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四、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

(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五、积累语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九、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

冰心

十、随堂练习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 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 时间 作者见到了什么 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 “卧”?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四: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五

二)

童趣

一、学习目标

①背诵、翻译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学习重难点

①掌握文言词句,

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②掌握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疏通文意。

②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板书课题。

2、作品、作者简介

3、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4、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①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e.果如鹤唳云端。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徐喷以烟。

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③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和练习”二。

②写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③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②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复述、背诵、翻译课文。

2、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a.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b.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a.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b.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3、体验与反思

a.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b.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c.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a、珍惜生命。b、处置有度

三、作业

a、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b、 将“体验反思b”写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结

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

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

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联想和想象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六、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体会、学习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此诗。

2、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

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三、朗读《观沧海》,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

(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六、小结

师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七、拓展延伸

师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板书设计

观观——水、岛、树、草。

沧、博大胸怀。

海感——日月、星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七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研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或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例)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2、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例1: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例2: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三、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三、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2、背诵课文

五、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六、教后反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