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优秀的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优秀的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

1、通过写童年趣事表现童年的美好,要突出“趣”,意趣、乐趣、傻趣。

2、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记事的内容具体,完整、有细节描写,要突显有趣,有“妙趣横生”的快感

4、字数在500字左右。

教学重、难点:

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事,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有趣的。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说法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围绕“趣”字广泛选材。要有意趣,要有乐趣,

要有傻趣。意趣:孩童时的探索、发现、追根究底,都是很有趣的,这就是一种“意趣”;乐趣:爱玩、寻开心是儿童时的特点,那么就把和伙伴们在一起开心的“乐趣”表现出来吧;傻趣:孩子会做傻事、蠢事,会对某种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与理解,虽然出于良好动机却没有办好事情,以至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童真、童心。

②细节描写,突显有趣。在写作中要努力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突出一个“趣”字,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中心,详细描写有趣的细节。不少同学写这类文章时,往往把事情的经过像记流水账一样记下来,那样以来“趣味”就不存在了。所以写出生动、有趣的细节特别重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细节,会令读者“津津有味”“妙趣横生”的快感。

③趣事可以是钓鱼,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剪纸,可以是玩家家,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家务活……

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1、先在小组内说

2、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五、出示写法指导

1、重点写清楚这件事怎么有趣,有意义。

2、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要细致。

3、按一定顺序记叙。

4、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仔细改一改,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上。

六、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大屏幕上出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七、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七、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八、佳作欣赏。

九、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写什么:童年趣事

怎么写:1、要写得有趣、有意义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优秀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

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摆: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4、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四、延伸思考:

师可结合学生汇报: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最新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过画太阳的头发,激发幼儿画线的兴趣,大胆作画。

2、初步尝试用多种线条表示不一样的头发。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位美丽的太阳公主,异常爱打扮,今日请大家帮忙她设计一个美丽的发型吧!

二、活动指导。

1、讨论:你见过什么样的发型?能够用什么线条表示?

2、教师示范各种线条,引导幼儿认识。

3、启发造型:添画各种线条,为太阳公主设计一个漂亮的发型。

4、播放背景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5、作品展示分享:《太阳公主的美丽长发》。

优秀教案 篇四

重点:资本输出;势力范围的划分和强占租借地。

难点:资本输出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讲解和学生活动相结合;教学用具:历史图片、flash动画、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所学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以及时代特征。让学生回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19世纪上半期以商品输出为主,1870年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1、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资本家能在本国找到投资场所从而获利;②那时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很低。③资本家不具备大规模资本输出的条件,因此没意识到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能带来更多好处,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这种意识,它是随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向垄断过渡时,垄断资本家认识到,在国内投资所得的利润远远低于在落后国家和地区投资所得的利润,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因此,19世纪后半期,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同样的,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以资本输出为主。

由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列强在华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1、争做中国债主

在讲解“争做中国债主”一目时,引导学生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外国贷款,二者有何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包括小字部分和图表)并分析、讨论这一问题。之后,各组派一人提出本组的答案。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清政府借款的态度、目的、权利、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

2、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

在讲解“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一目时,应先让学生回忆最先获得在中国筑路权的是哪个国家、它是如何获得的?

教师应相应的介绍俄、德在取得筑路权时所附加的条款,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列强获得筑路权,不仅使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便于其的经济掠夺、军事控制和势力向中国内地深入。

3、开采矿山

让学生回忆最先获得采矿权的是哪个国家?强调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无从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

4、开办工厂

让学生回忆外国可在华开办工厂始于何时?通过出示列强在华工厂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企业技术性、管理先进。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有关表格,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在华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因而,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占垄断地位,这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讲完这一部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强调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帝国主义直接的殖民统治――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利用动画《瓜分狂潮》,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区分租界和租借地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在租借地实行殖民统治。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提问:在瓜分中国的列强中,缺少哪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这样?教师要强调美西战争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战争,并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和引用的文字材料。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美国不会放弃这一侵略时机

分析“门户开放”政策内容,并思考:“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的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门户开放”政策的作用。

应引导学生思考: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前,美国有无独立的侵华行为,是如何侵华的?它追随哪些西方强国,为什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末不再追随他国?由此,使学生认识到,此政策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讨论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适当介绍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1)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1)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1)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2)详见“重点突破”。

最新优秀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

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好朋友》歌曲磁带,录音机。

《拍拍手、点点头》磁带,《举你的右手摆一摆》磁带。

幻灯片(图片)一套,(梳头、扣纽扣等图片)。

音游:小兔躲雨(音乐及材料)

活动过程:

一、入场《拍拍手、点点头》及练声《小鸭和小鸡》。

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拍拍手、点点头、跳跳舞,真高兴。引入练声《小鸭和小鸡》。

二、引入游戏《举你的右手摆一摆》让幼儿感受在一起玩的欢乐。

三、今天,我们除了玩游戏以外,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幻灯片(或图片)问: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梳头、扣纽扣),欣赏其动作。学句子: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边动作边学句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还可以怎样互相帮助?请你用"你帮我来……我帮你来……"说一句话。

小结:大家都怎样?(引出团结友爱)怎样用动作表示团结友爱?(手拉手),让幼儿学动作,学句子。边手拉手边提问: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学句子,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同伴间除有玩具大家一起玩,还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四、学唱歌曲《好朋友》

1、欣赏一次,幼儿个别、集体分别学讲歌名。

2、欣赏二次,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打拍子。

3、集体跟唱(在位置上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4、集体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音游:小兔躲雨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了一首什么歌?(好朋友),你们看小兔子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也和它们做好朋友吧。音乐开始:这是什么游戏?(小兔躲雨),请幼儿听音乐戴好头饰,准备游戏。小兔音乐:(小兔跳)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玩吧!(轰轰轰……)雷声兔妈妈:下雨了,小兔子快躲进山洞吧!(小兔马上找洞避雨),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帮助未找到洞避雨的小兔。小兔:让我来帮助你,小兔子快快来。小兔妈妈: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晴了,小兔子,我们回家吧!(小兔跳音乐)。小兔子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团结友爱手拉手。小兔跳音乐离场。

教学反思

这 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打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

优秀的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知道余角、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2、学习有条理的表达数学问题;

3、会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1、学习有条理的表达数学问题;

2、会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在一幅三角板中,每一块都有一个角是90°,且另外两角为30°,60°或45°,45°,那么它们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1、互为余角的概念:

如果,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互为补角的概念:

如果,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3、若一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用α表示)

若一个角为α,则它的补角为。(用α表示)

4、若∠1与∠2互补,则∠1+∠2=。

若∠1=180°-∠2,则∠1与∠2的关系为___________。

二、例题精讲。

例1.∠1与∠2互余,∠1与∠3互余,则∠2与∠3相等吗?为什么?

归纳:余角性质:。

补角性质:。

三、尝试练习:

1.123°16′角的补角是°。

2、若,则的余角为度,的补角为度。

3、下列图形中,和互为余角的是()

A. B. C. D.

4、对于互补的下列说法中:

①∠A+∠B+∠C=90°,则∠A、∠B、∠C互补;②若∠1是∠2的补角,则∠2是∠1的补角;③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④互补的两个角中,一定是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看图回答:

(1)图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图中互补的角是与;与。

(3)图中相等的角是与

6、如图,∠AOB=∠COD=90°,则∠BOC与∠AOD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7、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DOC=28,求∠AOB的度数。

DC

A

B

8、一个角的补角的余角等于这个角的,求这个角的度数。

最新优秀教案 篇八

纽扣变变变

(线描画)

活动目标

1、感受不一样纽扣的外形特点,能在纽扣外形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

2、尝试运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画与组合造型。

3、感受添画、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观察过不一样形状的纽扣;有在物体上添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各种各样的纽扣、示范画纸1张。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故事《纽扣王国奇遇记》(见活动资源),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由表述。

指导语:如果你也来到纽扣王国,你会看到什么?猜猜看纽扣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事各种各样的纽扣,鼓励幼儿说说这些形状不一样的纽扣能够组成什么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利用多个图形进行组合、添画造型。

指导要点:请几名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用纽扣图形进行组合添画。教师对幼儿绘画的图案进行评价,并引发幼儿思考:还能组合添画出什么物体。

指导语:怎样让两个或几个纽扣变成一个物体呢?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欣赏不一样纽

扣组合的造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构思,说说自我想象中纽扣王国是怎样的。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0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小朋友,请根据纽扣的形状组合添画,表现想象中的“纽扣王国”。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并尝试用背景来衬托画面。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在团体中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评出“最趣味的纽扣王国”。

2、鼓励幼儿介绍自我的作品,或介绍自我喜欢的作品。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我的绘画材料,并坚持环境的整洁。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活动难点: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活动准备:

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优秀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音乐,区辨三段体结构轻柔、欢快、有力的不同特征

2 。大胆想象和创编,表现春天花草、动物苏醒的动作和姿态。

3 。知道会冬眠的植物、昆虫和动物的科学小常识。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几种常见的冬眠小动物。

2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春天花草、树木苏醒视频以及欣赏图谱);音乐组合《春天叫醒了谁?》 (表现轻柔、欢快、有力的三种不同结构音乐);入场音乐一段。

3 。场地准备:椅子布置成半圆形,间距能够方便幼儿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春天郊游”情境,律动进场

师创设了“春天郊游”的情境:“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去外面走走吧!”(播放PPT-美丽的春天景色配轻柔音乐),师:“春天的风真舒服啊,空气也好新鲜,闻一闻,这里还有花香呢… … ”

(二)初步感知音乐

这一环节又分为了2个小环节。

1 。完整欣赏

师引导:“听,春天的音乐也响起来了,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怎么样,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你们听得真仔细,原来春天的音乐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轻轻的,很温柔、有的时候很活泼、很欢快,像跳起来的感觉,还有的时候很重重的,有力。

2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abc三段体

师:“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第一段听上去轻轻柔柔,很优美,可以用波浪线来表示;第二段很开心、很欢快,我们就用曲折线表示高高低低跳起来的样子;第三段我们请黑黑的大圆点帮帮忙,表示这段音乐有力、重重的感觉。)(图谱的衬底处理成了淡绿、中绿、深绿的颜色,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三段音乐的不同特性。)

(三)分段欣赏并创编动作

1 。欣赏第一段,感知轻柔特点

( 1 )首先欣赏第一段

师:“春天的音乐真好听,它把世间万物都叫醒了,让春天变得很美丽。那第一段轻轻柔柔的音乐像是把谁叫醒了呢?你们猜猜看”

(幼儿猜测后,播放视频。这段视频画面动感,生动有趣,将花儿开放、树叶摇动、种子发芽等春天万物苏醒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幼儿回答后在图谱上出现相应的图案,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它们苏醒的样子。)

( 2 )创编动作

师:“你能用好看的动作学一学它们醒过来的样子吗?”

(花儿醒了,从花苞变成一朵漂亮的花;小草也醒了,从泥土里一点一点钻出来,扭动着身子;大树也醒来了,它抖抖自己的身体,迎着春风摇摆起来,真美!)

( 3 )配音乐做动作

“你们学得真好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把它们叫醒吧。”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第一段轻柔、缓慢的特征。

2 。欣赏第二段,感知音乐的欢快、活泼本环节中,同样让幼儿先倾听,再引导幼儿想象是小兔子、小蝴蝶、小蜜蜂等等醒来了。

(在幼儿讲述的同时图谱出现相应的小动物图案。)

3 。倾听欣赏第三段,感受音乐的笨重、有力选择相应的动物来表现笨重、有力的特征,如大熊。

(四)听音乐完整欣赏“春天叫醒了谁?"

1 。第一次表演

师:“春天真好,会叫醒花草和小动物。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和春天一起去先把小花、小蝴蝶、大熊叫醒吧!”带领幼儿模仿它们醒来的动作。

2 。第二次是幼儿自由表演

师:“你们还想叫醒谁?让我猜一猜你表演的是谁醒来了?”

总结:

春天真是个热闹的季节,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操场上看看春天还会叫醒谁!

《春天的颜色》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草绿油油春天是绿色的。迎春花黄澄澄春天是黄色的。梨花白茫茫春天是白色的。啊,我知道了,春天是彩色的!

春天来了此教案可以在具有英语特色的班级中使用,还可以在英语兴趣班中供老师们参考,通过游戏,孩子们会更加喜欢英语的

儿童诗《致春天》紫燕绕过冬的背影衔来一束魂牵故乡的馈赠蓝天划过一道生命的惊喜暖风抚摸颤栗的冰凌幻成一条流动的五线谱泉水汩汩亮出清脆的歌喉阳光拉覑你我的手穿越街巷走过乡村蓊郁的旷野弥漫绿的芳馥浣纱的村姑在水一方腾起一片诗意朦胧的涟漪摇落一泓奼紫嫣红的花溪含羞草深藏矜持的美丽布谷鸟送来第一封家书灵动的江南笑赴春天之旅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优秀的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1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