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4篇

发布时间:

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 篇一

作者:顾柳军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2

让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亲密接触——《特殊的葬礼》教学谈

顾柳军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第八册中一篇关于环保教育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技术,解决课堂中的重难点,并且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在这一课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储存信息。

“环保”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让孩子们的眼睛去发现地球所遭受的污染,捕捉环境被破坏的镜头,会更直观,更形象,也就更能触动灵魂,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于是,上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信息资料。学生兴趣盎然,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利用现代媒体,采用各种收集方式,获取了包罗万象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内容我引导他们进行辨别、选择,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信息意识,具有了收集辨别储备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知识,同时发展了其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和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更为课堂交流提供了基础。

二。交流信息。

在本课的教学中,理解《特殊的葬礼》一文的内容并不很难,但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并感受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并非易事,如何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用心感受。在教学前,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资料,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网站,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这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并且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在理解课文重点难点词句中,可以让学生既读文、又赏图、还可看录像、动画。计算机就能最快、最全、最新、最方便地为你提供这些信息。化抽象为形象,如同人脑的思维方式,很人性化。将这个特性用于语文教学,将显著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很快的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因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对这些资源和任务的管理,却清清楚楚,只要课件做得好,师生对多媒体操作技术熟练,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内我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阅览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各类环保网页,了解目前的环保问题,使学生开拓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这样文字和图片兼美的网页,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主动,学生由被动的阅读变为主动的阅读。

3.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授知识与学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不剥夺他们是主人的权力。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将学生推向学习舞台中心,让学生多次上网主动获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在群体中充分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增长友谊。在课堂的操作及与同学的交流共享中,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创造信息。

网络教学使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网络教学不仅仅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在《特殊的葬礼》这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有了课件和网站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最后在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根据各自的选题(环境保护方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然后下载,编辑资料,加工和利用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1.编辑小报。学生将收集的关于环保的信息,再一次进行整理。通过编排,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有很多益处。

2.写倡议书。通过写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们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的地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尊重和体现,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与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通过计算机来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这一堂课,为开展网络教学起到了带头作用,我相信今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需要服务,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 篇二

一、            说教材分析

《特殊的葬礼》是国标本六年制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由旺盛到衰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鉴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执教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受瀑布昔日与现在的反差,了解瀑布消失的原因。

(二)情感目标:

凭借文本语文的材料,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愫。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展开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1、采用“感情朗读法”,以读为主,读、说、写结合。“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自由读,默读,分男生女生,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说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2、只管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多种感官齐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视野。

说学法: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可以让学生围绕“特殊的葬礼”进行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葬礼?”“为什么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呢?”“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朗读感悟。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课文的精彩片段,知道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展开想象,并有机会渗透说话训练,击活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从内心强烈发出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3、小组合作。完成演讲辞。

三、            说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对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构想。

(一)疑问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教师帮助梳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刚开始,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既帮助学生确立学生的重点,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第三小节。

它曾经是怎样的一条瀑布呢?

默读找出答案在第三小节,自由读第三小节,说说读懂了什么?讨论,板书:雄伟壮观。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呢?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瀑布的词句呢?(帮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并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欣赏瀑布一泻千里的景象。

练习感情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如果你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学过的诗句、文章来说说。练习说读,然后过渡到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看看是什么样子?

(三)学习第五小节。

自由读第五小节。说说如今的塞特凯达斯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奄奄一息)

师范读生想象画面并说说看到怎样的瀑布图。

课件展示让学生感受现在的瀑布的景象。并说说此时心理的滋味,会说些什么?分男女生配乐朗读。(设计理念:围绕重点词展开想象,交流,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陪培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读中悟情)

(四)过渡引出第四小节,探究原因。

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原因。并用“因为……还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五)自由演讲,感悟提升。

课文第6和第7自然段用引读一带而过。对于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则巧用课文空白点,构建了一个总统演说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演讲辞。让学生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六)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课件展示如今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长江的一些图片,再一次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 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4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

作者:丁丽红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能通过曾经雄伟壮观的瀑布的现在奄奄一息的瀑布的强烈对比来理解文章的意旨。

(三)、教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并让学生理解字义,读准字音。

1、板书“葬礼”,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记住字形。

2、板书“特殊”,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3、连起来读课题(特殊的葬礼)。

二、通读全文,正音

1、出示课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读了这课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读全文,读准每个字,读顺每句话。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做上记号留下你们思考的痕迹。

3、读后指名分节读课文。

(在学生读的时候把读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当学生读完一段的时候正音,并让学生在书上注音,让全班学生齐读两遍,并了解该词的大意,文中“哀悼”一词书本课后没有注音,学生基本上都会读错,应着重强调。)

4、再自己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葬礼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

2、 这条瀑布叫什么名字?画下来自己读读,再指名读。

3、 其实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把刚才的问题交待清楚了,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这样过渡到第一自然段会比较顺畅。)

四、精读课文第3--5自然段。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5自然段?

过渡:哪个自然段就展现了这条瀑布的雄伟壮观?

2、品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这确实是一条雄伟壮观的瀑布。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师:咆哮而下是说明什么?(声音很响水的流量大)指名读这句(比赛读),相互学习。师范读,学生齐读。还有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的雄伟壮观。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生: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师:怪不得人们--生:留连忘返。你想起了哪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齐读

(2)观看课件:瀑布实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3)集体读。再读时留心:曾经(有与没有这个词意思一样吗?)

3、出示第5自然段课件及课文进行品读。

过渡:是的,我相信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可是它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

(1)学生自己找到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样子的自然段,自读第5自然段。

同学们哪个自然段写了它现在的样子?自己读读,然后告诉老师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

(2)板书:奄奄一息。理解:奄奄一息?

(3)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悟。(指名读、齐读)

过渡:它曾经真的像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可是它现在己然成为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头。同学们这就是它现在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4)课件(演示)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样子。

4、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明确原因。

过渡:看到人们的离去,它也很难受,它不会说话,假如它会说话会说些什么呢?

5、朗读3--5自然段。

五、板书

特殊的葬礼

(曾经)                               (现在)

雄伟壮观        塞特凯达斯瀑布           奄奄一息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 篇四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3--7自然段。

2、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1、为什么称这个葬礼是特殊的葬礼?

2、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学生提出的遗留未解决的问题,随堂梳理后出示:

(1)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2)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

自评: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现下十分流行,但留于表面,摆花架子的似乎不少。为此,这里对学生的`质疑疏理后,整理成这两个问题,使得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是从学生中得来的,既抓住了学习重点,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挈住了整个教学的纲领。

(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1、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学习课文,可在书上圈圈划划,做好标记。

2、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自评:从自学到小组合作学习,从自品自悟到合作探讨,使得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学会倾听,作出自我评判,得到提升。

(三)精读细品,强化表达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曾经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①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板书:雄伟壮观)

②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瀑布的雄伟壮观?

③抓住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其气势的雄伟。(流量最大 汹涌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巨大水帘等)

④欣赏瀑布一泻千里的景象,指导想象说话

如果你是游人,看到这景象,你会怎样?(可引导生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2)几年以后,这条瀑布又怎样?

①交流(板书:逐渐枯竭)

②找有关词句边读边悟,体会出瀑布的衰竭和奄奄一息。

③练习说话

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说一段话详细描述这个场面,并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A、同桌讨论

B、练习说话

C 、班内交流

过渡:昔日的瀑布就象一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读,思考:如果你是这条瀑布,你一定有许多的委屈要向世人诉说,你会怎样说呢?

②交流

自评:这一自然段内容易懂,学生在理解上基本不存在问题。所以设计了换人称复述的练习,让学生主动地自己去学习该自然段。在检查学生理解程度的同时,又进行了一次说话练习,也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师生接读第六自然段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学生交流看法

(2)联系生活,说话练习,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曾经令巴西乃至世界人民骄傲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失了,这是人类的悲剧。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请举一些环境被破坏的例子。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来保护环境?

(四)总结课文,练习写话

1、让我们如菲格雷特总统发出的号召那样生接读: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2、练习写话

想象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写一段话。

评:学完课文,在引起了学生感情共鸣、打开学生心扉的情况下再安排写话,强化了读中表达、读写结合的训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3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