的时候底气不足。(感情读)

生2:我认为是因为金吉娅的钱不够了,不能给哥哥姐姐买礼物了,所以有点难过。(感情读)

生3:在她的心里,哥哥姐姐和那个陌生的女孩一样重要,但是“忠孝不能两全”,(笑声)她也是思考了一番才作出这个决定的。

师:你能从中看出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女孩吗?

生1:金吉娅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生2:金吉娅还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怕妈妈生气对身体不好,所以一回家就赶紧跟妈妈说了事情的真相。

师:(做“恍然大悟”状)原来是这样!你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一下子就读懂了金吉娅的心。

生:金吉娅是个善良美丽的女孩子。

师:你这里所说的“美丽”指的是她有一头漂亮的金黄色的打着卷儿的头发吗?

生:我觉得她的心灵和外表一样美。

师:美得和谐,美得统一。

(适机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师:面对这样一个女孩,妈妈怎能不激动呢?怎能不欣慰呢?

(投影打出最后一段: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生齐读)

师:什么叫如愿以偿?

生:就是愿望实现了。

师:愿望得以实现,就叫如愿以偿。

4、深化课题

师:孩子们,现在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出示:给予树是一棵的树。)

生1:给予树是一棵挂满希望的树。

生2:给予树是一棵充满梦想的树。

生3:给予树是一棵能让人梦想成真的树。

生4:给予树是一棵挂着卡片,卡片上写着心愿的树。

师:是啊,给予树是一棵挂满了心愿的树,是一棵充满了梦想的树,是一棵神奇的树,能让孩子的梦想成真,愿望实现。

四、拓展延伸

师:那么,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

生:在援助中心。

(多媒体:在《让世界充满爱》(或《相亲相爱》)的背景音乐中,播放各种贫困、战争、灾害、无助的照片)

师: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的人比盼望获得洋娃娃的小女孩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孩子们,给予树到底在哪里呢?

生1:在我们的心里。

生2:在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

师:是啊,把给予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暖!

《给予树》教案 篇四

一、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谁再来读。(生再读课题。)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一课,生字你们一定会读了,打开书找到认字表,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不准的就提个醒。(生生互查。)我来考考你们。(分别出示生词。生读,师相机正音。)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

生:支援、援助、救援、声援……

师:大家平时要注意积累。课文中还提到了援助中心,(出示“援助中心”)你了解“援助中心”吗?

生:是专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慈善机构。

师:查找了资料,预习得多充分呀。

生:圣诞节的时候,援助中心在商场里设置给予树,挂上一些人的心愿,希望大家帮他们实现愿望。

师:这位同学说到的这棵挂着愿望卡片的树就是给予树。(师板画并贴心愿卡。)

师:再来看最后这个词。(出示“棒棒糖”。生读。)看这个“糖”字怎么才能写好?谁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生:左窄右宽。

生:“米”变成偏旁时捺就得变成点。

师:(板书“米”字旁),再看右边,横真不少,也有规律,横多距离要相等。(板书“唐”。)大家拿出笔来试着写一写,要注意写字姿势。(生练写“糖”字。)

师:我发现同学们学得就是快,一下子就掌握了规律,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师:生字大家掌握得不错,谁愿意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首先听听他们读得对不对,然后找一找,故事里都写到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生分别读课文。)

师:他们读正确了吗?(生纠正。)

师:听得真仔细。熟能生巧,多读几遍就能读好。那谁来说说文章都讲到了谁?

生:妈妈、金吉娅、小女孩、兄弟姐妹。

师:谁给你的印象最深?(生:金吉娅。师板书“金吉娅”。)

师:她做了什么事给你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生:金吉娅给陌生小女孩买了洋娃娃,给自己的家人买了棒棒糖。(师相机贴图。)

师:(指板书)大家看,在圣诞节前夕,金吉娅送给自己家人棒棒糖,却送给陌生小女孩一个洋娃娃,同学们,对金吉娅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呢?

(三)精读品赏,解疑悟情

师:对啊,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画的描写金吉娅的句子是什么?

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课件将此句颜色变深。)

师:金吉娅现在什么样啊?

生:沉默不语。(课件颜色变红。)

师: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语吗?(生作沉默状。)对,就是这样,一句话也不说。文中的金吉娅沉默不语,就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我理解的对吧?

生:不对,是什么也没说,可并不是什么也没想。

师: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生自读。)

生:妈妈让我们每人至少买四份像样的礼物,可我只买了棒棒糖,多不好意思。

师:这位同学真会读书,他联系了文中具体的句子,体会到了金吉娅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心里很难过。金吉娅的心里还会想什么?

生:妈妈好不容易攒了钱,我给小女孩买了礼物,怕妈妈生气。

师:是的,她的心里始终想着妈妈,很在乎妈妈的感受。

生:我应该向大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可我只买了棒棒糖,怎么面对大家呢?

师:这是对家人,对妈妈的愧疚呀。多么体贴的孩子。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自己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如果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谁愿意读?(生再读。)

师: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是什么样?(生作手舞足蹈兴奋状)金吉娅沉默不语呢?(生表演沉默状)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试试?(生又读。)

师:我们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到她是那样体贴家人,可是她却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给陌生小女孩的则是洋娃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画出相关的句子。(生自读,画句子。)

师: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你画了哪些句子?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生: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我注意到有不少同学都找了这句话,我把它打在屏幕上,看着屏幕谁再来读一读?(出示漏掉“什么都”的句子。生读,发现错了。)

生:老师你打错了,少了三个字。(师:少了哪三个字?)“什么都”。师:(出示正确的句子)不加“什么都”三个字不行吗?也很通顺呀,不信你们读一读。

生:不行,“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丁点儿也没有,丝毫都没有,任何礼物也没有,比一般的没有程度更深。

师:圣诞节是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课件出示各种礼物)因为那一夜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他们会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课件变成空白)你想,她没有什么?

生:没有礼物,没有关心,没有快乐,没有爱。

师:是的,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在金吉娅心里小女孩多么可怜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音乐响)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圣诞前夜她什么都没有,孩子们,现在你就是金吉娅,你走进圣诞节的商场,看到了那棵挂满心愿的给予树,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你,金吉娅,摘下这张卡片,小女孩写什么了?(一生摘下卡片,读:快乐的圣诞节又到了,可是我总想哭。我一直盼望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孤单。请好心人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吧。)

师:原来,小女孩她一直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小女孩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一直盼望,晚上,面对着漆黑的屋子,小女孩还在盼望,甚至在梦中她还想着洋娃娃呀。看着小女孩的卡片,金吉娅,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小女孩好可怜呀,她什么也没有。

生:我想给她买一个洋娃娃,我想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师: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她希望你和哥哥姐姐来分享礼物,你确定要帮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吗?你想清楚了吗?

生:想清楚了,小女孩什么也没有,她更需要礼物,更需要我的帮助。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段话。(生再读。)此时,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我们全明白了。那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生:还送给了她快乐,送给了她温暖,送给了她关心,送给了她爱。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仁爱,感受到了她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板书“善良”“仁爱”“同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圣诞音乐响)听,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我就是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出示需补充的句子)同学们如果你也是金吉娅的家人,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我欣慰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我自豪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我感动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师:是啊,作为妈妈的我,我会──(师范读最后一段。)

师:作为姐姐的你会──(生读。)

师:作为哥哥的你会──(生读。)

师:还有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会──(生齐读。)

师:让我们记住金吉娅,记住金吉娅给予我们的这些,一起来背诵,背不过的可以看着屏幕读。(生背诵。)

师:同学们,八岁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大家能够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课后请同学们写一写。

二、《给予树》设计思路

《给予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家里并不宽裕的八岁小女孩金吉娅,在商场的给予树上发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愿卡,便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小女孩。展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

设计本节课,我力求: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关键点,落实一个统一,体现一个情趣。

(一)围绕“一个中心”──体现主体性

“围绕一个中心”,即设计本节课时,都围绕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中心展开,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呢?我依据学情、年段特点、课文特点等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运用透过词语体会内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沉默不语”等词句,练习默读、朗读,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抓住“三个关键点”──突出发展性

关键点一: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我抓住金吉娅给家人和陌生小女孩所送礼物的强烈反差,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要给陌生的小女孩送洋娃娃?”这一问题,这就是触摸人物内心的重点和关键。也想通过这样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质疑能力。当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时,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思考就会更加深入,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关键点二:抓重点词──精选训练点,在训练中得到发展。我抓住最能体现金吉娅矛盾心情的重点词语“沉默不语”进行训练。从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体验理解它的表面意思,到联系上下文透过该词体会金吉娅的内心,再通过对比朗读、想象朗读等策略,来感悟她对家人的爱。此环节,既学习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透过神情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出了情感。这样,从词入手,不仅读懂词语的表面意思,又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进行扎扎实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还追求达到披文入情的目的,实现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

关键点三:抓重点句──挖掘动情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我抓住“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有许多礼物了,可是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句话。言为心声,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真情流露,它展示了金吉娅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课堂上,我抓住这个动情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什么都没有”入手,理解金吉娅要送洋娃娃的原因。透过金吉娅的这一语言,去触摸她关爱他人的那颗善良的心灵,学生真正在情感体验中做到了入境动情。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从中发现生活世界中向善的人性,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也带着一颗善心去融入社会、关爱生命。

(三)落实“一个统一”──突出学科性

落实“一个统一”主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突出了它也就凸显出了“语文味”。在指导学生理解“沉默不语”和“什么都没有”重点词句时,力求做到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的有机结合,既不是孤零零的训练语言文字,也不是脱离语言文字去凭空感悟,而是真正让“三个维度整体推进”,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到实处,突出学科性。

(四)体现“一个情趣”──凸显情趣性

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充满情、趣、美、理的,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情趣教学的思想,有意识地营造了有情有趣的教学氛围,如课前的游戏激趣,课中的创境激情,课后的写话释情等,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投入地、情趣盎然地、充满自信地学习语文。

让学生在情趣中,不知不觉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和快乐,在趣与情的完美结合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语文素养。这就是设计这节课的基本理念。

教学评析

这是一堂朴实、扎实、情趣盎然的语文课。教师充分解读教材内容、准确定位年级特点、紧紧扣住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心灵对话。寓教于思、寓教于情、寓教于法,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境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习得方法、自主实践的同时,激发求知欲望、获得情感体验、推动心智发展。

(一)含英咀华,品味语言体悟作品语言之精妙乃学生学习语文的根脉所在。教学中,教师抓住最能反映主人公金吉娅内心世界的语句,找准其体现人物善良品质的关键处、精妙点,让学生咀嚼体味、交流碰撞,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触摸人物丰富的情感领域,令人回味无穷、赏心悦目。

例如,引导学生关注金吉娅走在回家路上的神情──“沉默不语”,由表及里深层剖析,联系生活的表演体会,联系文本的词意辨析,走进文本的揣摩碰撞,抒发情怀的多元朗读。透过“沉默不语”,让学生真切感受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因没能给家人买像样礼物那种担心、愧疚、难过的复杂心理。

再如,引导学生发现金吉娅对妈妈讲述中所强调的──“什么都没有”,通过比较句子、文字解读、形象感受、拓展想象,丰富与拓宽语言内涵及外延,推想小女孩无助与孤单的生活现状,为动情入境地体会金吉娅美好的品性与纯洁的心灵做足铺垫。

(二)情理交融,文意兼得

叩击心门的文本解读当依文入境、由境动情、因情悟理、明理陶性。学生当作金吉娅走进商场亲手摘下心愿卡,轻声读出小女孩心中的渴求,自由抒发自己此时所思所想,辅以教师语言渲染、音乐烘托、画面陪衬。用文之情、师之情、境之情将学生情感心弦拨动、思维闸门打开、智慧火花点燃,他们积极主动、入情入境地表达、交流、运用、诵读、积累。此刻,学生已不再是旁观者、阅读者,他们就是金吉娅,毅然决然地去帮助那个需要关爱与温暖的孩子;他们就是金吉娅的兄弟姐妹,去真诚地拥抱令人激动、自豪、欣慰、幸福的亲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巧妙创设的教学情境,情真意切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生发多层面、多纬度的心灵对话,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

(三)自主探究,促进发展

“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目标摆在了重要位置。本文教学从整体感知切入,设置对比点,引发学生问题意识,提出有助于深入感悟主人公思想情感的核心问题──“为什么给陌生人买贵重的礼物?”通过金吉娅为家人买了便宜的棒棒糖后复杂心情的体会,了解到她也在体贴、惦记着自己的家人,随着越来越强烈的矛盾冲突,更加印证了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增强其深度探究的意义。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引导学生关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引发探究欲望,在积极的自主实践中实现自主建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学过程 篇五

课前导入

1、师:三(1)班的孩子们,你们好!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告诉大家,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南汇小学了,可以算是你们的朋友了吧,欢迎我这位大朋友吗?给点掌声,这么热忱地欢迎我。

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礼物。想看看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配音画面,(圣诞节的精美图片;自动循环出示,点击停止)。

2、再过两天,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谁能说说圣诞节?(圣诞节介绍)

3、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在这份喜悦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理解“给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写法。齐读课题。

2、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i”,(出示“拼音”)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生读。

3、我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你们呢?特别在什么地方?(指名学生回答:读音,意思)看到这么一个特别的题目,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

(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给予树会结果吗?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给予树的叶子是怎样的?给予是什么意思?……)

4、这些问题都和我想到一起了。我们归纳一下,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怎样的树?)

5、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

(“给予”就是给与;帮助;送)

6、看,集体的力量真是大无穷哪,我们小朋友太能干了,一下子就明白了给予的意思。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献过衣服。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你真可爱。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

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是的。

7、其实啊,刚才老师走进教室,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给予我最大的欢迎和热情,让我感到多么的温馨和幸福。这就叫(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齐读。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本理解“给予”

1、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看,同学们读得多起劲哪,津津有味的。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才是一种享受。其实啊,我们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比如——(示范)我读到“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你们也能这样边读边划吗?

4、学生继续读找。

5、找到了没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给予”?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指导朗读。

生:妈妈把100美元平均分给五个孩子。

师: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6、你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就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么多的给予。你能说说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给我印象最深刻。)

三、直奔中心,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出示句子:“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1)学生自由读。

(2)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要反复的读,细细的读,不放过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你觉得它很难理解或者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写什么?你要抓住它,想想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什么?

(3)看看哪一个词会跳出来,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A、援助(点击变红)

“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想一想,最需要我们援助的人有哪一些?(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需要援助。流浪儿、失学的孩子需要援助。)

想一想,课文中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想象,教师评价)

小女孩是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

还有其他的词语跳出来吗?

B、一直盼望(点击变红)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她对什么感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呢?拓展。(晚上,她盼望——;梦中,他盼望——;早晨,他盼望——。

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3人,她可是一直在盼望啊。评价:多么急切的心情。)

你还看到了哪个词语?

C、卡片(点击变红)

1、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配上音乐。

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

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

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红裙子、长着黄头发、头上带着红花的洋娃娃。(很直接)

我是一个孤儿,我没有伙伴,爸爸妈妈因病去世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和我玩耍。(非常恳切!)

2、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3、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

4、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四、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朗读。音乐声起《让世界充满爱》。

2、在这个圣诞节里,金吉娅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3、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妈妈会怎么赞扬金吉娅?(引读句子,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语)

4、其他孩子们刚才都兴高采烈,现在看到妈妈拥抱的是金吉娅,又赞扬她,想一想,其他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5、这说明大家对“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

(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6、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请记住(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五、书写指导

1、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2、学写生。范写:宽、裕(请你提醒老师)

3、学生书写。

《给予树》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说出课文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

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检查预习,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25课 《给予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可能问:给予树是什么树?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

(一)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看着生字表读生字,检查字音。

jǐ 给予 供给 自给自足

gěi 赠给 送给

2、谁能组词读这些生字。在读新词过程中,适机理解一些词语。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宽裕:生活富余。大家都来观察“裕”这个字,到什么程度才是富裕呢?注意富裕的“裕”是衣字旁。

3、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你当个小老师教教我们。

予字没有撇;圣诞的“诞”右边千万不能写成延安的延;试不要多一撇。

重点字要随时书空。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

2、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互相帮助。

(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读课文,试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作业、练习写生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章大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练习上下文,分析母亲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音乐圣诞树、圣诞歌曲)同学们,由此你想到什么?

(由此,我想到了圣诞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分段朗读,大家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

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家里并不宽裕,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气,金吉娅告诉我,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我激动的拥抱了她。

2、文中的“我”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圈出相关的词语。

3 、指名交流:“我”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

三、细读课文,寻求答案 。

1面对“我”这样的心情变化,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

(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答案,划出相关的词句,写简单批注。

3同学交流、汇报:

(1) 关于“我”担心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理解,出示文字课件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①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我”担心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买到好的礼物,她真是一个好妈妈 。

②比较句子,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可能买到好的礼物。)

出示: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读读这两句话,体会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学生在品读、思考后认识到反问句更能将妈妈的担心表现出来,继而有效指导朗读。

③你能把这种担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2) 关于“生气”:我担心孩子买不到好的礼物,可当孩子买到礼物时,她为什么又生气了?

①学生交流:因为她看到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又疑惑又生气。

②金吉娅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看来,她不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字课件2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③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把她的内疚、难过读清楚。

④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语学生交流、对话,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仁慈。

⑤金吉娅,当你怀抱着洋娃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就请写出来吧。(音频:秋日的私语)

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进一步教育、启迪孩子们“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

⑥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指导朗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3) 听到你的诉说,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

随即出示: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 指导朗读后,请学生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② 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五、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口语交际2:圣诞的钟声敲响了,金吉亚带着礼物来到我们中间,作为她的哥哥姐姐,这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呀?

将课后思考题:你认为金吉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既亲切又自然。

(2)老师版画,把板书连成一课圣诞树:孩子们,这个故事学完了,你们知道给予树到底想让人们送出什么呀?(爱心)

六、作业 续写课文。

反思:

板书设计 25 给予树

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给予树》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争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细心品味,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1、读课题,质疑:

这个课题不仅读音很特别,它的意思也很特别。你们看到这个课题觉得它奇怪吗?心中有没有疑问?

2、学生质疑。

3、教师帮助整理:

“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二、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联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

1、直觉猜测“给予”的意思。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给予”的意思。

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3、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

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⑴“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妈妈给孩子的一种给予。

⑵“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⑶“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陌生女孩”

⑷“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⑸“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

4、根据自己的体会,再说说“给予”的意思。

三、深入课文,理解“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导语:

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有信心解决第二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读书。

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给予树?找到,大声地读一读。(充分读)

2、课件出示:

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⑴学生反复读、细细读,不放过一个字地去读。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援助中心”、“卡片”、“一直盼望”理解。

⑵学生用心去读课文。

⑶汇报交流:

①援助中心:

援助──帮助,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联系生活想想哪些人需要帮助?

②一直盼望:

想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

③卡片: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这个女孩写的,卡片上有她一个小小的愿望。你能看到这张卡片吗?写着什么?感人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3、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三、联系全文,深入品悟,突破难点

导语:

一棵能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多么神奇!当金吉娅站在这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满足陌生女孩的愿望。

1、金吉娅一定会这样想的。但真的就这样简单地作出决定吗?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沉默不语。

2、这是为什么?她当时会怎么想?

3、学生发表想法。

4、多么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亲爱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金吉娅多么的爱他们啊,多么想送给他们精美的圣诞礼物,真诚的圣诞祝福;一边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她多么可怜,只是想得到一个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最后金吉娅最终选择了___放弃了____。

5、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金吉娅说的话,体会她内心艰难的选择。

6、金吉娅终于买了洋娃娃,在她送出去的时候,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

7、学生在卡片上写话。

8、交流卡片内容。

9、当金吉娅把卡片和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后,我们可以想象到:

陌生女孩得到了什么──洋娃娃、关爱。

金吉娅得到了什么──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

我们得到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导语:

“给予”不仅仅是是送、给,不仅仅上如愿以偿,不仅仅是付出,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另外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字?

2、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给予树在援助中心,现在你还认为在那里吗?

3、学生发表感想。

结束语:给予树是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的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让我们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部编版《给予树》第一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11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