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篇

发布时间:

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到大自然里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来,大家纷纷带来了小蝌蚪、柳枝、青草……可小丽带来的是自己亲笔画的一幅玉兰花的画。一起看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查阅!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10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叠词,新字,复习旧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秀洲实验小学老师感到很舒服。看,我们的地面干干净净的,课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我们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兴啊,我想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是快快乐乐的。

问:老师刚才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几个好词,你听出来了吗?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叠词: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快快乐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生说叠词

(二)出示反义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师: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再读词语,相机理解词语并进行说 https://m.baihuawen.cn/ 话练习。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引导学生发现说反义叠词的方法如说出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再如说出一个字再找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

宽宽窄窄、日日夜夜……(轻轻地说,然后轻轻地写,再轻轻地把书上和自己写上去的词语读一读。

二、读读认认

某某小朋友,你真聪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吗?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做妈妈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场买菜,你们跟大人去过菜场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菜场好吗?

(一)学习萝、茄、菇、炖、烧、烤

1、出示蔬菜大全图,哈,这么多蔬菜,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相机点击出示萝卜、茄子、香菇)

2、说话:我看到了的。

3、这么多的菜,我们带回家做成各种美味一起来品尝品尝,怎样?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些菜做成各种美味呢?(加入一些鸡、鸭、猪肉)

4、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炖烧烤

5、老师做了很多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

出示炖肉、烤鸭、炸鸡腿、炖鸡汤、红烧肉

6、再出示萝、茄、菇、炖、烧、烤我们不仅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那么多美味,我们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真高兴啊,再看看这几个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7、我发现萝、茄,这些字都是草字头,都是蔬菜。

8、你也能说一个草字头的字吗?

(学生会说出一些草字头的字不是蔬菜类的,但他们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类的字不是草字头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树

学生说“木”字旁的字。

10、我发现炖、烧、烤都是火字旁的。说火字旁的字。

(二)学习扒、扛、拣、跺、踢、跳

1、我们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啊!除了做菜,我们的手还能做什么吗?学生说,我们会做的事太多了,现在老师有个要求,要说你在教室里会干什么,说的字里还要有提手旁(板书)

2、我们还会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拣)

3、学习扒、扛、拣,(做动作)组词并进行说话训练(扒开、扛枪……)

理解拣,老师买菜的时候也喜欢挑拣,比如买萝卜,我就喜欢从很多的萝卜中挑拣几个漂亮的萝卜带回家。

4、我们的手这么能干,我们的脚也很能干。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们重重地跺跺脚,我们轻轻地踢毽子,我们快乐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刚才我们就是用脚做了这样三个动作。

学习“跺”。给踢和跳组词说话。

6、出示扒、扛、拣、跺、踢、跳仔细看看你想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有一类字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比如脸板书脸,说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带有新词的一段话读一读。

今天妈妈带我到菜场去买菜。我从茄子堆里挑拣了几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妈妈挑选了一些香菇。我们又买了一只鸡和半只烤鸭,回到家,妈妈炖了一锅香香的鸡汤。

三、我会填

1、出示第二题中的生字,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长得很像,还有一类字长得也很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题目

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它们长得像吗?再仔细看看它们长得完全一样吗?)(观和现的右边都是见,观看的观是又字旁的,现在的现是王字旁的。)

3、组词,写在书上。写好后大声地读一读。

4、找一找这一册书中同类的字。(同桌一起找并组词)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1、2、3、4题

找一找形近字并组词。对于形近字,学生经常会混淆。我想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平时对形近字更注意,并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辨析。

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读读认认的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后,我设计了一段含有这些生字、新词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对这一题进行整合。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识字是为了运用。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画画》(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你们喜欢画画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3、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

4、(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晌、抢、嘻、悦、诲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班、晌、诲、肃、抢。

(1)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诲”字注意读音。“huì”读四声,不读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肃”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进行学习)

(4)“班”也比较熟悉,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时候注意衔接,配合猜谜语进行识记。

5、猜谜语。

两个王分了家——班

太阳的方向——晌

每日必说话——诲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一起来认真学习《画杨桃》。

1、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一段很长,我们要认真地读,不要丢字落字,要读通顺哦!)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小伙伴们都在嘲笑我呢!比一比谁读得语气好!)

3、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态度如何?小伙伴的`态度又如何?)

4、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老师的语调要严肃,小伙伴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呢!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6、“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语气要读出同学们的心中所想啊!)

7、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读出老师的语气:和颜悦色。)

8、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注意“教诲”的读音,注意读得有真情实感!)

五、课堂展示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2)好——笑!

(3)像……五……五角星。

(4)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2、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课、交、哈、抢”的注意要点。(预设:“课”注意左窄右宽;“交”注意上窄下宽。“哈”注意“口”小而偏上;“抢”想一想其它“扌”的字。)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给生字组多个词,出示词语,多种方法训练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关于“杨桃”的故事?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出示课件)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根本”是什么意思?4、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开头点明文题——画杨桃,引起下文。

6、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认真啊?(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二)交流分享。

想一想:我画的杨桃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吧!

(三)品读第2—11自然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1、“哈哈大笑”也是在嘲笑!

2、你体会到什么?

3、思考:还有哪些句子有这样的表达?

4、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反问句)

5、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感叹句)

6、你从这些句子说读出了什么?大家都在嘲笑我。

7、思考: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

8、审视:仔细看。写出了老师的严肃、认真。

9、半晌:好长一会儿;半天,半日。

这个词语说明老师在思考该怎样改变同学们的看法。

10、“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转折;

(2)表示解释说明;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四)课堂展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五)品读第12—18自然段。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1、注意引号的书写。

2、注意“教诲”的读音。

3、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错了。

4、讨论一下:省略号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5、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5、试着用“和颜悦色”说句子。

6、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六)交流分享。

老师说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七)课堂展示。

1、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做事情也要动脑筋思考啊!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

把这堂课的收获写到“我的小本本”上,搜集关于启示的小故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案 篇三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说“天、上、火”所对词语“地、下、水”。你们知道吗?来自地下的水清纯、甘甜,潺潺流淌,洒下一路爱心。我们都叫它──泉水(师生齐说)。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可爱的泉水宝宝在山上诞生了,它一路走来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学法指导:(小黑板出示)指名读

标:标出自然段。

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并自学

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想:想象—联想。

4.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①小老师领读

②说偏旁猜字

③编序号猜字

④识记生字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⑤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⑥扩词

三、师生交流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学生说说自己对字的理解,也可以扩词或说一句话。

4.读新词(卡片出示):

泉水、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打结、结果、清脆、一股清泉

5.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引导生在读书中的句子中记一记)

6.游戏:找朋友(把生字和它对应的拼音放为一组)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发现: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结”是多音字。

2.重点范写以下几个字:股、脆:月字的指导,脆,右下不要写成“巳”。

鹃:左下是竖。

3.要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点,“塔”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答”

4.学生练笔。

5.展示交流。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引导学生练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师及时点拨。

4.学生齐读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育学生认识到只要乐与助人,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就会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顾自家的自私心理。

2、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复习词语

(始终茂密白发苍苍暗自高兴再三叮嘱岂有此理无价之宝)

指名读词语

出示顾自家

你们看还记得他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顾自家,你知道他最想得到什么?顾自家为什么想得到它?

师:看来没有朋友确实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就让我们跟随着顾自家一起去寻找快乐的泉水吧!

二、再现情景,学习课文

师述:为了寻找泉水,顾自家走呀走呀,走了好几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谁呢?

CAI白发苍苍的老人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白发苍苍指名读词

鹤发童颜的老人对顾自家说了些什么?请同位分角色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准他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读三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你看这位顾自家听到老人可以帮他找到泉水高兴吗?怎么高兴?

指名说,理解:暗自高兴

这时候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说一说心理的想法)

师述:顾自家看到了希望,多么高兴呀,你再读读看。

指导读句子。

老人对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指名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老人提出的要求,顾自家很情愿答应了吗?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1、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答应了。

2、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学生进行对比读。你从“只好”中知道了什么?

3、CAI出示图师述故事: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走了好几天,终于在翻过一座大山后,他找到了仙泉洞,呀!他看见了谁?

哦,原来正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4、出示老人说的话,师引读,生跟读。

老人对顾自家很不放心,把这句话说了好多遍,我们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呢?

强调词语:再三叮嘱指导读词。

这位神仙老人,你也来叮嘱一下顾自家吧!

顾自家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泉水。

如果你得到泉水,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说一说。

5、看到顾自家找到了快乐的泉水,是不是就得到了快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他捧着泉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

小声的把顾自家的想法读一读吧!

重点指导学生读的语气

读了之后,你认为顾自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岂有此理

顾自家愿意把快乐的泉水和别人分享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无价之宝

现在他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不高兴)

你再试着读一读。

6、多么自私的人,多么自私的想法呀!顾自家回到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①我把这段话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他做了些什么。

②现在请大家在小组进行表演读,一定要注意他的神态和动作。

③指名表演读。

我们可以从哪看出顾自家的自私?

引导学生说(关上门窗叫到跟前千万)

他为什么要关上门窗?(让学生体会顾自家自私的心理)

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干什么?

全班同学一起做动作读。

师述:顾自家没有按照老人的叮嘱去做,却自私的想独占泉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指名说一说

7、看到这你想对顾自家说点什么?

师述:是呀,这正是老人留给他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齐读句子

师: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拿出真心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你不仅拥有

了朋友,更拥有了快乐。

三、联系实际学习生字

1、看到大家这么快乐,你们的生字朋友也等不及要来参加快乐的学习了。

CAI:件容易孙

能不能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

在书写是,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范写:件

2、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请你们把小手拿出来,随着音乐拍一拍,把你们的快乐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

(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

12快乐的泉水

只顾自己快乐的人,

永远得不到快乐。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五

一、内容分析:

“皮球掉进洞里”和《比画风》都是围绕“怎么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文章。

“皮球掉进洞里”说的是有三位小朋友在一起踢球,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这可怎么办呢?从而是学生开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

《比画风》写的是小猫、小狗、小猪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画画,看谁能动脑筋用画画的形式画出风的存在。

二、教学设计意图

鉴于这两个题型都是围绕“怎么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所以,我就想到怎么把这两个活动融合成一个整体,把他很自然的连贯起来呢?

(对照教学设计)

1、创设故事情景谈话进入。

2、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3、正确读文,读中感悟。

4、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5、再次联系生活,交流所知,也就是39页:生活中,你有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是吗?和同学交流。把它放在了《比画风》的最后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把这两个活动融合成一个整体,把他很自然的连贯起来。

三: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故事情景

师:有三位小朋友在一起踢球,玩的特别过瘾,正高兴呢,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这可怎么办呢?(出示课件)。

师:对,咱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把皮球拿出来。

学生看课件

没问题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故事情景,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产生动脑筋去“想办法”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看谁想的办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小组讨论、倾听;并各抒己见。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给孩子们提过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发散思维,齐心想办法。

“看谁想的办法和别人的不一样”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见解。

《比画风》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正确读文,读中感悟,

1、终于,小朋友的皮球被捞了上来,你瞧,他们又可以高兴的踢球了。(出示课件)

2、(播放小猫、小狗的叫声)

3、这是什么声音?(怎么回事?)噢!我知道了,原来,小猫、小狗、小猪三个好朋友也在一起玩呢。猜猜他们会干什么?打开书40页。

学生为自己动脑筋捞球的办法而高兴。

学生带着好奇的目光认真听。

1、自己读课文,要读的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然后,交流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自己先读课文”是让学生在读中把文章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再次读文,是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想法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

1、先自己想一想,再画一画(可以在自己准备的图画纸上画一画,也可以到黑板上去画)。

2、全班展示、交流:解释:你画的为什么是风?

这一设计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三、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师:生活中,你有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是吗?

和同学交流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所感,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提炼。

主讲教师:河北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穆宇新

指导教师:河北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教研室门素艳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崔亚宁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交流以、引用旧知、再现识字等方式,达到会识字、会写字、会读文的目的。

3、让学生初步感知“与众不同”的内涵,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会变的画。请看(课件出示)你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哟,它变了!(课件出示)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很多只鸟又可能说成是——(一群)我们可以说一群鸡,还可以说一群什么?(生回答)

2、指导书写“群”。学生自己写两个“群”。评价写字。

3、再来看这幅画(课件播放)你又发现什么了?能用一词来形容这只小麻雀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的麻雀》,伸出手跟随老师一起来写题目。

二、读文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听准字音。

2、你们以前都是怎样识字的?学生说识字的方法,师板书。

3、学生运用以前的识字方法自己读文识字。

4、出示生字。指名带领拼音领读。

5、去掉拼音,抢读生字。

6、老师介绍生活识字方法。

7、学生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8、全班交流识字。

(1)“毫”联系生活识记。

(2)猜谜语,识记“刮”(教师边讲边画汉字的演变(图)。指导书写“刮”字。学生书写并互相评价。

(3)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谴”。同时,复习形声字的儿歌。

(4)由学生自由介绍“妨、碍、继、续”

9、“开火车”读词语。

三、回文识字,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指导朗读“麻雀们说:“我们都迎风站立……和我们站得相反?”

(1)你知道麻雀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心情吗?

(2)指名用生气读这句话。

(3)学习“?”。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朗读。

(4)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小麻雀说。

(1)指名读这句话。

(2)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读好感叹号。

(3)你知道小麻雀对待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吗?

(4)指名回答并朗读。

5、指导朗读:麻雀们一致谴责道:“和我们大家……家伙!”

(1)能读出批评的语气吗?

(2)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批评的意思?

(3)学习“责”。指导书写。交流识记方法。组词。学生书写。

6、分角色朗读这三句话。

7、指导朗读: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1)出示插图,观看感知中。

(2)老师引读。

(3)小麻雀此时的心情怎样?

(4)全班齐读。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就是这群麻雀中的一员,你想对小麻雀说什么?

2、总结:是啊,这小麻雀虽然与众不同,和大家不一致,但是它的心地是善良的,在关键时刻它救了大家一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出示儿歌,学生再认。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3.学习杜甫的另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绝句》

1、介绍作者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住所——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学习

(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写了千年的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

三、课后延伸

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

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四、作业

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好景色写出来。

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饭馆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小朋友们听音乐,说说你从这首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阿凡提是个倔脾气,他总是骑着小毛驴,爱管人间不平事,为穷人出气)

板书:阿凡提

2、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印象中的阿凡提吗?板书:聪明的

3、(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看,阿凡提来了,请你和他打打招呼。

4、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阿凡提。今天,阿凡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故事。

二、赏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一)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朗读(1—3),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老板、穷人

(二)师生合作,学习第一部分(2—3自然段)

1、在这个饭馆前,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你能找到答案吗?

生回答,老师小结:饭馆老板说卖柴的穷人闻了他饭馆里的饭菜香味,欺负穷人,要穷人付钱。穷人看到了阿凡提,让阿凡提给他们评理。

老师板书:欺负、评理

2、读了课文,你认为饭馆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

饭馆老板:气势汹汹、揪、嚷、抢着嚷了起来(贪婪、狡诈、蛮横无耻)

3、面对饭馆老板的蛮横,穷人有何表现?请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穷人:一边退让,一边分辨着;连忙(无可奈何)

4、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朗读课文,大家愿意吗?

师读旁白,男生读穷人的话,女生读老板的话。

读后评价。

(三)考考你:如果你是阿凡提,遇到这样不讲理的饭馆老板,你会怎么做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言。

1、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4、齐读课文。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朋友来跟你们一起学习,看看谁来了?(多媒体出示狮子图)

生:狮子。

师:对,是森林之王——狮子。为什么称它为森林之王?它有什么身手啊?

生:它跑得快。

生:它的牙齿很锋利。

生:它的爪子也很锋利。

师:(微笑着点点头)狮子妈妈啊,它生了两只小狮子。板书:两只小狮子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身喜欢的符号把生字词划出来。

生:大声朗读。

师:(多媒体出示:俺会认)自由读,等会告诉俺,你认为哪些字难读。

生:读。

师:请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生:“懒”字,因为它是前鼻音,并且是第三声。

师:你真的好棒,连第三声也注意到了。(奖励一个小苹果帖纸,贴在生的小手上)还有嘛?

生:“整”字,它是翘舌音,是后鼻音。

师:你很有勇气,你能拼读一遍嘛?(生读)好极了,老师送你一个小苹果。大家齐读一遍,开始

生齐读。

师:假如去掉拼音,你们会读嘛?(出示俺会读)

生齐读。

师:(拿出自身制作的各种水果生字卡)举起其中一个,谁来试试?好极了,有些同学跃跃欲试了,你来。

生:读

师:(把水果生字卡直接送了给她)读得好极了。小手举了一大片,可高了。这样吧,俺们开火车,onebyone,好嘛?把水果生字卡一一送上。

师:你们真的好棒啊。生字你们都会读了,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愿意试试嘛?

生:愿意。

师:齐读。等会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读哪一段。开始

生齐读。

师:好了。你说。

生:俺最喜欢第一自然段。

师:你可以读给大家听听嘛?

生:可以。读(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谁来评一评?指名

生:声音很响亮,字音很准确。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那位同学评得好。一人一个小苹果。同学们齐读一遍,像她一样好,可以嘛?有信心嘛?

生:(有)。读(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谁能告诉老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图)

生:俺知道了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好,奖你一个小苹果。接着读下去看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开始

生:读(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出示: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谁愿意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生:读(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太快了。俺来试试!

师:噢,俺为你的勇气折服。同学们,掌声鼓励。(师生鼓掌)

生:读。

师:老师也想试一试,你们来评一评,好嘛?

生:好。

师:读。

生评:很有感情、有节奏。……

师:因为老师注意了停顿,抓住了重点词语读重音。大家一起来试试。开始。

生齐读。

师:这只狮子表示怎么样?

生:非常刻苦。(板书:非常刻苦)

师:哪个词语最能说明它非常刻苦呢?

生:整天

师:你是怎么理解“整天”。指名

生:(广州话:成天)

师:普通话该怎么说呀?指名

生:从早到晚。

师:好极了。奖励小苹果。它从早到晚,刻苦练功,学习身手。另一只怎么样?哪个小组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吧。

三个小组站起来读(另一只却懒洋洋的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懒洋洋表示在哪里?

生:就是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两只小狮子中,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生:第一只。因为第一只非常刻苦。

师:俺们也是小狮子,你要向哪一只学习?

生:第一只。

师:对。只有从小学好生活的身手,长大了才干为祖国的建设出力。男同学读这段。

男生齐读。

师:旁边的小树实在忍不住了,它怎么说?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用直线划出小树说的话,用波纹线划出懒狮子说的话。开始。

生划。

师:划好的举手。嗯。看完这段,把你们的眼睛擦亮,有没有发现些什么呢?(师举起手)俺发现……(出示对话句子)

生:俺发现小树说的话都有问号。

师:他的发现可珍贵了。奖励小苹果。那该怎么读呢?你可以试试嘛?(指名)

生:(点了点头)读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身手啊?”

师:想评一评的举手

生:读出了问号语气。

师:呵呵,问号语气。老师奖励他们一人一个小苹果。大家来读一读,读出疑问语气。这里是疑问语气啊。

生:读

师:狮子怎么回答?(出示句子:慢吞吞地说:“俺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生:读

师:老师有两种读法,你们评一评哪种读法适合。

师: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读

生:第二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种读出了慢吞吞的语气

师:嗯。大家自由练习一下

生:练读

师:老师来当小树,你们这些懒狮子给俺站起来,可以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

生站起来,开始

师:用同样的方法齐读小树说的第二句话:(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

生齐读。

师:读懒狮子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俺爸爸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俺会生活得很好。”指名

生:读

师:他爸爸是林中的大王,多么骄傲,多么得意啊。要怎么读?指名

生:读。

师:怎么样?谁评?

生:有一点点骄傲。

师:呵呵。你可以试试嘛?

生:(点点头)读。

师:蛮骄傲的。大家都试试。开始

生:齐读

师:你们还想品读品读一番嘛?(想)那就站起来。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懒狮子的话,女同学读小树读话。OK?

生:OK

开始分角色朗读。

师:(拿出头饰)谁来当小树?(指名)、谁愿意当懒狮子(指名)、谁读旁白(指名)

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都来评一评自身读得怎么样?

生:俺读得很骄傲,声音响亮。

生:俺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生:俺声音也响亮。

师:你们都不错。今天啊,俺们一(3)班的同学表示得很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你们!剩下的局部留给你们的班主任和你们一起学习。回家后,可以和家长分角色读一读的请举手。

(小手都举起来了)

师:好。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5 25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