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4篇《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篇一

一、课题 §2.9有理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计算:

(1)3×(-2); (2)-3×5; (3)(-2)×(-5).

(二)、导入新课

因为3×(-2)=-6,所以3x=-6时,可以解得x=-2;

同样-3×5=-15,解简易方程-3x=-15,得x=5.

在找x的值时,就是求一个数乘以3等于-6;或者是找一个数,使它乘以-3等于-15.已知一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就是在小学学过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讲授新课

1.有埋数的倒数

0没有倒数,(0不能作除数,分母是0没有意义等概念在小学里是反复强调的.)

提问: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答: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求分数的倒数是把这个数的分母与分子颠倒一下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

数再求倒数.

什么性质

所以我们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定义对有理数仍然适用.

这里a≠0,同小学一样,在有理数范围内,0不能作除数,或者说0为分母时分数无意义.

2.有理数除法法则

利用有理数倒数的概念,我们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

因为(-2)×(-4)=8,所以8÷(-4)=-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仍适用于有理数除法,即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不能作除数.

例1 计算: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计算:

3.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

观察上面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商的'符号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掌握符号法则,有的题就不必再将除数化成倒数再去乘了,可以确定符号后直接相除,这就是第二个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0).利用除法法则可以化简分数.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例3 计算:

(4)(-7)÷3-20÷3(-7-20)÷3=(-27)÷3=-9.

(四)、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

七、练习设计

习题2.12 1、2、3、4、5、6题

八、板书设计

§2.9有理数的除法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9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 篇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第四节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p36页例9。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及乘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同时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3 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前认真审题,观察题目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列出代数式,并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普适性美。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有理数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及正确而

合理地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本例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题,学生用抢答等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解题。

五:说教学程序

(课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

师生共析:认真审题,观察、分析本题的问题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1 全年哪几个月是亏损的?哪几个月是的盈利的?

2 各月亏损与盈利情况又如何?

3 如果盈利记为“ ”,亏损记为“-”,那么全年亏损多少?

盈利多少?

6 你能将亏损情况与盈利情况用算式列出来吗?

(5)通过算式你能说出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吗?

【师生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出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再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算。

【教法说明】:此题一方面可以复习加法运算,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题目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三):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例9的学习懂得了遇到实际问题应把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的过程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准确的解决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少而精,直观性要强。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本节课的重点,模仿示范例题熟练而准确的完成练习。也能体现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篇三

有理数的除法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它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已掌握了倒数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及知道≤www.chayi5.com≥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刚学过的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求,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特别是负数的倒数)。

3、通过把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本节课的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

说课内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一个负数的倒数,难点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除法,难点的突出关键点在运算时,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求商的绝对值。因而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求实例理解有理数,除法与小学除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符号的变化。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求,发现,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新课的讲解作为铺垫。

2、提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什么运算,引出有理数的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探究:由12/3是什么意思,商是几?引到(-12)/(-3)是什么意思?从而由已学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出(-12)/(-3)=4,或从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考虑,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2、接着由一组有理数除法题目,先计算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题的除数,被除数的符号,绝对值与商的符号,绝对值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得出有理数的法则1,并提醒学生注意0不能作除数。

3、再准备两组题目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及加强运算的能力。

4、通过课本中的。做一做,比较每组算式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2,并指出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这两个法则再根据法则2及做一做中第1题并结合小学时求正数的倒数的方法,归纳得出求负数的倒数的方法,并指出0没有倒数。

三、巩固提高

通过练习,让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巩固,并纠正错误。

四、总结反思

让学生感受本节课所学的有哪些知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检测反馈

根据课后习题,选择适当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板书设计:

1、 有理数除法法则。

2、 倒数的求法。

有理数的除法 篇四

学科:数学       学段:初中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七年级课题:1.4.2有理数的除法(1) 教学设计:

1.4.2有理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除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及分数的化简。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算。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设想前面已学过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这些运算为学习有理数除法作了辅垫,而除法在小学时已经接触到过,学生也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本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不仅能突破重点,也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有理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在上课时,既要减少一些繁难的例题,又要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三、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意义与以前小学学过的一样,所以教材中没有单独强调有理数除法意义。教材先给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形式的除法法则,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并用a÷b=a. (b≠0)把这个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考虑到具体运算的不同情况,教材又从除法可以化成乘法,给出与乘法类似的法则,以便于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并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四、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五、教学方法: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求下列各数的倒数(1)- ;   (2)-0.125;    (3)-1 2、小学里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小学算术中除法怎么计算?引入负数后,又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 上黑板演示 回忆、思考、回答学好有理数的除法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条件,所以在这里我抛砖引玉,为学生学好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1、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一【问题一】 例如8÷(-4)怎样求?根据除法意义填空:∵ -2    ×(-4)=8∴8÷(-4)=   -2    ①     8×(-1/4)=-2  ②       由①、②可得到什么等式8÷(-4)= 8×(-1/4)③让学生观察上面的③式中等号的两边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相同点:被除数不变不同点:①除号变成乘号          ②除数变成它的倒数探索:换其它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10÷(-4)结果:               倒数-10÷(-4)=-10×(- )               除转化为乘【问题]2】通过上面的探索,你能说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表示为:a÷b=a. (b≠0)好奇思考 讨论 发言 合做交流 发言 分小组讨论、探索,合做交流 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给学生思考的方向,降低探索的难度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通过探索,使学生对法则更深刻的理解。 注重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法则,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二【问题3】(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  两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思考,小组讨论探索,合做交流并回答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不仅能突破重难点,也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应用新知例5、计算:(1)(-36)÷9;(2)(- )÷(- )通过上面的例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二计算方便(当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时用法则二计算方便)。 例6:化简下列分数:(1) ;(2)  分析:分数可以理解为除法,所以要按除法的法则进行,可以直接除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例7计算(1)(-125 )÷(-5); (2)-2.5÷ ×(- )   分析引导:第(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 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可以把125 写成125+ 后用分配律。第(2)题是乘除混合运算,应统一为乘法,以便约分。独立思考 分析,把过程完整的写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 思考、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并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让学生理解渗透了除法、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能简化计算。 提高学生对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四)巩固练习1、计算:(1)(-18)÷6;      (2)(-63)÷(-7)     (3)1÷(-9)     (4)0÷(-8)2、化简:     (1) ;  (2) ;(3) 。3、计算:              (1) ÷9             (2)(-12)÷(-4)÷( )            (3)( )÷( )÷(-0.25)独立思考,并把过程完整的写出来。巩固和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 让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 应用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本节课得到了什么启示。(六)作业:教材38-39页习题1.4第4题第6题和第7题。思考,积极发言 让学生对有理数的除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通过作业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和应用法则的情况(七)板书设计

1.4.2有理数的除法1一、有理数的法则1二、有理数的法则2三、例6    例7    例8板书设计也是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途径,简单明了的板书会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 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理解法则,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探索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通过命题讲解及课堂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2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