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发布时间: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是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语文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诵读

大致过程:

(1)宣布比赛规则。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 时间15分钟

(2) 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 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 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 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高中语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诗歌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的语言特色及白描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怀抱着对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从童真走来。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另一幅生活图景,一起来学习《插秧歌》。

2、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3、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4、题目解说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插秧歌》是杨万里在途中见到农民男女老幼冒雨插秧后写的。

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页,描写插秧的繁忙

第二部分:颔联,反衬劳动的紧张、艰苦

第三部分:颈联、尾联,表现劳动紧张、农人勤劳

6、全文分析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标出诗的韵脚。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插秧歌》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此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头盔”)和“铁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从而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3、《插秧歌》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颌联点明雨中抢插秧苗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都没有,如此便写出了抢插的紧张程度;最妙的是尾联写出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诗人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布置作业

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段心灵独白。(200字左右)

高中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⑴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⑵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三、介绍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六、谈收获

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案 篇四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一场有关民族精神的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来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生难字词

(1)字音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

渺茫(miǎo)脊梁(jǐ)诓骗(kuāng)

(2)词义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注意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驳斥:(反动统治者)失掉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第9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本文是一篇什么性质的议论文?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议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的`?

明确:(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1.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明确: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长期的__奴役统治,近代以来,许多社会变革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说“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明确: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__。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7.欣赏品味杂文的语言特色。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__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__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拓展延伸

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民族自信力呢?

明确:我们作为中学生,应当扩大知识面,深入了解从古至今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事迹,在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塑造心灵,并且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等等。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2)试写一篇小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存在的不足: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少,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作为应用文的特色,进一步了解“序”的作用和种类。

(2)、把握警语秀句,探究作品的精髓。

(3)、了解作者,关注其作品。

2.过程与方法

自读与讨论为主,先揣语言,再理清思路,概括文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3、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情感。

教学方法:

设问导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作者与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出疑难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对电影《英雄》的讨论导入,与学生交换这部影片中谁是英雄的看法,进而提问1、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最需要英雄?导入本课,看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二、正文阅读设问导读:

(一问)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1、默读课文,简要概括初读之下认识到的作者给英雄下的定义。

2、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加以评析。

3、分小组讨论交流评析内容,大组汇报,

4、明确作者给英雄的定义,并与同学的答案简要对比。

(二问)作者创作此书的目的何在?

1、 明确序言的种类与作用,

2、从第一、二、三三个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3、明确:作者认为,现实的欧洲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已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盛行已经“窒息”了欧洲的生命。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和自己一样“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的生活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孤独的他们还“彼此隔离”着,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时世需要英雄!

(三问)作者为什么将英雄的首席给予贝多芬?

明确:因为贝多芬最符合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磨难,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作者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正因为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独特的见解。(题记的明证)

三、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四、小结

1、 本文作为一篇序言,鲜明的阐述了作者创作《名人传》的目的,介绍了他关于“名人”(即英雄)的认识与界定。

2、 对作者的观点,要辩证的加以认识,既要认识到英雄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凭英雄的个人主义,是无法救治整个社会的,革命需要全民的苏醒与参与。

四、拓展

3、 傅雷的《译者序》

4、 课外阅读罗曼·罗兰介绍与《名人传》中的分序

5、 课外阅读书籍推荐

6、 课外习作《英雄》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中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