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以备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

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认知生字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读一读,写一写,集中掌握:

嗜(shì) 辄(zhé) 吝(lìn) 箪(dān) 黔(qián)

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欤(yú)

2.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不设置思考题,只要求大家认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指导学生朗读。

3.翻译课文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教师巡视,要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询问。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

①每有会意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曾不吝情去留 ④环堵萧然

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⑦以乐其志 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附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4.研讨与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条分缕析地谈谈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五柳先生,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相关内容列在黑板上)

5.归纳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补充完善课前所列表格内容。

提示:

主要方面 相 关 内 容

籍贯姓字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

乐趣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注:内容交*的地方,不必细究。

朗读、背诵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自背、互背,争取当堂背诵。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

2.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传记和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设计

复习巩固

教师可根据情况,做巩固性练习,也可通过说和写的方式,检查相关内容。

重点研读

教师导学:

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请大家再深入阅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本文主要赞美了五柳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格?

2.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本文是否可以看做是陶渊明的自传?

3.找出课文中的否定句,谈谈大量使用否定句的作用。

4.从本文来看,你认为写传记应表现哪些内容?

教师提示:

1.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

隐者风范: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书中求乐: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放达: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贫乐道: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本文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学生未必能谈得透,可以教师讲解为主)作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3.作者在文章中声声言“不”,处处表现五柳先生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和他的高洁志趣。

(教师可先讲一讲什么是否定句,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略作分析,教师略加点拨)

4.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写详细。如本文就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思想、性格、爱好、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要紧的是要真实。

(此项内容可根据情况取舍)

拓展探究

教师导学:

本文是我们学到的第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很有特点的文章,对有些问题我们可能会感到疑惑,大家不妨提出来共同探究一下。

(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并由同学们解答。能即时解答的即时解答,不能即时解答的共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题集中到以下方面:

1.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代人物,本文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2.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

3.在表现人物上,有些内容今天看起来真的不敢恭维。对此,你怎么看?

4.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

提示:

1.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门第观念盛行,作者有愤于此,故借此以示叛逆。

2.“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喜欢读书, 只求领会要旨,不穿凿字句。这与他 “不慕荣利” 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一种求知的满足和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这与读书不认真决无关系。

3.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少问题,谈出不少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要让学生明确,传记重在写实,本文内容是五柳先生(亦即陶渊明)平生的真实记录。

4.各抒己见,不求苛同。但务必使同学们观点正确,提高认识。

集体背诵

教师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对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又有了新的了解。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出身贫寒,一生穷困潦倒,有志不得伸展,最后死于贫病。但他志趣高洁,愤世嫉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世人所景仰。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陶渊明可谓人穷志不穷,我们的确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

作业

1.阅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进一步了解陶渊明。

2.给你的同学写一篇小传。

《五柳先生传》教案 篇二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辄(zhé)吝(ln)褐(hè)箪(dn)

汲(jí)俦(chu)觞(sh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 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一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 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课改课例:

《五柳先生传》的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就《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达到读准、读懂的目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第二节课学习文章的语言、结构、写法,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情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辄(zhé)吝(ln)褐(hè)箪(dn)

汲(jí)俦(chu)觞(sh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 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一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 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及其生活态度。

2、学习作者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3、掌握一些与文章意思相关的词语及文言常用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回忆已经学过的与陶渊明有关的内容,包括生平、诗文等。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也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与陶渊明有关的内容

简介: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做过几任小官,后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如《桃花源记》,《饮酒诗》等。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式文章《五柳先生传》。

二、整体感知课文

生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词,同时进行翻译。(以学生自行翻译为主,师补充为辅)

附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知道他的姓氏名字。(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先生”作称号。(五柳先生)爱好闲静很少讲话,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死抠字眼,每当有心得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爱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了酒招待他,他到亲友家去喝酒,(总是)一饮而尽,希望能喝醉,喝醉以后就回去,(却)不会舍不得离去。(他)家里四壁空旷,(房屋破败得)遮不住风雨太阳,(他穿的)粗布短衣也是穿洞打补丁的,放食物和水的器具常是空的,但他感到安然自在。(他)常常写文章自己(娱乐),(文章)颇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没有得失之念,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有句话:不忧愁于贫贱,不追求于富贵。仔细体味这句话,这五柳先生就是黔娄一类人吧?过着饮酒写诗,以抒发他的志趣的生活。(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是葛天氏的百姓吗?

同时掌握重点字词的翻译。

1、先生不知何许人 2、因以为号焉

3、不慕荣利 4、好读书

5、每有会意 6、欣然忘食

7、性嗜酒 8、或置酒而招之

9、造饮辄尽 10、期在必醉

11、曾不吝情去留 12、环堵萧然

13、不蔽风日 14、晏如也

15、不戚戚于贫贱 16、不汲汲于富贵

17、因以为号焉 18、曾不吝情去留

三、深入探究

1、师:这篇课文是一篇传记,那么写传一般会涉及到哪些方面。

明确:性格、思想、爱好、生活等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内容(要求从原文中找出)。并说说这些内容写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爱好: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思想: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具体理解文中词句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四、合作探究:

1、结合课文练习一思考,如果五柳先生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你是否会去喜欢他,说说你的理由。(无固定答案,生自由发挥)

2、有人说,这篇课文其实就是陶渊明写的自传,你认可这一说法吗,或者说你能在文中找到陶渊明的影子吗?请你说说理由。(要求结合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文章来说)

五、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五柳先生传》教案 篇四

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解说我的一堂课,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予批评和指导。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四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诵读—品读—延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

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我设想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客观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由教师诵《桃花源记》导入新课,首先教师诵读几句《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让学生猜,引出陶渊明。再让学生齐背学过的他的《归园田居》,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陶渊明。并思考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采用分层四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

1、 听老师配乐朗读,和自己预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给学生渲染一种优美的意境。

2、 听完录音,教师指导文言文的读法。即根据词语的意义把握句子的节奏,根据教师的读法指导让学生练读。

3、 指名读课文、正音。在正音的同时,让学生迅速的书空,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记忆。

4、 理解文意。在这里我安排学生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教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即三读。

第一读。以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品读课文,论坛的主题是“千年‘五柳’大家谈”。我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拟出“我最欣赏———句,理由是——”?“印象最深的内容是———,理由是——”“我认为表现了——的情感,表现在——”即按品语言、品内容、品情感三方面来进行品析,每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品读。在学生相互品读过程中,教师可去旁听。以此促进师生交流。此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互品5分钟后,以版主的身份收集学生观点,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如:学生品读语言时,教师在广泛采听后,总结“不”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每一个“不”字都能体现“五柳先生”的品质,再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出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学生品读内容时,在广泛采听后,提出三个问题

1“爱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家境贫寒为什么还“嗜酒”?

3“常著文章”为什么“自娱”?

以此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五柳先生”的志趣,明白他志趣高雅。再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柳先生’的?”然后板书归纳,让学生全面深入感知文本;最后是品读情感。让学生理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情怀和安贫乐道的品格。安排这三品,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怀,并力求在品读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强化朗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读,开展“我当法

官巧断案”的活动探究问题。把历史上对五柳先生评价的人物和陶渊明,作为原告和被告,根据事实证据断定:五柳先生是否是陶渊明?让学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们了解的陶渊明的形象加以对比,明确本文实为陶渊明的自传。

第三读:学生对人物的褒贬,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也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在本文思想内涵和学生价值取向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安排了“跨越时空面对面”这一活动,让学生假设陶渊明跨越了千年来到了我们面前,说出你想对他说的话。在比较苏轼、周敦颐、陶渊明的作品和对生活的态度中,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五柳先生,学习他精神、性格中进步的方面,树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价值取向。

第四层次,诵读,加深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这也是为了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进而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我把这个写作训练命名为“猜猜我是谁”,即展示学生所写小传,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既培养了学生写人物时要抓住特征表现个性的能力,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环节:小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作结。

五、说板书

本文以自传的形式,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以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为切入点,以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之志为重要支撑,将本文内容的丰富性和图画式板书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形象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附板书: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生活贫穷爱好读书嗜酒著文章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精神安贫乐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3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