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

2、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的形成,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动准备

1、纸箱、塑料袋、气球、扇子、书本、硬纸片、吸管、羽毛等。

2、风类玩具。

3、有关风的用途及危害图片

活动过程

1、初步认识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运用魔术箱和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的周围。

(2)出示2个充满气的气球,把其中1个松开口后吹到一幼儿的头发上,请幼儿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风”。通过对比,引导幼儿说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

(3)教师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2、尝试制造人造风。

(1)出示风车,告诉幼儿它们都想和风做游戏,但是教室没有风,怎么办?

(2)幼儿自由选择制造风的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

(3)教师小结人造风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儿观看图片,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

4、游戏:羽毛飞起来了。让幼儿运用人造风的一些方法制造风,人鸡毛飘得又高又远。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探索活动,感知影响滚筒滚动方向的原因。

2、在活动中尝试迁移他人的经验,体验合作的乐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模拟保龄球场地(KT板、饮料瓶子、及时贴)、统一规格的圆柱体罐子、喇叭形杯子、数字标记、12个饮料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场地,初次开展保龄球的游戏

1、引起幼儿兴趣

T:我准备了很特别的游戏场地!等会儿我们来玩保龄球的游戏。

2、提出游戏要求

T:我们就要用这些罐子和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游戏的规则是将罐子和被子放在起始线上,然后松手,让它往下滚,看看能不能击中瓶子?(幼儿玩保龄球,教师指导。)

3、交流玩保龄球的经验

小结:罐子两头一样大,他的滚动路线是直直的,而杯子一头大一头小,滚动式肯定会改变方向。

二、进一步探索选择使用杯子或罐子参与游戏

1、提出新要求:用罐子或杯子打中旁边的瓶子

(幼儿玩保龄球,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杯子摆放方向)

2、集体讲评

总结:原来喇叭形杯子摆放的方向不一样,他滚动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三、进行小组保龄球比赛。

规则:将瓶子分别放在前面、左面、右面,让每组小朋友分三轮进行比赛,击中得一分。

延伸活动:

——改进杯子的形状。

T:我想用这个喇叭形的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你们说行不行啊?我们要找一些辅助材料,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请他们来帮帮忙,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

活动建议:

1、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探索过程。

2、开始游戏时,应讲清楚游戏规则,防止孩子因为兴奋而忘记规则。两次小结语用词准确、语言清晰明了。

3、根据幼儿探索的进程,可适当调整环节,整体探索能力较强的幼儿可在活动中提供改进杯子形状的环节。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鹌鹑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来。

2、学习用猜测、实验、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感知鹌鹑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看见的东西。

活动准备:

透明塑料杯如干个蓝色、红色瓶子(鹌鹑蛋、水、盐、记录表)搅棒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我这里有一个蛋宝宝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这个蛋宝宝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出示实验的材料,直接揭示课题并质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出示表格并介绍

"请你们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再把动手实验的结果记录在小手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把整个记录表格先完整地讲解了,然后再指导幼儿先猜想了记录,再进行实验记录,这样效果就比较好,幼儿基本上都掌握了这样的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记录

四、简单小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猜想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五、引出新的实验课题

1、"刚才小朋友将蛋宝宝放在蓝色的清水瓶子里,发现蛋宝宝是沉在水底的,现在再给你们一个红色的瓶子,还有一小杯盐,怎样让红色瓶子里的水变成盐水呢?"(这里没有直接出示盐水,而让幼儿自己来制作盐水,给幼儿一个运用生活经验的机会,并且可以观察到盐溶解的过程。)

2、幼儿操作,将清水变成盐水。

3、"如果把蛋宝宝放在盐水里,蛋宝宝会怎样?请你们先猜一猜,还是将你们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旁边的红色瓶子里,再去做实验,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小手旁边的红色瓶子里。"

六、小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在上一次的记录中,还是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差错,在第二次的记录中,幼儿全部都记录正确了。)

七、总结,活动延伸

1、"刚才,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蛋宝宝放在清水和盐水里有什么不一样?"(将幼儿所做的两种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进行总结,让幼儿在视觉上再次用语言来表述,加深概念,也为下一步进行经验的迁移作铺垫。)2、出示两瓶水:一瓶盐水,一瓶清水"猜猜看哪瓶是盐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里让幼儿充分想象,可以说出不同种区分的方法,可能幼儿对这方面经验不多,基本上幼儿没能说出多种方法来,不过有了上一个环节的铺垫幼儿还是说出了用蛋宝宝放在两杯水中以沉浮来分辨清水和盐水,我觉得幼儿能想到用这个方法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这个经验。)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却会浮起来?请你们回家后试一试,再把你发现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拆笔、装笔、换笔的过程中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2、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水笔和圆珠笔。

活动过程

一、给水笔换笔芯

1、教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你们给水笔换上新笔芯。

2、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装拆过程,说出理由。

教师:你是怎样打开的?

二、给圆珠笔换笔芯

1、出示一支圆珠笔,引导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的特点。

2、幼儿换笔芯,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笔芯,在装笔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3、师生共同探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你拆开了圆珠笔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等)

教师:你遇到什么困难,谁有办法解决?

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层操作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给更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

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篇五

1、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体验过滤活动带来的喜悦。

2、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

3、初步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掌握过滤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过滤方法

难点:掌握多种材料过滤和同种材料多次过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污水、毛巾、棉花、自制漏斗、透明塑料杯。

2、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水变干净的好办法?

(过滤法、蒸馏法、明矾净水)

今天小古老师把“过滤法”好朋友请到了这里,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怎样把脏水变干净

1、提出实验要求:幼儿自主探索

2、交流分享:幼儿将过滤后的水放置展示台上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材料种类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

三、探索: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1、引出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提问:现在我们了解了材料层数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那如果我们只用一种材料有没有办法过滤出那么干净的水呢?

2、实验展示:请个别幼儿演示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水变的越来越干净,原来同种材料通过多次过滤也能让水变得更干净。

四、第二次实验:我的水更干净了

1、提出实验要求:用同种材料组合过滤或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2、分享交流:幼儿将第二次过滤后的水放置展示台

提问:我们现在看看小朋友第二次操作的结果和第一次相比,那次的水更干净?

五、小结:

1、其实过滤法好朋友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家中净水器就是依据过滤法发明的。(观看净水器原理视频)

2、今天我们尝试了用多种材料过滤和同种材料多次过滤使水变干净,知道水变干净非常不容易,希望我们小朋友平时多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选自辽海教材9月份的其中一节主题活动《节约用水》生成的一节科学活动,与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奥秘。水是万物之源,水可以以各种形态,各种状态存在于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对于水与幼儿的关系,幼儿有着较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活动前与幼儿共同复习了《节约用水》,观看了两个水被污染的视频,一个是以水中鱼为第一人称阐述的,一个是以水为第一人称阐述的,并在结束时介绍了三种把水变干净的方法,为本次课做铺垫。

为了使幼儿能顺利的自我探索如何把脏水变干净,在课前我不断实验,尝试变化材料和增减材料,例如自制漏斗的瓶口从纱布换成密度较高的类似PVA无纺布的洗脸巾、去掉了容易使幼儿混淆的沙子、染料水能否代替脏水等。最后决定用棉花和手绢两种材料与幼儿共同探索如何把脏水变干净。

本次活动幼儿全程兴趣较高,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的避免。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教学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12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