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教案(最新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道士塔教学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介绍余秋雨 篇一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作主要有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我们品读余秋雨散文,可以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使学生明确“苦”。

道士塔 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观点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分析相关文化现象    情感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三、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四、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五、教学设想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这莫高窟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          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那里5万件以上的经卷和文书,有从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年间的彩塑和壁画。但在20世纪初,这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却被一个卑微、愚昧的道士把持着,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剧,就由此开始。余秋雨先生的这篇《道士塔》,让我们读出这段历史的沧桑、困惑、愤怒,还有那,深深的思索…… (二)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出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被誉为“学者散文”。 (三) 整体感知:(1)阅读第一部分,明确:  ①这个道士是谁?他的外貌特征怎样?为什么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用原文回答)  ②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③怎样理解“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句作者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①请概括说明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有哪些破坏性行为?  ②对此,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出示图片及画面)  ①当王道士打开的藏经洞的门,面对这些无比珍贵的文物,王道士,当时的官员们以及外国冒险家们各是什么态度呢?  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③这部分的结尾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你认为作者在恨什么?  (4)结合第四部分思考:  ① 在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布“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说明了什么?  ② “然而,中国的专家们没有太大的激动,只是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圆寂的塔前。”为什么?那么,历史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索呢?  (四)举一反三历史的悲剧,在今天,仍在上演着……  (1)[新华网布鲁赛尔5月6日电]美英联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各地哄抢成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11大博物馆之一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内的28个博物馆,也被不法分子的糟蹋、劫掠,丢失的艺术品达17万件之多。收藏有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明和《古兰经》最古老的版本之一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也被扫荡。(2)这是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上最高的立式大佛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被誉为阿富汗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示图片)XX年3月8日,塔利班政权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将其炸毁……(出示图片)面对此景,你有何感受呢?仅仅是对这些不法分子的谴责?也许,你会有更深一层的思索,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好让警钟长鸣!(五)结束语:(放音乐)“只有文化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在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三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目标:

1、 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 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 导入  :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 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 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 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 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 报送官员 (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 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可能有:

(这是一个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无奈的、字字带血,句句含泪的……)

(如果可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末节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 作业 :

感受余秋雨

板书:(空白处补充学生的看法)

王 同情 讽刺 余

道 秋

士 谴责 嘲笑 雨

作者邮箱:

《道士塔》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败、哀国宝之丧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xx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三)品味语言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五)布置作业:

《道士塔》教案 篇五

从角色扮演到意义构建

——

温州中学 洪秀善

【设计理念】

余秋雨的《道士塔》是一篇对数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饱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的美文。作为学者,余秋雨站在历史高度来俯视和反思民族文化。文本的基础是一些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但他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用链环式结构,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切分成几个有机的链环,随着叙述的演进,感情也在不断地深厚。高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基本上能将文中史料、掌故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真正深入文本内核,理解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却有一定的难度。

由此,我的教学策划是,先要求学生进行文本视角的转换,根据文中故事改写成演出脚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实现进一步深入文本内核,理解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并不断建构意义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①文本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熟悉文本,与文本对话,并自主选择;角色扮演有利于感悟文本,凸现创造,并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再现的情境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再通过评价和课堂对话,开展新的意义构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循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全盘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虽然也有一些思考但并不一定有真正的理解,很难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避免了课堂只讲热闹、让学生不加节制的发挥的尴尬。

这种体验式的活动课必须首先根植于文本,然后实现超越文本,在根植与超越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搭建一个有吸引力的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成为阅读文本的真正主人,找到自己理解文本的途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回到文本进行实证性阅读,反复对话、验证,从阅读到创作到验证,读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读出个性,从而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活动方案】

课前根据给出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和余秋雨的《莫高窟》,阅读《莫高窟》和《道士塔》,了解敦煌文化,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课上演出,师生对话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编剧根据和体验到的作者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师: 历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掠走我们华夏艺术瑰宝不计其数,外国强盗剽掠我国瑰宝的罪行擢发难数,罄竹难书。而更为令人愤怒的是我国国民对于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不知保护还拱手送人!今天我们要学的《道士塔》中就写了这样的不肖子孙,先请同学们看表演。

二、学生当堂尝试表演:(附学生写的演出剧本一例)

道士塔(课本剧)

第一幕

人物:王圆箓

地点:石窟

(王圆箓出场,穿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这天,他起得很早,到洞窟里转转。)

王圆箓(自言自语):这好端端的墙上,哪来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啥子玩意儿哩!惹的人毛毛的。

(于是,拎了一桶石灰。)

王圆箓(自言自语):毛什么毛!我刷——(见刷得不干净)道家之道,有始有终,清我寒舍,天经地义。

(三下五除二,几面墙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不复存在了。然后,他又瞄上了中座的雕塑。)

王圆箓:这么干净的农舍里,放着这么几座招摇的女像,太有辱我道教的名誉了。让人看见了,成何体统。(沉思了一会,吩咐帮手去借了几个铁锤。)委曲你了。

(哐当数声,婀娜的体态瞬成碎片。)

王圆箓:作为一个道士,总得有样功课做做。听说隔壁村,有个泥匠挺不错的,叫他给我来塑几尊天师和灵官。

(不久,原来的位置上出现了一座还像模像样的道像。)

第二幕

时间:19xx年x月x日清晨

人物:某官员、侍童

地点:官府

(某官员出场。一手捋着胡子,一手指着胡乱堆在书案上的数卷经文,吩咐着侍童。)

官员:刘大人贵庚几时啊?

侍童(恭敬地作辑道):回大人,刘大人贵庚十五。

官员:哦,时日已近。承蒙他的厚爱,好歹也备个厚礼一份。

侍童:大人的意思是——

官员(鼠目一溜):那王道士呈上的经文,我都仔细琢磨过了,还算出得了手。

侍童(忙接上话):大人,这好办,您一声令下,我马上叫他送几件来。

官员(微微颔首):不错。但不可弄得太寒碜,悉心打点一下。改日我亲自造访刘大人时不至于脸上无光。

侍童:大人放心,小的定将事情办妥。

(官员奸诈一笑,心想这回可捡了个大便宜。尔尔经文不过礼尚往来,谁又会真正劳它个其中精要。)

第三幕

人物:斯坦因,王圆箓

地点:石窟前

(刚刚历经了生死劫难的斯坦因终于站到了这片神秘的佛教圣地面前。)

斯坦因(松了口气):上帝保佑,我的苦劳总算没有白费,这一路上倒也顺畅,没有手续,没有关卡。倒是差点呜呼虎口啦。

(来到洞窟前,却发现只有一个肮脏的老道士,不免有点失望。)

斯坦因(有些尴尬,无奈的耸了耸肩):这里难道没有门卫看守吗?你们馆长在哪?我有事要与他交涉一下。

王道士(睨着眼,瞅了他一眼)馆长?什么叫馆长?

斯坦因(很吃惊,但有很快使自己恢复过来):噢,我是说找一个管事的。

王道士:我就是。(手摸了一下挂在腰上的钥匙)

斯坦因:哦,钥匙都在你这儿呀,那你这里的东西让我瞧瞧。

(斯坦因忙不迭将银元塞到王道士的手里。)

王道士(连连摇头):不成!不成!天底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买卖?难道你们洋人不懂得公平交易?

(斯坦因心里猛的一沉,不好。莫非那臭道士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斯坦因:那你说,怎么个公平交易?

(王道士伸出五指在他眼前晃了一晃)

斯坦因:五万两?

王道士(摇了摇头):值不了那么多。

斯坦因:五千两?

王道士(还是摇头):看在你是洋唐僧的份上,五百两就够了。

(斯坦因张大嘴巴,便随即拿出银元成交,王道士让开身子,那洞窟便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斯坦因面前了。)

王道士:就这些够了吗?(边指着眼前满满几车的文物)

斯坦因(揩了揩满头的汗):够了够了,您这么热情我下次再来,礼物多多的……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口袋里的银元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司大人讳代诺,一路走好。

(装满中国数千年文化精华的车辆,渐渐驶远,远方昏黄的天边,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正在滴血。)

全幕落

(高二(16)班叶菲、周珈亦)

三、对话交流,实证阅读:

师: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在台词中,人物形象有鲜明的个性,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有独到之处,再接再厉。看完表演大家对剧中王道士有何评价?

生1:王道士地位很低的人,农民出身,好象很无知,贪钱。

生2:愚昧无知,随意毁坏文物,出卖文物,是千古罪人!

师:王道士的扮演者你认为王道士是什么样的人?

生3:他是那个时代千百万国人中的普通一员,他“卑微、渺小、愚昧”,他也要生活,他卖掉的东西对他来说一文不值,还不如换几两银子用,再说他是道教徒,那些佛经他根本就不懂,佛道水火不容,他没有放一把火烧掉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要说他是罪人,是有罪,但不能把全部罪责归于他一身。(学生笑,有的附和)

师:你对这个人把握的较全面,所以表演入木三分(全体学生笑),依你的意见,王道士还不是罪魁祸首,其他同学看来也比较赞同(学生齐说:赞同),那么谁是真正的罪人?

生4:外国的侵略者,强盗,他们把宝物骗走。

生5:19xx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没把宝物保护好。

师:这位同学历史学的不错,不过中国政府这个概念似乎很笼统,具体说应是哪些人?

生6:是政府的官员,他们没有尽到职责,他们是罪魁祸首,不肖子孙。

师:由此说来,罪人还真不止王道士一个,这是同学们的理解。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看看同学们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否一致,作一次实证性阅读,给我们的理解找出依据。(学生很兴奋)

生7:文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对王道士的外貌和行为描写,表明他卑微、渺小、愚昧无知。

生8:第三部分中的对王道士和县长的描写表明王道士的无知和县长等官员不仅没有把文物保护起来,还把文物当成礼品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生9:第一部分还写到王道士是敦煌的罪人,有写到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他肩不起这笔文化重债。

生10:第三部分还说到,不,是写到(学生笑)“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从敦煌运走文物,他们的学术在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的欢迎,但他们的研究“遗忘了一些基本的前提”他们是用欺骗、盗窃的手段得到珍贵的研究资料的,他们是真正的罪人!(学生鼓掌)

生11:文中55页倒数第二行,还写到“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中国官员的作风和外国探险家的实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文物的丢失可想而知——偌大的中国,存不下几卷经文,就是因为有这些不肖子孙糟践文物!(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的确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出示资料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xx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xx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xx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而我国官员在这场悲剧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出示资料二)

19xx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师: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鲁迅《而已集》),再看文章的题目“道士塔”,这塔原来是道士的么?

生12:不是。文章开头点名是僧人圆寂塔,注解也说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第二部分开头说“真不知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表明这塔原是属于佛教的。

(出示资料三)

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师:这实际是对当时政府官员失职、渎职的极大讽刺。

(出示幻灯片)

道士愚昧无知,贪图私利,毁坏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

所以,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题在于揭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而绝不是问罪王道士——因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的失职和文化强盗的无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13:愤怒、痛惜

生14:痛苦,觉得过去中国人太笨了。

生15:我恨得咬牙切齿,我要是生在那时侯,我就把他们统统消灭在沙漠里!

师:我能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有一腔爱国热情,有着对祖国的衷肠,我们的激情一旦被点燃就要喷薄而出,那作者呢?我们在进行实证性阅读时看看作者面对以上的罪人有什么情感态度。我们按课文顺序来进行。

生16:第一部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作者的心口在滴血,他极其痛心。

生17: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我觉得作者很痛苦,还有点愤怒。

生18:第三部分我好恨。

师:这个“恨”如何引出的?对什么恨?说的具体些。

生19:由一个当代青年的诗引出,表明自己也要向强盗们挑战。表现对强盗的不满。

师:就是他们的行为激怒了作者,作者痛恨他们是吗?

生20:是的,是很强烈的痛恨、愤恨。

师:你有很强烈的爱国感情,体会得很好,再想想这里只对外国强盗有这种感情吗?其他同学说说。

生21:还有对中国官员的恨。

生22:自己好象有点恨自己生错时代,好象无能为力,很遗憾,很无奈。

师:说得好,作为一个有着良知的知识分子深知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文物被盗被毁,心情何其悲怆。正是文物的流失造成现在我国敦煌学者屈辱的从外国买回胶卷,作者深感遗恨。那么最后一节有无作者的情感表露呢?我们齐读末节,体会体会。

(学生齐读)

生23:这节好象没写作者的感情,但觉高兴不起来,很沉重。

师:为什么?

生24:末节虽然写得简洁,但仍然意味深长。作者对中国敦煌学的研究充满希望,对中国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加紧钻研的实干精神的肯定,也是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师:在刚才的交流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逐渐地和作者的感情趋向一致,这就是说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文末作者极淡的一笔,竟然也有同学能理解。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一种极高的阅读境界。(学生高兴)批文入情,顺藤摸瓜,进入了作者为我们创造的阅读视野,你们就成功了。道士塔引起作者对历史对人格的深思,也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请同学们记住历史教训。

【总结反思】

上完这一课,我特别感到有一种成功感。本文较长,如果一句一节地讲读,那势必耗费课时,学生也“听”之无味。在我布置预习任务后,由于任务形式比较新鲜,学生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写剧本、分角色、琢磨表演动作、表情、台词,只过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在课堂上演出了,虽然演出有些粗糙,但让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是完全能够撬动“地球”的。如果说课堂是一个充满磁力的“场”,那么,反思这节课,这磁力就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驱动(意义构建)得:

1、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它是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王尚文指出:“阅读教学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种碰撞,……一个自觉受到控制的过程。……是两个生命体(作为人的学生和作为读物的教材)之间的碰撞。只有是触及从而改变读者——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碰撞,阅读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②本节课在布置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就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学习状态,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问题、情感、任务提出自己的解决设想和方案,写出演出脚本,而且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之中”③活动课不仅提供锻炼的机会,也对每一位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活动成了源源活水。这使我认识到,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构建。本节课视角的转换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正是这样的难度,反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2、情境驱动。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表演,再现故事情境,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与课文中的情境发生联系,比较、体验、感悟,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从而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但创设语文情境,应着眼于语文本身,必须通过语言,其目的应该在于推动与文本的对话,走入、体悟甚至超越文本情境。

3、背景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背景资料的介入,有助于使学生阅读对话走向深广的境界。我所展示的材料中,文物流失史实,让学生体会到在惊讶中痛心;中国官员的态度史实,唤醒了学生心中的“恨”;佛道教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匠心。我体会到阅读文本既不能只盯住文本本身,也不能忽视文本而成课外资料的堆积。教师应该学会选择那些能够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并在适宜的时机呈现出来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处于一种“跃如”状态。为课堂教学带来不可替代的驱动力,

4、主导驱动。眼下,不少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似乎比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④这句经典的话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导”,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感悟力,从而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把好课堂这个“场”的磁力方向,并与学生共同进入文本情境,发挥作为较成熟的文本阅读者的作用,以自己的语文智慧启发学生的语文智慧。这应该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4月第一版8页

②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94年版294页

③《活"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

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

教学目标: 篇六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七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道士塔》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败、哀国宝之丧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xx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三)品味语言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五)布置作业:

道士塔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和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介绍敦煌文化。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概括各部分内容,并添加一个恰切的小标题。

明确:第一部分:道士塔中王圆箓 敦煌石窟枉守护

第二部分:无知道士瞎折腾 灿烂文化毁灭中

第三部分:只因物多运费高 管叫遗产他乡跑

第四部分:敦煌专家研究苦 忍辱负重保财富

四、小结

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逐步深化。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对作者在文中所述情感进行分析;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具体分析

㈠导入

1、课文的题目是“道士塔”,而课文主要内容是写的什么?

明确:敦煌文物的流失-→罪魁王道士

2、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的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怎样审判?写下审判他们的审判词,并当庭宣判他们的罪行。

明确:

⑴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贱送文物、廉卖文物

⑵满清官员:放任自流、馈赠佳品、中饱私囊(重刑)

⑶国外掠夺者:欺骗、低价、大量巧取豪夺

3假如你是审判庭上的一个旁听者,旁听了他们盗毁敦煌文物的罪行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说明。

明确: 王道士――愚昧无知贪财(罪人小丑)【反语】

恨满清官员――腐败无能渎职(民族悲剧)【对比】 〉痛惜无奈愤怒

国外掠夺者――狡猾欺诈野蛮(学者)【反语】

3、结合练习二穿插揣摩句子的含义

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⑵…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细细刷上…憨厚地笑……达观地放…

⑶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⑷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⑸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痕。

⑹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⑺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4、敦煌文物遭盗毁,余秋雨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挽救的?怎样理解他的举动?

明确:

a、低声哀求――“等一等”(想阻止悲剧,但无能为力)

b、拦车队,大哭一场――“难”(遗产无处安放,无助无奈)

5、偌大的敦煌文物,竟然毁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小的道士手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莫大的悲哀。作者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思考是什么?

明确:寄希望于新时代的学者和爱国者。

研究探讨:

⑴怎样理解一个日本学者的说明?

明确:国外掠夺者可以掠夺走敦煌文物,但带不走敦煌文明,它的根在中国。

⑵面对日本学者的发言,中国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表达了中国专家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

①因为敦煌是中国的;

②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情感是压抑的。

㈡归纳写作特色

明确:叙议结合

三、课文小结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道士塔教学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13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