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浏览课文,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2、学生复述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及主要写作手法。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贯穿全文的。

二、合作交流

读课文质疑,我们暂且也把它看成是一堂语文的口语交际课。那么,各个国家的同学在利用口语来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时,你认为。

1、哪个国家的同学介绍得好?你为什么欣赏他的介绍呢?

2、哪一个国家的学生介绍得最精彩?最形象?

三、品读体验

1、在口语交际中,新加坡的李德远和朝鲜来的金顺玉的对话是什么意思?(能否表演一番)他们好象伤害到了彼此,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关于说话的技巧呢?

2、你能想象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时的心情吗?

3、可是,在我们这个少年班,54个孩子有20个是南非人,南非孩子该怎样介绍自己的国家呢?

4、模拟情境课堂,朗读课文。

“我的心突然一抖,从一开始我就思考,我将如何介绍我的'非洲,我的南非呢?”……结尾,“我不禁热泪盈眶”。

全班同学都沉浸在静静的氛围中。教师做资料补充

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在1912年第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出色的人物是美国的天才运动员——索普。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但在奥运会冠军史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人们一在提到他,称颂他,他的名字比冠军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同情他的不幸。他是种族歧视的牺牲者。他出生于印第安贫穷家庭,他篮球、足球、游泳、跑步,样样都行。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他稳拿了2次全能冠军(跳远、200米、1500米、铁饼、标枪)。但,他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奥运会取消了他的冠军资格并把金牌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但后者拒绝接受,他说:真正的冠军是索普,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人。

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比赛资格,就这样,一代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此后,索普当过职业棒球员,卖过苦力,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70年过去了,终于,在198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索普恢复名誉。1983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留下的儿女。索普,一代天才运动员就这样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5、师:这些都是过去的南非,然而今天的南非,有着硕大的钻石,经典的建筑,安逸的生活,的人物---刚刚获选的美国黑人总统  (将内容迁移了过来,阳光皮肤在同学的心里扎下了根,真切地体会到了阳光下的皮肤都是美丽的,人们都有一颗热爱和平和真诚的心,这就是阳光真情。)

6、讨论什么是阳光皮肤?为什么称自己的肤色是阳光皮肤?

四、拓展延伸

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一、交流预习情况,确定学习本课的方法

①指名读文,读后评价: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②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③过渡: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争取讲得和故事一样精彩。

二、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①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情报的?

②重点读课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莺”是怎样迷惑敌人,为敌人带路和怎样与游击队联络的。

三、复述课文

①分小组讲,讲后评价,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内容。

(一) 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这种体态玲珑的鸟叫夜莺。夜莺又名黄鸟,它模样漂亮,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听,(播放夜莺的叫声)这清脆、宛转的叫声就是夜莺的歌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夜莺的歌声》。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夜莺是指鸟吗?

(不是鸟,而是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请同学们把《词语手册》翻到50页,读一读,了解了解苏联卫国战争。(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却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让我们聚焦第一部分引诱敌人,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也可动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 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四) 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夜莺的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于夜莺歌声的句子,理解夜莺歌声的不同作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复述课文,有感情的阅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学为主,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厌恶战争,企盼和平和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一些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开课:

每个人都向往和平,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古诗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龙德在听到受伤士兵请求帮助的话后,他在想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

四、指导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13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