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8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设想: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一文内容浅白,易学易懂,是一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范例。为了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突出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在设计时处处朝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走。无论是开头的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中间的分组研读合作探究,还是最后的拓展延伸,我都力求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此氛围中广泛参与,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又能获得发展,而且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我在设计时注意把习惯的养成延伸至课外,内外兼顾并加以延续。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材分析: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以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提出并回答了两个问题——“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魄力吗?”和“报纸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怎样读报,读报既要讲方法又要讲文明。第三部分(6—7自然段)说明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应该从小养成。

文章内容浅显,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是一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范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读报知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爱读报纸吗?读什么报纸呢?是怎么读的?(指名让学生自由谈一谈)

2、板书课题: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交谈而切入,易于相互沟通,更易于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课堂中来。】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相互正音。

2、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3、带问题默读。

思: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自由谈,互相补充,理清内容,整体感知。

(二)明确目标。

1、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我们本节课,应以哪些内容为学习重点呢?

2、学生同桌或前后桌四人一小组交流。

3、相互归纳,确定学习重点(即定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交流,疏通条理,把握内容是一个必然的基础,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根据内容,巧设质疑,让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抛砖引玉,学生学习才能有路可寻,并且能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组研读,合作探究

1、分组(以前后桌为单位四人为一小组)。

2、择取目标内喜欢的内容,组内研读,合作探究。

3、以组为单位汇报,集体交流,分享成果。

4、梳理归纳。

5、指导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努力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获得知识,并发展了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总结:这是一篇介绍养成读报好习惯的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了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以及养成读报好习惯的重要性。

3、质疑延伸。

思:“读报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好处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和方法吗?”

4、组内商讨,汇集。

5、小组代表汇报,分享其他收获。

6、思:“既然读报有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使它持之以恒来形成习惯呢?”

7、学生交流并自由谈课文。

【设计意图:依文章主旨来总结,让学生明了所学主旨;适度质疑延伸,让学生学会分享,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知晓如何持之以恒化为习惯,可得益一生。】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

2、举行办小报比赛活动。

【设计意图:习惯养成不能单靠课内,应延伸到课外。开展活动有利于把学习的课堂扩展到课外,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可谓一石二鸟,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读报的重要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受益终身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组词

[课外]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指导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教后感: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篇三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设想: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一文内容浅白,易学易懂,是一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范例。为了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突出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在设计时处处朝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走。无论是开头的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中间的分组研读合作探究,还是最后的拓展延伸,我都力求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此氛围中广泛参与,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又能获得发展,而且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我在设计时注意把习惯的养成延伸至课外,内外兼顾并加以延续。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材分析: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以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提出并回答了两个问题——“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魄力吗?”和“报纸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怎样读报,读报既要讲方法又要讲文明。第三部分(6—7自然段)说明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应该从小养成。

文章内容浅显,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是一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范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读报知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爱读报纸吗?读什么报纸呢?是怎么读的?(指名让学生自由谈一谈)

2、板书课题: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交谈而切入,易于相互沟通,更易于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课堂中来。】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相互正音。

2、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3、带问题默读。

思: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自由谈,互相补充,理清内容,整体感知。

(二)明确目标。

1、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我们本节课,应以哪些内容为学习重点呢?

2、学生同桌或前后桌四人一小组交流。

3、相互归纳,确定学习重点(即定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交流,疏通条理,把握内容是一个必然的基础,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根据内容,巧设质疑,让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抛砖引玉,-差异网§www.chayi5.com 学生学习才能有路可寻,并且能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组研读,合作探究

1、分组(以前后桌为单位四人为一小组)。

2、择取目标内喜欢的内容,组内研读,合作探究。

3、以组为单位汇报,集体交流,分享成果。

4、梳理归纳。

5、指导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努力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获得知识,并发展了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总结:这是一篇介绍养成读报好习惯的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了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以及养成读报好习惯的重要性。

3、质疑延伸。

思:“读报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好处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和方法吗?”

4、组内商讨,汇集。

5、小组代表汇报,分享其他收获。

6、思:“既然读报有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使它持之以恒来形成习惯呢?”

7、学生交流并自由谈课文。

【设计意图:依文章主旨来总结,让学生明了所学主旨;适度质疑延伸,让学生学会分享,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知晓如何持之以恒化为习惯,可得益一生。】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

2、举行办小报比赛活动。

【设计意图:习惯养成不能单靠课内,应延伸到课外。开展活动有利于把学习的课堂扩展到课外,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可谓一石二鸟,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板书设计: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精读与略读(先……然后)

整理放好、洗手

讲文明

方法

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好处

重在养成习惯

【设计意图: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呈现文章的精髓,易于学生理解使课文深入学生心中。同时也为学生复习提供了便利!】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为什么要样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样成读报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读报的好习惯。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

魔力:比喻使人着迷的吸引力。

息息相通:呼吸相同。比喻彼此意气相投,亲密无间。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趣十分动人。

充溢:充满;流露

佳肴:精美的菜肴。

陶冶:烧制陶器的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相机板书)

第一段(第1至第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第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第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四、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出示:原来读报迷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①你从九霄云外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写出了读报着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②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2)仔细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出示句子:

这样一来,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性,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基本点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学习第二、三段。

(1)用直线画出描写读报方法的句子,用你喜欢的发式读给大家听。

(2)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4)怎样读报?划出有关句子。

(5)除了书上介绍的还有什么方法?(拓展)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

3、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不仅需要读好课内的书,还要去读课外的书,去读报纸。你读过哪些报纸?

揭示课题: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

自由读文,读准确、通顺。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自学课文,读明白。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围绕重点自学,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点拨。

(二)班内交流读书体会。

1、指名说出自己理解到的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四、再读课文,读透彻。

1、出示要求:轻声文,品味你喜欢的句段,看有什么新收获新发现,写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按要求自读品悟。

2、交流读书心得。

答案预设:

文章内容(略)。

写作特色:(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五、延伸运用。

试说:明明不爱读报,你该如何劝他呢?

向同学介绍一种读报的方法。

同学们,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掌握天下大事,成就精彩人生!

板书设计:

养成读报1、读报的重要性

的好习惯2、读报的方法

3、养成好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七

教学要求: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和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和怎样才干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和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时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方:“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自学课文。 篇八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