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劲吹中华教坛,新课程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及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昭示着对祖国未来的拳拳责任之心和对受教育者的殷殷关爱之情,并勾勒出一幅崭新的教学蓝图。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语文唐诗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和唐诗的时代价值,领略唐诗的风采。

2、学习鉴赏类文章的写法,初步学习点评诗歌的方法。

【课时课型】

1课时。学生自主探究型。

【预习要求】

1、自查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文中所涉及诗歌的作者出处等。

2、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关于作者。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2、所引用诗歌的作者出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岑参《过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之一。“何人”一作“谁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不住”一作“不尽”。

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今何在”一作“归何处”,“又重来”一作“今又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一作《初至山中》,又作《入山寄城中故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二、筛选信息,探究文本

1、在作者眼中早晨和下午茶各自有什么特点?用文章中句子回答。

提示: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是的。

2、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

提示: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3、唐诗具有哪些精神特质?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分条 www.chayi5.com 概括回答。

提示:⑴唐诗世界广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

⑵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

⑶选择题材多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刚健,积极有为;

⑷唐诗有贯通宇宙之豪气;

⑸唐诗中有充沛的生命力量

总之,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4、唐诗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的精神特质?锁定关键语段关键语句筛选信息。

提示: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

5、倡导读唐诗对今天的时代具有怎样的意义?分析归纳,然后回答。

提示:⑴可以增强提升生命的真实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社会的英雄主义。

⑵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人性。

⑶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结合学生学过的唐诗,适当地评点,分组进行。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活时代去理解诗歌。)

(1)在你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具有明显的“早晨”的特征?试举例。

(2)在你学过的诗歌中又有哪些具有“下午茶”的特征?试举例。

2、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不同意,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适当引导,是否所有的唐诗都具有文中所描绘的特征?唐朝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人的风格是否一致?比如:王勃、李白、李贺、李商隐。同一诗人经历了国家的不同时期,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比如:杜甫。)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文章中所引用的诗句。

2.请结合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征,并联系苏轼的个人遭遇,简要评点本单元中苏轼的诗文。

语文唐诗教案 篇二

《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1)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语文唐诗教案 篇三

使至塞上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2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