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案(精选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灯笼》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灯笼》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

1、独立自主地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多音字“卡”,完成课后练习3;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善良、充满关爱之情、亲情的品质;

3、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

教学重点 :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满山的灯笼火把。

2、一起朗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3、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课生字词。瘦 杂 盲 婆 幕 溜 亏 恰 肢艰苦 坚信 渴望 喧哗 悠长 哆嗦 焦急 挣扎 援救 幸亏 盲

3、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问题3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改正)主要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成长地是在四川农村。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把“我”送到乡下吗? (因为“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就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师述: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九课《满山的灯笼火把》,这节课继续学习。

2、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意见什么事?

二、 新课

1、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请大家默读课文3、4、5自然段。反馈:坚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同时板书)

2、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找出书中有关句子。学生反馈时,老师边指导理解边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是心理描写,说明他坚强、勇敢、有头脑。指导朗读出坚定的语气

第四自然段:表现出他坚强、沉着、冷静。(板书:不哭也不喊)

第五自然段:他坚持什么?你坚持过干什么吗?用“坚持”说句子 指导朗读出坚定的信念的语气。

3、 文中的我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时,在孤寂寒冷的时刻,也害怕过,也着急过,文中哪儿写了?你从哪儿看出他害怕、着急的。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A第二自然段末尾。体会“哭着、喊着、挣扎着”指导朗读(注意要读得重些。快些)板书:哭喊着

B第四自然段末尾。这一句没有写作者怎么样,为什么你却感觉作者害怕、着急呢?(指导环境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可以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 我为什么会坠入土里?

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天气的`恶劣,行走艰难。(找出重点词语,注意朗读)

5、 在遇到坠入井中的危险时,我先哭喊着,挣扎着,很快,我明白这样不行。于是不哭也不喊,拽着井边的杂草坚持着、坚信着,我坚信的来救我的亲人们真的来了吗?结果怎样?默读课文6至8自然段。

6、 我当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体会:一声又一声、一线、一片、一大片等词语,指导朗读。

7、 我当时怎样?泪如泉涌(板书:泪如泉涌)理解:泪如泉涌

8、 师述: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除了指泪是热的,还有什么是热的?心为什么是热的?(被乡亲们的关爱之情感动了,这是感激的泪)板书:关爱之情、感激之情(师述:亲情是伟大的。由于我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所以我们更要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9、 “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设问句)有什么作用?(强调全村的一百多人都出来找我。)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 总结

1师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9 满山的灯笼火把

沉着 冷静

坚强 勇敢 关爱之情

| |

我 --- 哭喊着 --- 不哭也不喊 --- 泪如泉涌

| |

有头脑 感激之情

《灯笼》教学设计 篇二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有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五、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9.我想他们共同做的灯笼,肯定会是班级中最亮的一个,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灯笼》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各种花边的纹样来装饰灯笼。

2、 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地制作灯笼。

3、 能够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鲜艳的灯笼培养幼儿对制作灯笼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白卡纸、剪刀、钉书机、线、花边纹样6张。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大街小巷都布上了漂亮的环境。

你们想不想把教室也布置成节日的环境啊!

二、 观察花边纹样,学习用花边纹样装饰灯笼。

1、 出示灯笼让幼儿观察、灯笼上的花边纹样。

2、 指导幼儿画花边的纹样装饰灯笼,及制作灯笼。

三、 幼儿制作

要求:

1、画三条花边纹样,每一条的花边纹样都要画满格。

在花边上涂上颜色,然后涂上底色。

2、在两边涂上颜色,按线剪出形,制作成灯笼。

四、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布置环境。

《灯笼》教学设计 篇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播放:寂静无人的野外,傍晚时分,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下着滂沱大雨。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一片苍茫。

2.设问:在这样一个夜晚,假如你一个人卡在土井中出不来,你会怎么样?

3.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真实,也很感人,动画中的情景是作者邹德学童年亲身经历的一场灾难,那么当时幼小的他又是怎么脱离险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现场,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我们继续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4、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抢读。

2、开火车读读文。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发生了一件什么感人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每人读两段,找四名同学)思考:本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3、小组讨论,反馈。

(这个故事分两部分写,首先写“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定会前来援救;再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出了“我”。)

4、板书:坠井 得救( 多指名学生说说)

三、细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传递感动之处。

师:狂风暴雨,乌云翻滚,多么可怕的夜晚啊,一个被卡在井口,一幕幕又那么扣人心弦,又是那么的感人,那么在这一部分中(也就是课文2-5段)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呢,找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其它同学。

2、指名读出感动之外,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如找不准提醒:坠井后我的处境怎么样?找到描写我的处境的那句话)

3、播放动画,创设情境。

4、指导朗读。

黑夜漆漆、狂风肆虐、大雨滂沱,身临险境,举目无亲,这是何等的可怕与绝望啊!应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5、在这种情况下,我处于本能地哭着、喊着,挣扎着,希望能爬上来,可能这样做能够解决问题么?不能!那我该怎么办呢?

6、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多么聪明的孩子!遇到意外在一阵慌乱之后马上冷静下来,动脑筋思考,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保存体力,坚持着 字串8

7、齐读第三自然段。板书——坚持

8.这个孩子只是聪明么?在阴雨天的旷野里,又是黑暗的夜晚,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害怕了吗?——没有,说明我还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9、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读出我的勇敢。

10.小节:在大雨后泥泞的野外,卡在井口的孩子,毕竟人小力单,无法摆脱困境,但是他的勇敢,他的聪明,他的坚强信念,使他对于险恶的环境毫不畏惧,他具有一定的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这种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字

11、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多么希望别人的帮助呀。所以同学们当别人遇到困难,请你伸出你的手去帮帮他们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1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举例说一说。

在汶川大地震中,二年级学生林浩,在废墟中从两个伤病的同学重压下硬是爬了出来,做到了自救。而且还把原来压在他身上的两个同学背了出去,成了抗震救灾的英雄,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和著名的体育明星姚明共同担任中国队的国旗手。还有的在废墟中坚持三天、五天,终于被营救出来的人。他们都有自救的意识,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13、师谈话: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遭遇挫折和意外。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有什么灾难或意外,但意外却不会因为我们不欢迎而不降临,那么在遭受意外的情况下,我们要有自救意识,要保持冷静,动脑子想办法脱离险境。字串3

(二)、分析课文6-8自然段。

1、师;孩子的险恶处境牵动着外婆的心,牵动着亲人的心,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听!“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2指名读第6-8段。

3、在这一部分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呢,用笔画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一读。

4、指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动。

5、学生有感情地读第6段。

6、师:是啊,这一部分也许是同学都倍受感动的地方,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最后竟然是满山的灯笼火把,多少感人的一幕啊!那“满山遍野”是什么情景呢? (指导看图)

这说明了什么呢?(来的人之多,我的危难牵挂着全村所有的人,)此时,我泪如涌泉。

7、板书并释义:泪如泉涌

8、在危难中我看到了光亮,看到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这是生命的曙光,这是爱的见证,那么,爱是什么?(板书:爱,并画心形)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因为有爱拥抱着我,才让我看到了阳光闪烁。其中,有一首歌淋漓尽致的诠释了爱的含义,请欣赏歌曲《爱是你我》。

师:听了这首深情而感人的曲子,也许我们的心情特激动,那么请同学们就用感激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除了感激之外,还应读出那种死里逃生的惊喜。(重音:大,越)

9、我怎么能够不感动呢?当我看到我坚信的事实果然出现时,我感受到了周围人们对我的关心、关怀和疼爱,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热泪。虽然全身已经冻僵,但是那眼泪却是热的。这是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是感动的热泪!

10、最后一段,注意标点符号,这是作者对这种浓浓亲情重重地又描上了一笔,这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

齐读,读出浓浓的深情。

11、拓展延伸

师: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呢!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长辈们、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我们要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感谢教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此,我想对 说: 。

四、课堂练习:

(1)、听写生字,同桌检查,纠正错误。

(2)、选词填空。

希望 期望 愿望

1.我们要勤奋学习,不要辜负长辈对我们的( )。

2.我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 )能爬上来。

3.他的( )是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坚持 保持 维持

1.两位交警叔叔在交通路口( )交通秩序。

2.我们要讲卫生,( )教室整洁。

3.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 )着。

(3)、读一读,从带点的词语中选两个,各写一句话。

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

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那漫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4)、小练笔:写给亲人的一封信。

(学了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亲人对我们的爱,也懂得了感恩,也许我们要说的太多,但面对他们难以说出口,那么,抽这次机会我们就把自己积蓄多年的感激之言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五、课堂小结

《满山的灯笼火把》寄寓了多少亲人的关爱,面对这无边的爱,我应该做得就是学会感恩,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感恩的心》。是啊!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绘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图卷,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瓣把美丽献给泥土,馈赠泥土对它的养育之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的生命的真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灯笼》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3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