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

3、能够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运白菜”的情境。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故事导入,同学们,学校的食堂很快就要开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到农场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况,小朋友们想不想一块儿去看看?课件展示:菜场的美丽图片,最后场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们问农民伯伯:“伯伯,你们今天卖了多少白菜啊?”农民伯伯说:“我们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运走了两车,一车运了288棵,另一车运了256棵。”

师:二(1)班的同学被难住了,同学们想帮助他们吗?

2、板书:运白菜

二、互动解疑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看了刚才菜场的情况,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结合刚才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一共运走了多少棵?”“运用了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板书算式。

(1)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2)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三、启思导疑

从以上解决问题所用的两种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应用连减法,第二种方法是“先加后减法”方法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四、实践运用

1、练一练。

(1)1000-207-168

(2)436―179―36

(3)456-278-132

(4)930-(80+480)

(5)368-(168+127)

(6)1000-185-14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3、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里程表读数,共记录了五天。(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2410745745928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读数为什么是相同的?

(2)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3)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五、总结评价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何收获?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将下面口诀补充完整。

四( )三十六( )九六十三八九(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4÷8= 28÷4=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课件例2。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行气球,每行9个)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x9=27或9x3=27。

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一共有27个气球,那么你能看图列出2个除法算式吗?

5、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组探究算法,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看谁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诀。

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升

1、( 2 )x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八第8、9题。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

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4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老师今天要考你们一年级的知识,有没有信心?

1.口算。8+5+16+7+39+8+26+5+39+7+3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办法,口算出每个三角形上数的总和。

439

557581

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研究怎样笔算三个数的连加。(板书:连加)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你打算怎样列式?(指名说)教师板书:85+143+126

2)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算?(同桌说,再独立计算)指名说如何计算。

3)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小组讨论。

4)指名说:还可以只列一个竖式:85

143

+126

354

5)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到“只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2.教学试一试: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指名说)

178+194+236

178

194

+236

□□□

个位上先加哪两个数比较方便?十位上呢?同桌讨论。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学生自己完成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独立计算。提示:想做全对吗?那要特别认真、细心地计算哦!

53279586

316402117

+125+311+208

做完了想知道对不对怎么办?(要验算)一般用再算一次的方法验算。

2)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说图意。

2)三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计算。

4)汇报核对。

5.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获得了什么?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分一分苹果好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将问题形象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苹果”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

从这幅图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按份数分,每份有几个

(1)布置任务活动

任务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圆圈代替苹果,将苹果公平的分给客人。

(2)学生活动,画一画

学生在算术本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反馈交流

方法一:1个1个分,分了4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二:2个2个分,分了2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三: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3、按每份4个分,求份数

(1)问题情境

可是这些客人都吃饱了才过来,大家又不想浪费,打算把这些苹果带到福利院中去送给老爷爷老奶奶。

(2)分析数学关系

苹果总共有12个,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

(3)学生活动,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交流反馈

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说明要3个袋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结果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比较,发现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4个。

(2)不同点:

①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②总共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3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为以后的除法做铺垫。】

(三)巩固与练习

1、小兔子搬萝卜

2、圈一圈,填一填

(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