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一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⒈教学要求:

⑴通过两则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猜谜的兴趣,寓教于乐。

⑵学习生字:语、间、颗、黑、猜、瞧、片,并注意笔画笔顺;学会文中量词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注意区别形近字。

⑶体会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⑷能流利朗读,并背诵全文。

⒉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和课后练习。

⒊教学过程

第1课时

⑴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谜语》(板书课题)。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谜语?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新朋友”,这些生词都是在课文中出现的,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⑵学习生字

(拿出事先写好生字的小黑板)

语 间 颗 黑 猜 瞧 片

①第一个字,我们每天上课都要遇到,大家说说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对,我们在课本封面就可以看到这个是“语文”的“语”,再来看老师的板书,这也是“谜语”的“语”。它的偏旁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家说是什么偏旁呢?

下面我们拿出纸笔,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②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门”字旁的字,它中间是什么字呢?这个“间”是由“门”里面一个“日”组成的,是“中间”的“间”。谁能用这个字造句子?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③这个字我们来观察一下,是由“果”和“页”组成,就变成了“颗”,“一颗糖、一颗星星”。谁能用它来造句?那么它的偏旁是什么呢?这个字是“页”字旁,我们见天又学了一个新偏旁。来我们先把这个新偏旁写一遍。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④这个字是四点底的,它是白的反义词,就是黑。那么我们这里什么东西是黑的呢?大家注意了,黑的《www.chayi5.com》里面不是一横,里面是一点一撇。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⑤我们再来看这个字,这个字的右边是“青”,我们是学过的。那么它的左边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新的偏旁,叫做“反犬旁”,是由犬字变化而来的,但是它的样子和犬已经不一样了,同学们先跟老师来把偏旁写一遍。我们再把整个字来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这个就是“猜谜”的“猜”,谁能拿它来造句呢?好现在随老师来“书空”一遍。

⑥我们知道这个字是和眼睛有关的,它是“目”字旁。我们平时说的“瞧一瞧,看一看”就是用了这个“瞧”字。它的左边是“焦”,但是“焦”是四点底的,我们能不能说“瞧”是“四点底”呢?同学们要注意区别,“瞧”是“目”字旁的。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⑦这个字笔画比较少,谁能来说说什么东西是一片一片的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⑶初读课文

①学了上面的生词我们就可以看课文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②这里有两个谜语,大家猜猜看答案是什么呢?

③好,同学们回去想一想,为什么答案会是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其他的呢?

⑷作业

把生字每一个写三遍,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每个词也同样写三遍。

第2课时

⑴导语

上节课老师问了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的“为什么答案是眼睛和耳朵呢?”同学们怎么看出来的呢?

⑵分析课文

①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同桌同学的眼睛,你都能发现什么?“上边毛,下边毛”指的是我们的睫毛,中间是我们的眼珠,是什么颜色的呢?再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呢?那么它和我们遇到的葡萄像不像啊?

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系”10个生字,会写“关、住、奶、想、种、爸、起、赶”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故事中收获“讲诚信”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

(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齐读课题。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

4、师范读,生圈画带生字的词语。

我会认:

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起

系孩种爸打关住想

三、认读词语,巧记生字

1、生自由认读圈画出的词语。

词语闯关:

小熊小鹿奶奶答应种树爸爸

住院商量发烧赶紧失望突然

对不起没关系

2、出示词语。

小熊小鹿答应商量发烧赶紧

爸爸奶奶对不起没关系种树住院

①学生试读;

②找一找这些词中有几个字读轻声,读一读;

③小组赛读;

④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

①离开词语,生字还认识吗?

②“摘星星”(师在黑板上贴好写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随机摘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并组词、扩词)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个人挑战赛。

4、齐读。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同桌比赛,看准认得又快又准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熊和小鹿,熊妈妈说,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提问: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他高兴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2、试着读出小熊的高兴(指导读好儿化音:直打滚儿)

3、你什么时候也会乐得直打滚儿?]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小熊这么想去奶奶家,为什么又没去呢?

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人划出对话。

2、小熊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强调:答应)

3、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三)学习5—6自然段

妈妈走了,小熊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来。

1、(示图2)你看,小熊两眼直直地盯着墙上的闹钟,听着嘀嗒嘀嗒的声音,开始,他会怎么想?

2、可是,闹钟走了一圈,小鹿;闹钟又走了一圈,小鹿还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去奶奶家都回来了,小鹿仍然没有来。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小鹿还没来。

3、小熊感到失望极了,你也曾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说一说。

4、试着读读第6自然段,提问: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学习7—8自然段

如果你是这只小熊,看见小鹿来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师生分角色读7、8自然段(师饰小鹿爸爸,生饰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极了,那么生气,为什么会对小鹿的爸爸说“没关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呀,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的话,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作出解释。]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示图3)瞧,熊妈妈也不住地点头,赞许地说:。.。.。.

2、齐读第9自然段

3、提问: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吗?说一说。

三、巧设练习,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朗读:出示句子

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鹿还没有来。小熊失望极了。

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2、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爱踢足球。

(苹果和梨)都(是水果)。

(我们)都(爱做游戏)。

[XXXXXXXXXXXXXXX都。]

四、指导写字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样写好这些字。

2、重点指导。

“起”和“赶”,“走字底”最后一笔是捺,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笔为撇。

3、师范写,生临写。

4、练写,互相评价。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对话很多,你能在括号里加上合格的词吗?

小熊(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妈妈()说:“明天再去种行吗。”

小熊(坚定地)说:“不行,我要在家等他。”

小鹿的爸爸(抱歉地)说:“今天小鹿发高烧住院了。他让我来说声‘对不起’。”

小熊(赶紧)说:“没关系。明天我还要去医院看望小鹿呢。”

总结:括号里的词决定了说话态度,平时要多留心体会、运用。]

六、总结课文

1、问: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评价。)

2、师总结:为了朋友之间的一个约定,小熊放弃了去奶奶家玩,小鹿虽然因为发高烧没有应约,但特意请爸爸来向朋友解释。我们要像小熊和小鹿一样,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七、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填入词语花篮中。

2、书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好孩子》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课文。本课是儿童生活故事。讲的是下雨天,奶奶心里很着急,她以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结果出乎奶奶的意料,小玲没有淋湿,是因为小梅送她回来;京京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全身淋湿了。奶奶赞扬关心别人的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虽然本课内容比较简明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的确很难。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三、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外、她、京、拉、跳、服、送、真"8个生字和6个词语;并认识"伞、紧、忘、敲、奇、怪、、疼、擦"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育方面: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发展方面: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奶奶、小玲、京京的对话,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的道理。

2、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讨论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机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奶奶为什么心里很着急。

3、学习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并完成课后练习3。

4、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明白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下雨天,京京带着伞上学,小玲忘了带伞上学。

2、质疑: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过渡:小玲忘了带伞,她有没有被淋湿呢?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小玲有没有被淋湿呢?为什么?

2、学生汇报,随后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3、自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

4、指导读奶奶的话,读出奇怪的语气。(比赛读)

5、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指名夸夸小梅: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她、、、、、、、

6、分角色朗读。

7、 小结:

小玲没有带伞,是小梅送她回家的,小梅能够帮助别人,真是个好孩子。

过渡:小玲没有带伞,她没淋湿,京京带着伞,他肯定没淋湿了。(板书:没淋湿)对吗?谁来反驳我呢?

三、自学五、六、七自然段。

1、带着以上的问题,自由读5、6、7自然段。

2、汇报。

(1)汇报时相机出示句(一),比较句子。

水珠直往下滴。

头发上的水珠直往下滴。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头发上的",句子就写得具体、清楚。)

(2)出示投影片,说说奶奶怎样做,又是怎样说?

指导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心疼的语气)

过渡:现在,你们还没有说服老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反驳我?

(3)汇报时相机出示句

(二),比较句子。

我把伞借给同学了。

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

3、老师终于被你们说服了,其实京京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所以他淋湿了。(改板书:"没淋湿"改为"全湿了")

过渡:京京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难怪奶奶也称赞他说、、、、、、

4、出示句子"京京也是好孩子。"

同位互相说说:为什么说京京是个好孩子?

5、分角色朗读。

四、 总结全文。

1、合并句(1)、句(2),总结全文。

(1)小梅是个好孩子。

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2)京京也是好孩子。

思考:小梅和京京为什么都是好孩子?

总结:小梅和京京都关心别人,助人为乐,所以他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扩展:

1、指名表演课本剧。

2、说说怎样做才是个好孩子。

板书设计:

19、好孩子

没带伞带着伞

小玲(好孩子)小梅送京京(好孩子)借给同学

没淋湿全湿了

一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正确掌握音节的声调;区别形近字;巩固句子的概念,能把句子说完整;巩固学过的古诗;能正确朗读短文;能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二》的内容。板书:(复习二)

二、练习第一题:把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1.指名读题目,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卡片:岁。指名认读。说说”岁“是怎样拼出来的,这个音节是几声(四声)。打开课本看第一题,找到表示四声的图,在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岁“字。

出示卡片:采。指名认读。说说”采“怎样拼,是几声(三声)。找到表示三声的图,在后面括号里写”采“。

3.照上面的方法,把”原、知、火、目、穷、深“写在相应的声调后面的括号里。

4.订正。读一读每个声调后面所填写的字。

三、练习第二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

人()

入()

(1)指名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人“和”入“笔画相同,都是一撇一捺。不同的地方是”人“撇高捺低,而”入“是撇低捺高。)

(3)口头组词。

人:工人、人民、人口。

入:入口、加入、出入。

3.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后两组的形近字。

(1)”两“和”雨“前三笔相同,都是横、竖、横折钩,后面的写法不同。

口头组词:

两:两个、两只、两头、两天。

雨:大雨、小雨、下雨、雨衣、雨伞。

(2)”鸟“和”乌“只差一笔,”鸟“比”乌“多一”点“。

口头组词:

鸟:小鸟、鸟岛、鸵鸟。

乌:乌云、乌鸦、乌黑

4.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答案:

人(人民)两(两头)乌(乌鸦)

入(入口)雨(下雨)鸟(小鸟)

四、练习第三题:看图,把句子说完整

1.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

2.观察第一幅图。

提问: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草原上有什么?(草原上有绿草和羊群)

草原怎么样?(草原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3.观察第二幅图。

提问: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夜晚的天空)

天上有什么?(天上有月亮和星星。)

月亮什么样(又大又圆、又圆又亮、像个银盘)

4.讲解:“草原”、“天上”是词不是句子。要说成完整的句子,可以仔细地看看图,看看草原上、天上都有什么。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可以怎样说。

五、练习第四题: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家长听

1.指名读题。

2.你能把学过的古诗先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指名背诵)

3.提出要求:回家要把学过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背得越多越好)。

六、练习第五题:读一读

1.自己小声练习读。(提示:这首小诗有两节,注意两节之间停顿要稍长一些。)

2.指名读。要读得正确、流利。

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综合课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挂图、生字卡片、 一课时

(一) 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图片导入法)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 复 苏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春天来了, 。

词:柳绿花红 (柳) 莺歌燕舞 (歌 舞)

冰雪融化 (冰) 泉水丁冬 (泉 丁)

百花齐放 (百 齐) 百鸟争鸣(争 鸣)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一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