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课题: §4。6 正方形(一)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7篇《《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体形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情感目标: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重点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独立尝试点拨自学

准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观察:

1、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相对的边。

2、正方形有条边,有个角。四条边都。

3、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相等。正方形的-----边都相等。

4、、用尺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角。

5.尝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流解惑

利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也是长方形吗?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合作考试

一、填空起跑线

1、长方形有()条边,()边相等。

长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有()条边,每个边都()。

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与错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直角比长方形的直角大。()

(4)黑板是长方形的。()

(5)长方形有4条边()。

三、动手自己在方格里面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正方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认识图形)

1.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送饼干(图形配对)

1.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的:

1、愿意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简单的正方形分割,并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喜欢图形宝宝,愿意与图形宝宝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A: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B:已经学会折叠纸张、切割纸张。

2、材料准备:

A: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图形宝宝若干。

B:人手一份:正方形纸(5张)、塑料小刀(1支)。

活动过程:

一、图形宝宝找妈妈,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拼拼玩玩,整合出正方形。

小朋友,你们能够帮图形宝宝找到大正方形妈妈吗?

2、师生共同探究正方形的整体与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这个小朋友找到了大正方形妈妈。你们看看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什么图形宝宝啊?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宝宝呢。

二、分蛋糕,感知正方形的分割。

正方形妈妈真高兴,她呀要请小朋友吃蛋糕,但是小朋友得先闯关,帮正方形妈妈把蛋糕切好。老师相信你们很棒,一定会过关的。加油哦!如果等会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工具帮忙。

1、切蛋糕第一关,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第一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两块小长方形蛋糕,而且要一样大哦。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鼓励幼儿比较出是不是一模一样。

2、切蛋糕第二关,分割成四个正方形。

现在请你们接受更有难度的挑战----第二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四块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加油!

3、切蛋糕第三关,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你们太棒了,竟然变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但是你们会变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蛋糕吗?这可是很难很难的哦。你们敢挑战吗?”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小心切割出两个大三角形。

三、拼拼玩玩,发挥想象变出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1、出示变化出的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感知图形变化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难度,创意拼摆。

①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图片进行模仿拼摆。

②模仿拼摆较有难度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③幼儿自由想象,创意拼摆

四、活动延伸:圆形的分割

刚才有个小朋友问我,圆形宝宝会不会表魔术啊??我也不知道也,要不我们今天回家试试。明天来告诉小朋友,再一起来说出答案。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四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用方格去摆。

学生2:分成若干格再数格子。

学生3:量出长和宽再计算。

学生4:估测。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苯萄啦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敝兔婊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正方形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还有哪些有困难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10、11、12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填空。

1、长方形有( )条边,( )相等。正方形( )相等。

2、一块长方形地长20米,宽15米,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

3、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边长2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20米,宽比长少5米,它的周长是( )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米。

6、一块正方形的花圃,周长160米,它的边长是( )米。

7、用两个边长都是3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8、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 ),也可能是( )。

二、判断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8厘米。------------ ( )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边长是2厘米。---- ( )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和是15厘米。--( )

5、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么大正方形

的周长一定是小正方形的4倍。--------------------------( )

三、画。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四、应用题。

1、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2、有一张奖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给它做一个木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

3、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小红家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0米,宽5米,篱笆一共长( )米?

5、大明沿着长55米,宽35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两圈,大明一共跑了( )米。

6、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也可能是多少厘米?(先画出拼图,再列式计算)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六

不同物体有不一样的形状,下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有哪些,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2、能从现实生活环境中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活 www.chayi5.com 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正方形一个以及与大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一根;

2、材料配套:操作册。

3、ppt

3、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快",复习对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举得快"。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托盘里放了三角形和圆形图片,比如:老师说圆形,小朋友就要把圆形举起来;老师要是说三角形,那小朋友就要把三角形举起来,我们来比比看谁举得最快。

(二)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并感知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种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形状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与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请幼儿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让幼儿直观感知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

师:老师在每个桌子上准备了正方形卡片和小棒,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小棒来量一量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像小猫一样地到位置上测量,量好后请你回到椅子上坐好。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回答。

3、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

(三)游戏"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1、师: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另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的东西,有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2、出示正方形娃娃和ppt,让幼儿辨别。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找出图片中是正方形的物品。

(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示范操作册内容,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等一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完成操作册,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

2、提要求:

(1)在操作的时候,不要大声讲话。

(2)操作完后请把彩色笔放回托盘里,拿着你的操作册回到椅子上坐好。

师:现在请你像小猫一样走到位置上操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册内容。

4、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 篇七

课题: 4.6 正方形(一)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 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教学过程: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正方形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一)新课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

性质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AC⊥BD,AO=CO=BO=DO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BCO≌△CDO≌△DAO。

问: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

2.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

例2 已知:如图,点A′、B′、C′、D′分

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它们的斜边都相等,从而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证明菱形是矩形。

证明:(略)

(二)练习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对角线长和正方形的面积。

2.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所成的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果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4.如果一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三)小结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正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它们的包含关系如图:

(四)作业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求证:正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

4.求证:矩形的各内角平分线组成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3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