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最新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灵敏度

2、锻炼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幼儿今日穿着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相应问题

2、准备好少于今日人数一人的椅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规则介绍

1、所有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围成一个圈

2、站在中心的一个小朋友说:“大风吹”,其他小朋友回答:“吹什么?”

3、中心的小朋友就提出条件(例如:吹走红色衣服的小朋友)

4、符合条件的小朋友就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去抢别人的位子

5、多出来的小朋友进行下一轮的提问

二、游戏问题设计

1、观察小朋友的特征,例如衣着、发饰等

2、发挥出更多的想象、思考,不仅在衣着,也可以在名字等方面提出条件

活动提示:

● 要注意少一张椅子

● 再幼儿提出重复条件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

《大风吹》活动反思:引导的重要性

情景描述:所有的孩子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圈,圈中间的幼儿说:“大风吹~”,坐着的小朋友就回应说:“吹什么?”,中间的幼儿就提出条件说“吹走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此时,所有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离开座位去抢别人的座位,提出问题的幼儿也去抢。然后多余一人再来做提问的人,如此反复。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但是,后来他们大多从衣着入手,开始提出相同的条件,或者为了好玩就“吹走”全班的小朋友。

分析

1、大班孩子观察的能力相对很好了,他们能够发现不同幼儿之间的相同点

2、但是有些幼儿为了提问或者好玩,不去抢位子,导致了一定的混乱

3、有些幼儿的能力相对不足,轮到自己提出条件的时候就有些迟疑

反思调整

1、通过引导大班的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同学进行观察并且提出很多的问题,但是也有出现混乱的时候,此时需要老师去引导,劝说一些幼儿遵守秩序

2、每个幼儿在观察和表达能力上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老师需要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二

游戏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小椅子(每人一把)。

游戏玩法:

老师和小朋友坐在场地一端的椅子上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指大树或者其它目标)跑回来!”最后一句由老师一人来说,当老师说完“来”字后,小朋友就向着老师所指的东西跑去,摸到所指东西后,再跑回来,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最快到达的小朋友为优胜者。

游戏规则:

1、小朋友要等老师说完“来”字以后才能开始跑。

2、小朋友必须摸到所指的东西后才能跑回来。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 篇三

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材料:

小手绢一块,宽阔平坦的活动场地。

玩法:

1、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拍手边唱歌。

2、一个幼儿拿手绢绕圆圈转,并轻轻地把手绢放在任意一个幼儿的身后。

3、转一圈,如果哪个幼儿还没发觉,丢手娟的小儿便抓住他,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4、若被那个幼儿发现了,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按顺时针方向跑,发现手绢的小朋友拿起手绢在后追赶,追上了便由丢手绢的人表演节目,来追上,就自己表演节目。

提示:

1、游戏开始时间由教师扮丢手绢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儿不能随意,扭头看身后,也不能告诉其他幼儿手绢丢在哪里。

2、丢手绢的人不能绕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没有把手绢丢给某人。

3、丢手绢的人刚走过你的身后时,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没有手绢。

教学反思:

我以事物手绢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幼儿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接下来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整首歌曲,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说出玩游戏,这样也很好了引入了主题《丢手绢》。在实际演唱中,还是发现有个别幼儿音准唱的不到位,经过指导幼儿都有改正。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让幼儿游戏。我先介绍规则再提问游戏时拿到手绢的小朋友要怎么去追丢手绢的人啊!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要快快捉住他。孩子熟悉规则后,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边唱边开心的游戏着。个个都是那么认真,快乐。音乐又是那么的容易掌握。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2、培养幼儿的军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

1、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红队,一组为蓝队,将呼啦圈摆放在场地的一边,游戏开始前。幼儿在场地的另一侧四散走。

2、游戏开始,教师擂鼓,幼儿开始抢进呼啦圈内,擂鼓停止后停止抢占。

3、擂鼓结束后以幼儿抢占呼啦圈多的一组为胜。

活动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

2、幼儿在抢占“堡垒”时要注意安全。

3、要求有幼儿不要进入别人已经占好的位置。

规则:

1、每个呼啦圈内只能进入一个幼儿。

2、擂鼓开始前不能越过“安全线”。

3、幼儿不能用手拿呼啦圈。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五

一、故事导入

1.教师给幼儿讲故事《能干的乐乐》。

2.教师提问:故事中讲了什么内容?

幼儿讨论后回答。(要求幼儿知道故事讲的是一个能干的孩子)

二、比一比

1.教师要幼儿说说会自己吃饭吗?自己吃饭的时候有什么小动作吗?

幼儿自由回答。(一般幼儿都回答能自己吃饭)

2.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勺子、一个碗,要求表演自己是怎么吃饭的。

幼儿各自“吃饭”,“吃饭”表演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要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吃饭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3.教师要幼儿分组表演自己吃饭,看谁做得,谁就是班上的“乐乐”。

4.活动完成后,评选出班上的“乐乐”,可以评选多个。

三、喂宝宝吃饭

1.教师提问:动物宝宝会自己吃饭吗?引导宝宝学学做做自己吃饭的动作。

2.操作活动:喂动物宝宝吃饭

(1)有好多动物宝宝还不会自己吃饭,可是它们的肚子好饿哦,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喂动物宝宝吃饭)

(2)请个别幼儿尝试学学喂食的动作。

(3)教师鼓励幼儿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要应答。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自己的名字。

1.xxx小朋友。

2.xxx小朋友在哪里?

3.xxx来了没有?

二、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

1请幼儿猜猜、叫叫老师的名字。

师:小朋友,我是什么老师呀?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就是我自己。

三、师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小名。

1、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名。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名,小名就是爸爸妈妈在家里是怎么叫你们的,谁来说说他的小名叫什么?

2、老师介绍自己的小名。

师:老师也有自己的小名,我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叫我XX。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名,有的孩子还有小名。不管什么人叫到你的名字,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你都要应答。

四、观察图片,内化迁移。

1、图片1:妈妈叫宝宝吃饭。

师:看看图片上面妈妈下做什么?宝宝应该怎么做呢?

2、图片2:爸爸叫宝宝洗澡。

师:看看爸爸在做什么?他在喊宝宝做什么?

3、图片3:妈妈叫宝宝睡觉。

师:晚上了,妈妈铺好床,宝宝应该干嘛了?宝宝要怎么答应妈妈呢?

4、教师以歌曲形式结束。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 篇七

一。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2、初步进行表演,熟练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能大胆地用动作进行表演。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

三只羊(大羊、中羊、小羊)的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出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及主要内容。

师:这是谁?我们在哪个故事里见过它?

里面还有谁?

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2、师小结:三只羊上山去吃草,碰到了大灰狼,小羊用角顶,中羊和大羊一起用头撞,一起把大灰狼撞下悬崖摔死了。

3、师幼一同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进行表演。

师: (1)小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引导幼儿做出小羊"的笃的笃"跑的动作,并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和动作)

2)中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中羊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中羊"踢托踢托"跑的动作)

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它们是怎么说的?大羊怎么说?

模仿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及大羊"笛度笛度"跑的动作)

4)三只羊一起上山,大灰狼怎么问?它们是怎么回答的?

5)与大灰狼打斗,小羊怎么做?中羊和大羊怎么做?

4、分组进行表演,师将头饰事先放中间,幼儿自由取放。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接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当故事里的山羊,我们一起把故事演一遍,小朋友要注意想,看看自己演的小动物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从声音和动作两方面进行考虑)

5、师扮演大灰狼,师幼一同进行表演。(2遍)

师:小朋友要注意听,当轮到你的时候,你就做动作走出来,看要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来。

6、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大灰狼,师参与到其中知道幼儿进行表演。(多次进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都采用了游戏的形式,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每个游戏都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游戏,乐在其中,与我配合的十分默契,我每提问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会积极回答,个别孩子的答案很独特,显示出其丰富的想象力。我相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在愉快地、主动地学习,他们确实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我作为教师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1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