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一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程目标:以宋词为例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说出《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学习培养对历史的理解 力。

③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④举行古代名诗、词比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学艺术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词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课前准备:收集历史典故,著名词人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达到了最高水平,同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学也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或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导入)

正文部分

一、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师: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你能说出几部?(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灯打出《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知道书名的来历吗?

生:司马光。因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故名。

师:请两名同学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刚才 两位同学表演非常精彩,同学们,你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体例吗?它和《史记》有何不同呢?

生:先分组讨论后回答 (略)。

多媒体显示表格(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比较)

师:北宋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为什么出现了《资治通鉴》这样一部通史巨著?

生:可直抒已见,从多角度回答问题

师:从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归纳。根本原因是宋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冲突中处于劣势,加上阶级矛盾尖锐,使北宋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们把目标转向历史总结,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客观原因是书院制度完备学习风气活跃,北宋文化普及较高,为《资》的编写提供大量人才,同时印刷术进步,使书籍 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马光等人严谨治学精神。

动脑筋:思考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经济又省力?

二、宋词的杰出词人

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主要原因是在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

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用幻灯打出三人头像,介绍他们生平)

(用多媒体讲述三人作品及特点)多媒体显示苏、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  赤壁怀古》、《如梦令》及《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要求同学跟着大声朗读,并体会他们的风格特征。得出苏、辛词豪迈奔放(豪放派),李词特点风格委婉(婉约派)。

要求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师:我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到宋元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表现大众生活的风俗画,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指导学生看书。

幻灯:展示《清》图,向同学介绍该图的主要内容(可参考本单元活动课)

教师作总结:画卷表现了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状况,该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师: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

生:(略)

师: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的一种爱好,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

生: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师: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幻灯:展示书法家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增强艺术鉴赏力。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从东汉至宋元时期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字帖、拓片)

总结: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我们祖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

评价策略

个人档案法

教学目标 篇二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三

课题名称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能力目标探究三大发明的过程。情感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重点、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过程和方法阅读指导法,分组讨论法、制表格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

a教学风向标、  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其给我们今天带来的影响。  发扬古代劳动人民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b板书设计   第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毕生发明印刷术 2、  活字材料的改进 3、  套色印刷术和转论排字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  战国时期司南道北宋指南针 2、  火药的发明 三、四大发明个传播及其意义 四、沈括、郭守敬 1、北宋沈括 成就:《梦溪笔谈》、“十二气历” “石油”名称 2、元代郭受敬 成就:《授时历》(365.2425天)开凿通惠河 课时小结:   思考: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  a、政治、经济、文化等  b、隋唐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  c、各族人民聪明  教师活动 1、  指导复习、提出问题。温故引新 2、  展示:(投影) 文明的勃兴(先秦)----昌盛文化(秦汉)---承上启下(三国南北朝)-----文化高峰隋唐)---灿烂繁荣(宋元) 3、  引导阅读、分析课文 4、  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学生展示查阅的资料。讲故事   5、  指导探究:   6、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今天的印刷业有了什么发展?   7、  课时反馈   8、  小结:学生活动 1、 探究印刷术,回答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和不便的地方? 例:一本书需要,XX年,13万块版《大藏经》 2、思考、回答: 活字印刷术有那几道工序? 宋元时期印刷术还有那些发明? 3、讨论、回答: 四大有那些?它们的影响有那些? 4、其它科技发明: 阅读、回答、讨论 5、参与课堂自制表格 6、布置作业、完成课标 7课堂反馈 8试一试:  自己刻字(肥皂、木板、土豆、胶泥等)课后记本课知识零乱,复杂。利用表格授课效果较好。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四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明确目标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概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传播。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四大 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前置自学

1、活字印刷术是         的          发明的,比欧洲早约           年。

2、        时期,我国人民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时,广泛应用,并由        传入欧洲,为以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即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明的。在           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开始用于军 事上,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主要武器有       、      、        ,13、14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         和           。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各意义。

2.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的过程。

指南针:北宋:

南宋:

火药(火药武器):唐朝中期:

唐朝末年:

宋元时期:

13、14世纪:

五、达标拓展

(一)单项选择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其活字版用的是(    )

a.铅活字  b.木活字  c.陶活字  d.铜活字

2.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了(    )

a.1XX年   b.2XX年   c.3XX年   d.4XX年

3.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错误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于中国      b.活字印刷术是由毕升发明的

c.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的发明早   d.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

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于北宋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6.指南针发明于(    )           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南宋

7.把我国发明指南针传播到欧洲的是(    )

a .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欧洲航海家

8.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    a.三国  b.隋唐   c.唐朝末年       d.宋元时期

9.在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开始广泛使用是在(  )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元朝

10.指南针广泛应用航海并向外传播是在(  )   a.战国     b. 北宋    c. 南宋   d.元朝

(二)读图题:(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

(2)出现于什 么时期?

(3)当时的火药武器还有那些?

(三)材料题: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请回答:

(1)材料中的“指南针”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3)指南针传播到欧洲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2.“火 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 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中国的四大发明除了材料中提及的以外,还有什么?

(2)四大发明发明于北宋的有哪几项?

(3)联系材料,说说火药、印刷术传导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篇五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上述发明和造纸术的发明,统称为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毕竟费工费时,且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2)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制成了“司南”;北宋时,随着人工造磁法的掌握,人们用磁针指南制成了指南针;也是在北宋,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成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它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本课的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难以产生联想和分析。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六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以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人创造的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学、绘画、史学成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确立向古人学习的态度。

【重点难点】四大发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自学指导】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的发明,

和         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北宋的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

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         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由          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          、         、         等。

4、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               、             、

和              。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生活在       的司马光,编写的《               》,是一部        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        顺序,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将近三百卷。

四、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发展:兴起于      ,繁盛于      ,是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

2、杰出词人及其成就:

姓名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风格

苏轼

(苏东坡)

李清照  《声声慢》、

《漱玉词》

辛弃疾

3、元曲由       和        组成。元朝剧作家中,最著名的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            》。

五、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        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

2、北宋张择端的《               》,描绘了北宋      的繁荣,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           ,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        ”。

4、宋元时期的书法盛行           。“宋四家”是指         、          、          、        。元朝著名的书法家是            。

精讲透析

掌握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区别司马迁的《史记》

诗词鉴赏

【思维拓展】

你最喜欢哪位词人?你能写出他(她)的一首词吗?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七

【教师寄语】

学习灿烂的宋元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大、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基础识记:(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1、( )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 )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北宋时(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 )、( )。

(3)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

3、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 )的特性,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 ),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时期,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3)传播:由( )人传入欧洲。

二、【意义】 。

(4)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5)火药的应用:(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 )、( )、( )。

4、沈括可郭守敬:阅读课本74页小字,概括沈括和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贡献。

三、【合作探究】

1、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根据自己对培根这段话的理解,试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2、列表概括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四、【典型引导】

1.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五、【课堂小结】

1、是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

a、政治、经济、文化等

b、隋唐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

c、各族人民聪明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毕升

2、当时在海上航行时,“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个“当时”是指:( )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3、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中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生活在南宋的读书人,要想印刷精美的书籍,他会采用的印刷方式是( )

a、活字印刷 b、雕版印刷 c、刻竹简 d、手抄

5、有很多发明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发现和实践,那么火药是怎样发明的( )

a、化学实验中发明的 b、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c、两军交战中发明的 d、过节时燃放爆竹发明的

6、与隋唐时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 )

a、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c、影响且促进了欧亚世界闻名的进步 d、传统科学技术开始衰落

7、“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这是史书对我国古代一次起义军作战情况的记载。起义军使用火箭的现象最早发生于( )

a、东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末年 d、元朝末年

(、二)、连线题

沈括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 著有《梦溪笔谈》

郭守敬 编辑《授时历》

(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材料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七、【、教学相长】

收获

困惑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八

【课程导入】

西方人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慧的民族,是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并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你能一一说出我国古代的这些文明吗?其中又有哪些是发生在宋元时期?

扶风纸

灞桥纸

图1 造纸术

缕悬法指南针

罗盘针

指南针

司南

图2 指南针

火箭

火龙

突火枪

火铳

图3 火药的应用

陶活字印版

木活字

转轮排字

图4 活字印刷术

你知道上面这些辉煌的文明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吗?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把这些创造过程表述一下吗?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木浆,当今造纸业不仅正在吞噬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而且也是最易引发污染的产业之一。对于这一问题,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而且也是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你会自制指南针吗?取一根缝衣针,用磁铁一极在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几十次,钢针就变成了磁针,然后用细线拴在针的中间部位,挂在一个支架上,它就可以指示南北方向了。

3.以5~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自编一份小报,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更多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知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按照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2.下面哪一位是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      )

a

b

c

d

二、判断题

1.宋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

2.郭守敬的《授时历》不是科学论著。(      )

3.“石油”一词是中国人首创的。(      )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最早记录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

【资料:】

在火药发明之前,古代军事家常采用火攻这一战术克敌制胜。在当时的火攻中,有一种武器叫火箭,它是在箭头上附着像油脂、松香、硫黄之类易燃物质,点燃后射出去,燃烧敌方军械、人员和营房。但是这种火箭燃烧慢,火力小,容易扑灭。如果用火药代替一般的易燃物,燃烧比较快,火力也大。所以,在唐末宋初,人们已经采用火药箭了。这是火药应用于战争的最初形式。随后,人们又在石炮的基础上创造了火炮。火炮就是把火药装成容易发射的形状,点燃引线后,由原来抛射石头的抛石机射出。火药运用在武器上,是武器史上的一大进步。在战争中,火药武器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这使它很快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火药武器相继出现。10XX年时,有个叫唐福的人,把他所制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献给宋朝廷。10XX年,石普也制得火球、火箭,宋真宗把他召来,并且让他当众作了表演。

宋代由于战争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熙宁年间,北宋政府设置了军器监,总管军器的制造。据记载,当时的军器监规模宏大,分工比较细,雇佣工人曾经达到四万多人。监下分有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火作(生产火箭、火炮、火蒺藜等)等十一个大作坊。而火药的生产放在第一位,可见火药、火器在兵器中的地位。史料还记下了“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清楚地表明了当时火器生产的规模。

【思维拓展】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根据自己对培根这段话的理解,试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九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学案二

【学习目标】

1、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的有关史实。

2、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知识梳理】

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          与

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一、                  的发明

1、朝代:                           2、发明者:

3、地位: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4、影响:

二、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一) 指南针  (        时期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1、 出现:         时,制成了           ,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2、 传播:       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 影响:为后来                            创造了条件

(二) 火药的使用   ( 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1、       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2、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3、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             ,加上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                                      。

三、 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石油”这个名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同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也在这一本书记载下来。沈括还创制“十二气历”。

2、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他还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学习自测】

1、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出现和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5、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博客中建立四大发明的专题资料等。

学生准备:准备自制活字、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教法方法:

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以一组烟花绽放的画面和音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导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活字印刷术的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视频播放完毕,与学生一起回顾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印刷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认识印刷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介绍当代毕升──王选的事迹,进行知识延伸和情感教育。

作为中国人都知道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而在世界上关于印刷术发明权的争论却从未止息。争论之一:“韩国学者称:活字印刷术是他们祖先最先发明的。”争论之二:“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只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这两个观点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势必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也可以到老师提供的网站和老师的博客去参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各组得出的结论、个人的看法及由此所想到的。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由此引出指南针。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总结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后来的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由此联系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请学生讲一讲欧洲航海家的主要事迹,为将来学习世界史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前导入的烟花图片,自然过渡到火药的学习。展示早期的火药武器,启发学生思考“火药除了用于军事外还有哪些用途?”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出示古今火箭的图片,通过思考“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现在的火箭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认识古今科技是一脉相承,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动手体验:

1、活动一:用橡皮、萝卜等自制一些活字,蘸上墨印在纸上。

2、活动二:自制指南针。

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指导。(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把此活动改在课下进行,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

四、课堂小结: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感想?”

五、课外延伸

学完本课后,把你的收获和感想整理成电子稿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个人空间里,也可以发表在本班的网页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如果有疑问,可以登录老师的博客留言,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与探讨。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3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