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的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购物的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购物的教案 篇一

设计意图:

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而孩子们年龄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而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对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如何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废品是有用的",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挂历纸、报纸等在游戏情境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制作,通过折一折、撕一撕等技能制作出精美的物品,充分了解到废物不废,一双勤劳的小手也可以变废为宝,为自己的创造感到骄傲。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购物袋的外形、作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折、撕等技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挂历、报纸。

2、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购物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购物袋)

2、"你见过的购物袋是什么样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它有什么用处?"

小结:我们知道了购物袋有的用纸做的,有的用塑料做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出去购物没有它们拿起东西来就不方便,所以购物袋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

二、废物利用,了解制作方法

1、幼儿观察购物袋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购物袋,你们看一看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出示成品,幼儿欣赏讲述)

小结:我的购物袋是用废旧的挂历纸和报纸做成的,原来这些看上去没用的纸,经过我们制作后,变成了精美的作品。

2、教师讲解购物袋

(1)"看看这购物袋是怎样做成的?"(学习'对折'的技能)

(2)"袋身粘好了还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学习'撕'的技能)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对折和撕两个本领,用废纸制作出了一个漂亮的购物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购物袋?

三、教师指导,幼儿尝试制作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把挂历纸、报纸等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有用的购物袋。

2、幼儿制作购物袋,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

3、幼儿展示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小结:你们真厉害,用灵巧的小手把我们身边不要用的废纸做成了一个个漂亮、有用的购物袋。

四、变废为宝,感受成功喜悦

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一变,使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拿着你的购物袋去给客人老师欣赏一下吧。

购物的教案 篇二

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今年过年时买东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劳累,很轻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延伸活动: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教学反思

1、我自己备课理论太多,对幼儿学习方法掌握有点生硬呆板。

2、上课过程中,虽然孩子很热情积极参与,我有点掌控不住了,在引导他们认真听或多说几遍口语,幼儿只顾那吃的物品

3、我在整个过程中也不断观察幼儿的个体变动,但及时调整心态并坦然解决小问题还是有写慌张。

4、给孩子们鼓励时,语气眼神还欠缺理解和接纳的态度

5、我对幼儿的学习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都有所理解和学习,就是在实施活动时,没能及时调整。

6、老师当时评价有几点:说话声音有点儿大,不太轻柔;表情有些直板,不自然;鼓励方式太单一;给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少,自由空间也太小。

购物的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14页《购物策略》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四、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又是靠什么获胜的呢?(生答)对,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挣更多的钱,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条件。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购物时,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你会选择什么条件进行购物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最近气温突然升高,天气炎热,昨天体育课下了之后,同学们热的心里慌,嘴里直冒火,于是就派小淘气去校门口的小超市买饮料,可是小淘气跑了几个商店也没买到饮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各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小淘气傻了眼,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你能帮帮他吗?

(二)、引入新课,探究购物策略

师:请看大屏幕,自己读题,小淘气不明白这些标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解读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生:大瓶装,1200ml,每瓶10元

小瓶装,200ml,每瓶2元

师:对,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再让我们看看每家店的优惠吧!

(解读信息)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家商店优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买东西,你选择哪个商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个商店买饮料更便宜?(分别出示三种情况带着学生一起来计算)

出示问题:

①买1瓶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②买1瓶大瓶饮料(10元)和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③买3瓶大瓶饮料(10元)和小瓶饮料(2元),去哪个商店较合算?

1、解决问题(1)

小淘气想买1瓶小瓶饮料,你认为去哪个商店最便宜?谁来大胆估计一下?请把你的验证结果写在本子上。

学生口答(思考一下,谁来说)

甲商店:2.00元乙商店:2×0.9=1.8(元)丙商店:2元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结果的?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计算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选择便宜的商店买。)师:你非常细心,分别算出三家的价格进行比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气要买1瓶大瓶和1瓶小瓶,你建议他去哪个商店呢?快帮他算一算,比一比,写在本子上。

2、解决问题(2)

甲商店:10元乙商店:(10+2)×0.9=10.8(元)丙商店:10+2=12(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会买东西,这时淘气想干脆趁商场打折,不如多买一点。于是他决定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写在练习本上。

3、解决问题(3)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丙商店:(10+2)×3×0.8=28.8(元)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的消费者。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买到了最便宜的饮料。通过刚才的购物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甲、乙商店30元以上的丙商店在不同的商店买同一种商品时,通过计算比较,还要看购买数量及商家的折扣进行选择。

带着我们的发现,请看问题(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淘气班上共有学生35人,你认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4、解决问题

师:你们认为该到哪个商店去买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为超过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会便宜些?

通过以上一些具体购买情况的分析,你现在在买饮料的过程中会给淘气怎样的购买建议呢?

不错!不错!真不错!同学们真是精明的购物小能手!

师: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货比三家)

(三)研究其他的购物策略

在买物品时不仅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优惠不知如何选择,有时也会因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装而不知如何选择。如: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种牛奶往往会有不同的包装。我们在购牛奶时,选择哪种包装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们就让我们和淘气一起继续买酸奶去!

1、请看屏幕,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认为哪种包装的牛奶便宜呢?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2)要买1.5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及答案。

出示(3):要买2.4升酸牛奶,有哪些买法?怎么买最合算?同桌合作完成。

请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购买方案

(2)比较出最合算的买法。

(3)然后上台展示。学生完成。汇报。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不但省钱,还可以多买100ml)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来买吧!

师:这是买不同容量的同一商品,你有什么发现?在购买酸奶的`过程中你会给出淘气什么购买建议?生:同一商品,大包装比小包装便宜。

师:在购买同一种商品,不同包装时,在满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种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所以我们尽量购买大包装。当然有时也要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择。

(四)拓展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有关“购物策略”的数学问题。

“十一”期间,各大商场举办让利销售活动,同一品牌的服装一套售价450元。

甲商店:买一套赠送价值50元的衬衫一件。乙商店:九折优惠

丙商店:购物1000元以上八折优惠。

(1)要买3套服装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2)如果要你去买这样的一套服装,你打算怎样买?说明理由。

师:从解决这题的过程中,对你的购物策略又有什么启发呢?(在商优惠措施差不多的情况,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商家)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关注了生活中购买物品的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看来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并不容易,关键要掌握购物策略。其实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泛。比如国家建设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军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战争取得胜利;在学习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我们做什么事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究竟策略了吗?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能掌握!

购物的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购物的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3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