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3篇《《古诗》》,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理念:

这是两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它们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为俺们描绘出两幅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

古诗教学重在激发同学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重视朗读。不论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需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同时,针对小同学,情境创设也很重要,它可以把笼统的诗句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便于同学轻松愉快地感悟古诗。

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

俺校是西安市雁塔区的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大局部同学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且班额较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俺区教师至少经过区一级新课程培训,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转变。相应的,同学们也变得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独立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大发展。四年级同学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大局部同学早已熟背本课两首古诗。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愉悦的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春天画面的图片资料。

2、同学准备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句,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一听?(1—2生背)今天俺们再学一首杜甫的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题目)

2、交流找到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解题:看图,猜题意,交流。

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理解诗意

1、自学。指导方法:边读诗,边看图,画出不明白的词句。

2、出示全诗,交流自身理解的词或句。

(1)(要求用自身的话说诗意,只要说出大概意思,就给以适当鼓励)要求查工具书,解决“蹊”;协助同学理解词语:“留连”。

(2)再说诗意。

3、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诵。

(1)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除了这些,还可能有什么?闭目想象这一美景。

(2)结合春天景色的图片,用自身的话描绘这幅景象。

(3)动手画一画,做画配诗,(交流、评议)

[点评:古来诗画是一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诗人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俺们感悟的方向。在要求同学熟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的基础上,举行“好画配好诗”的活动,不只能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还能检验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意。整合课程,激发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

(4)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要求注意读出动静相宜。)

(5)老师示范读。(重点指导:边-差异网§www.chayi5.com 读边看图边想象,置身美景中。)

(6)不拘形式练读、背诵古诗。

三、拓展,作业。

1、自学杜甫的另一首写花的诗《绝句》:“尽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小组制出配诗图来。

2、预习《游园不值》

板书: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花

千朵万朵/压/枝低。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花

自在娇莺/恰恰/啼。香

课后反思:本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却不能靠生硬的翻译来加以一一对应。在这一课里,俺给同学营造了一种情趣化的学习氛围,以描述春景的方式来力图让同学获得读诗的美感;尊重同学的阅读感受,放飞他们想象力,让他们以自身的语言和手中的画笔来个性化地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游园不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板题《游园不值》。

3、交流诗人叶绍翁的资料。

二、理解古诗

1、自读古诗,大体读懂古诗,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释疑。要求查工具书,解决“屐、扉”。

3、结合插图,用自身的话说说诗意。

(1)小组讨论“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体会当时诗人的心情。

(2)看图,进一步体会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时的心情。

(3)抓住机会,指导朗读。

[点评: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同学获得充沛发表观点的机会,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4、诗人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春色满园”呢?

(1)你想园中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2)再次朗读。(读出春的生命力。)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自由朗读,背诵古诗。

(2)想象当时的情景,谁愿意做诗人来扮演一下?

(在评议中要求同学演出诗人由失望、扫兴到惊喜、愉快的心理变化。)

(3)指导朗读。

三、拓展、作业

1、小组举行朗诵竞赛。(两首诗任选)

2、任选本课中的一首古诗,改写成短文。

(可以把自身想象成诗人,把看到的、想到的都写出来)

[点评:在朗诵和改写中比较并体会了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3、自学“目积月累”中《吴兴杂诗》

板书: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失望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惊喜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音乐诵古诗烘托气氛(小组同学共同分享)

二、新授

(一)师过度语:引出古诗

1、介绍(绝句)

2、介绍诗人杜甫(课件)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把古诗读给同桌同学听。

3、认读诗中的生字(课件)

4、指导断句

(1)第一句师指导标画断句

(2)生独立在书上标出断句

(3)根据你所标注的断句再把诗读两遍

(三)理解诗意

1、读第一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

根据注释教学生怎样理解诗意

生:边读边思考

把你看到的景象与大家共同分享。(理解诗意)

2、同样方法学习其他几句。

生:边读边思考

小组互相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每小组由一名代表描绘你所看到的美景(说出古诗大概意思)

师过度:(诗文、景、配乐)

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3、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三、练习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自由练习朗读小组选出一名朗读较好朗读与大家共同分享。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四、背诵、识字、默写。

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齐背)

五、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

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

1、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2、书写生字

3、默写古诗

六、总结

教师小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从远处来看这幅景,(出示图这幅图画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静的环境。为什么杜甫喜欢这个环境呢?那时,国家刚刚平息了安史之乱,人民要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实现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咏柳》中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和默写全诗。

2、使学生学生理解《咏柳》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再学一首古诗《咏柳》。

二、新授:

1、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小组互相读一读,评议。

3、指名读,纠正读音。

4、自学生字。

(1)边读边把课后的6个生字画出来,读准音,利用字典或注释理解词义。

(2)小组互相检查。

(3)听写。

三、理解诗意。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自由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汇报。

(1)指名读第一二句,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3)指名读。老师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4)全班看读这两句。

(5)自学第三、四句。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指导背诵。

五、复习巩固,背诵并默写。

六、作业:1、默写古诗《咏柳》。

2、课下自己试着说一说古诗的大意,并试着画一画

古诗二首教案 篇三

《古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三个生字。

2、理解诗意,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4.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背诵与“水“有关的古诗

一、导入新课,揭题课题。

今天,我们走进两首与水有关的古诗,感受一下水的魅力。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投影出示预习作业)

1、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

指名读读这两首古诗,注意把诗歌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从读音的正确、朗读的流利上去评价,并进行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交流总结:知诗人,晓背景(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多想象,体意境;诵诗句,悟诗情。

三、运用方法,引悟《过分水岭》诗意。

(一)解诗题,知诗人

1、知诗人。用三两句话概括地介绍温庭筠。

2、解诗题:说说题目《过分水岭》的意思。重点理解“分水岭”。

(二)读诗句,晓诗意。

1、理解第一句诗。理解“似”的。

2、同法学习二、三、四句诗。(重点理解“得、分头、潺湲”)

3、将整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三)多品读,掘意境。

1、创设意境,体会溪水给诗人带来的感受是“有情”。 顺着溪流而行,当诗人口渴的时候,他就可以来到溪边„„;当他满头大汗时,他也可以来到溪边„„;当他走累的时候,他可

以来到溪边„„

指导朗读一二句。

2、体会分别的不舍

诗人夜宿在山头,耳边仿佛又听到潺潺的溪水声。假如你是那有情有意的溪流,你会对诗人说些什么不舍的话呢?(想像说话)

3、悟出诗情。

溪水本是物,正因为诗人温庭筠对溪水饱含着深深的感情,所以在他看来,那溪水也像人一样富有情感。(板书:画出“有情”)

(四)诵诗句,体诗情。

1、试读,指名读,并进行品评。

2、教师范读,学生品评。

3、齐读。

四、点拨感悟《饮湖上初晴后雨》。

导言: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笔下富有人情味的溪水,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去感受水的另一种魅力。

读读第二首诗。

(一)知诗人、解题。

1、知诗人。

2.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二)读诗句,明诗意。 理解的重点词。

(重点词:潋滟、方好、空濛、亦、奇、欲、淡妆、浓抹、相宜)

再串讲诗句意思,最后把全首诗歌意思讲出来。

(三)步入意境,感情朗读。

1、同学们,晴天和雨天,西湖有着不同的景色,诗人各抓住什么景物来写?

2、出示晴天时西湖的图片想象湖水的好(美)。

西湖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水面) 让我们跟着苏轼来到湖边,你还会看见哪些美景呢?

这么多的美景诗人用一个字就概括了,哪个字?(板书:画“好)

2、出示雨天时西湖的图片感受雨中的西湖的美,想象奇(美)。

观察雨中西湖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在雨的笼罩下,远处的山„„,远处的树„„

雨天,西湖给我们的感受是?(板书:画“奇”)

让我们好好地读读一二句诗,读出西湖的美,读出西湖的奇。

3、感悟诗人的想象美。

看着西湖美景,诗人想到了谁?西施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诗人用什么样的诗句来赞美西施?理解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板书,画“总相宜”)

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妆,总是那么漂亮。那么诗人为什么用西施来形容西湖呢? 指导朗读:读出西湖的漂亮。

(三)感情朗读,体验西湖美。

1、指名读,并进行品评,。

2、教师范读

3、创设情境,学生感情读。 (

(四)运用对比,感悟诗情。

我们知道这两首诗写的是水,比较一下它们各自是怎样描写的。(小组思考讨论,再全班交流)

五、作业:

继续搜集 “与水”有关的古诗,品读,交流。

板书: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古诗》》,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3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