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音乐教案【4篇】

发布时间: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创设一个以创新、开放和拓展 为主的趣味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新理念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4篇《初中初二音乐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八年级音乐柳编教案 篇一

八年级音乐柳编教案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G大调弦乐小夜曲 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聆听为主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分为听赏、知识点、感受与体验活动三部分。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中了解室内乐、小夜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没有听说过室内乐也没有接触过,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室内乐的概念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和区分

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二)教学重点:

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三)教学难点:

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搜集小夜曲和室内乐等文字及音响资料。

2、播放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莫扎特〉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主部主题。

2、提问:

a、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

1=G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

1=G 4/4

5 —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4、播放副部主题。

5、播放整个乐曲。

6、再次播放全曲。

7、讲解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主 连 副 结

部 接 部 束

主 部 主 部

题 题

四、巩固升华。

1、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

2、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

4、《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

五、课外拓展

六、总结

五、核心教学策略

音乐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差异网·www.chayi5.com》的审美活动。我的基本策略是,以“音乐”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积极乐观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

八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

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 篇四

1、引入:

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

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

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

⑴发声练习:1= C-F 2/4

1 3 | 5 3 | 1 3 |

mi mi mi mi ma ma

5 3 | 1 0 ||

ma ma 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⑶教师点评,合上钢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⑷分析音乐。

①跟钢琴演唱旋律。

②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结构、高音区、饱满有力、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结构、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诉。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高潮。

5、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的表达。

6、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 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 有气势、饱满有力 B 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 更深沉有力

7、欣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8、教学拓展: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 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 画一幅美丽的画 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慰问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初中初二音乐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3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