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9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儿童那生机勃勃、天真烂漫的情怀。

3、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句的意思,感受冰心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2、春天来到了,人人纷纷到外面踏青游春,我们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作了这样的改动:“游人不解春何去,只拣儿童多处行”,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

3、问:你们了解冰心吗?谈谈你们知道的。

4、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走近冰心——

电脑显示:走近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音乐响起,出示文字,伴有教师配音——“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辽阔、深邃、温馨、博大……

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来感悟冰心、走近冰心。——音乐渐响

出示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

2、检查读书情况

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或者逐段读书检查)

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三、围绕“行”字理思路

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及各地的主要见闻。

板书:

园门口成千盈百孩子

知春亭畔无数孩子

玉澜堂大海棠树

四、围绕“多”字学课文

1、找出课文中描写儿童多的句子画下来。

2、自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儿童多。

3、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儿童多,但仅仅看出儿童多吗?你还看出什么?

(儿童可爱,充满生命活力)

五、学习写春光一段

过渡: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为了找春天,找美好的春光,那么作者在儿童处有没有找到春光呢?

1、学习第5段(出示文字)

1)指名读

2)“喷泉”看到过吗?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板书:鲜花繁茂充满生机

3)怎样把这特点读出来呢?练读、指读

2、学习第6段(出示文字)

1)看到这样美好的春光,作者发出怎样的感叹?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吗?

2)比赛读好这一段

3)齐背这一段

六、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

1、出示第8段文字

2、读后体会,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生命力旺盛新鲜美丽快乐)——在屏幕上加着重号

3、多媒体展示朱自清《春》最后三段话

4、齐读第9段,讨论: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光?

(a、因为儿童多处有自然春光;

b、因为儿童本身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就是美好的春光!

5、你从这篇文章对冰心奶奶有了哪些新的了解?(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七、拓展,走近冰心

1、是的,正如冰心老人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

作品一:《雨后》——体现爱儿童

作品二:《纸船》——体现爱母亲

作品三:《片段》——体现爱大海

2、结束语(配乐)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巴金

附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园门口成千盈百

知春亭畔无数

玉澜堂大海棠树鲜花美,繁茂,充满生机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二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不写。理解“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二、教学重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感受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气勃勃,令人快乐。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熟悉8个生字,会读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了解冰心及作品。

师:对于冰心老人,同学们有多少了解?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冰心的资料。

师:我也了解到:“有了爱就有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了。她曾说“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条小溪,从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深邃、辽阔、博大、温馨……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走过冰心,学习她的优美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板书课题)

2、引导质疑。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课题。(引导读出不同的重音)同一课题,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同一课题,同学们是不是也有不同的疑问呢?

生:根据课题提问。(如:冰心奶奶为什么要“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初读。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的字里行间。请打开课文,端正书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1)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注意: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解的读音

(2)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3)机机学生字词。

(三)理请课文脉络

读课文,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

板书:园门口知春亭玉谰堂

(四)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至九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冰心,走进她的精神世界,随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画下来。

2、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学生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读:假如你是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的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样?读读。

3、指导朗读(随机出示)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学生畅谈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倦怠。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布满勃勃的生气和活力。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三)学习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让人心醉,快来读读课文。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

出示这两段话: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用一个词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再读读。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四)学习第7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从这段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样的喜爱儿童?

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原来儿童多处春光美。

(五)学习第8自然段

花也和儿童一样,让我们齐读8节。“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看一段中,写了花儿和儿童哪些共同的特点。

1、在春天的感召下,儿童和花儿都会欢唱活泼的。然后是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2、生命力旺盛。

3、花儿快乐,自己也快乐。

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儿童是春天的使者。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六)拓展阅读,感悟冰心

1、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冰心奶奶有什么新的了解。

我们来看看冰心的一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的生命如同一条小溪,流入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那海,她辽阔,深邃,博大。下面,我们走近冰心,去感悟冰心。《雨后》这篇文章学过吗?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雨后》。这首诗是冰心奶奶59岁的时候写的,刚才的同学说得好,冰心奶奶有一颗童心在跳跃,她看到哥哥看到妹妹摔了一跤,就提醒妹妹,可妹妹也想摔那么一跤。

《雨后》这首诗是冰心奶奶59岁的时候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60岁时候写的,从这两篇文章看出,她是多么爱孩子啊,她只爱孩子吗?我们来看看其他一首诗《纸船》。

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是冰心32岁的时候,到美国去留学,行驶了几个月之后,在船上写的,如果说,从前面的诗文当中,看出冰心奶奶爱儿童,那么从这首诗中,看出冰心奶奶爱什么?(冰心奶奶爱母亲)。是啊,她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啊,真像我们另一位百岁老人巴金写的我希望年轻人多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挚的爱心。

(七)整体回笼,感悟中心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要选儿童多的地方行呢,因为儿童,自然春光美,因为儿童……你们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格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

5、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奶奶的作品大多抒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其中《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都被选作过教材。

2、古诗有云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同学们你们知道诗意吗?

3、冰心奶奶却说: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感知,读通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划出不懂的词句。

2、检查预习情况,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

闹嚷嚷

颐和园

身躯

成千盈百

魔术匣

玉澜堂

忸怩

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朗读,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

交流: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2、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

3、默读课文,思考:在初读后你解决了哪些疑问,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4、教学生字:重点讨论:嚷、魔的笔画较多;匣的笔画。

四、精读课文,畅谈体会

1、过渡:初读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热热闹闹的赶春图,现在,让我们用心去领略为什么儿童多处一定会找到春天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谈谈文中表示儿童多的句子。

3、组内讨论:

①从哪些关键句中感受儿童多点画出来。

②你如何朗读表达?

4、交流:相应的儿童多的句子,朗读品味,畅谈体会。

①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点拔:魔术匣子和小天使分别比喻什么,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②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③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④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⑤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5、配乐学生朗读。

五、小结:

春的颐和园处处都是儿童欢畅奔跑的身影,处处都充溢儿童的欢歌笑语,处处都散发着儿童特有的生命活力。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世界,真是儿童多呀!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音乐)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过渡:我们和冰心奶奶一起来到玉澜堂寻找春的踪影吧!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

2、(欣赏繁茂的海棠花),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么样?(开得旺)

3、作者描写旺的呢?

赏读:那几棵大的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让你感觉到什么呢?学生畅谈对春天的感悟,(充满生机,喷涌而出,尽情舒展)

4、所以作者惊叹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指导读出惊叹,可一读再读,将惊叹的语调尽情发挥!

5、过渡:春天里儿童多、花儿旺这两者之间你发现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指导读: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6、联系上文,讨论、体会、儿童和花儿如何舒展、使出浑身解数。

7、自由朗读第四段,换一种说法: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定会找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怎么会找不到春天呢?

三、指导背诵

1、画面遐想法头脑中呈现描写的场景。

2、词语串联法海棠树→春光→开得旺→花儿与少年。

四、总结课堂

课时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五至九小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复习第一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第二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

二、讲读第二段。

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1、讲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

(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

(3)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引读。

(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

(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引读第4自然段。

(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生读)“总和……”(师引)“知春亭和园门口”——(生读)“大概是……”

(这段话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引”,提示了“地点”。)

3、讲读第5、6自然段。

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

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开得多而密:开满了、密密层层、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开得旺,生机勃勃:喷、飞泉。春天不可抵挡的力量。)

多媒体播放海棠花。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范读第6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

(3)小结。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

(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读的形式选择得也比较恰当。)

4、讲读第7、8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1)自读第7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

学生答后,板书:儿童活泼、花儿旺盛。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

(虽然思路和上面是相同的,但形式有一点儿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1、指名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

四、。总结。

同学们,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

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

2、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

(这是一篇散文。以前也作过教材。文章中有记叙,有描写,又有直接的抒情。直接抒情有三个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是作者的所想,再细细地品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排是好的。)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课时 篇七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2.只拣儿童多处行。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习导航:

1、查字典理解词语,读通课文。

2、搜集有关冰心奶奶的故事。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6、交流总结。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写字指导,教案《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2.只拣儿童多处行》。2、学生描红,临写。3、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预习导航:

1、阅读冰心奶奶的书籍。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3、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

(三)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2、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2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