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为人民服务 篇一

20 为人民服务(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过程与方法:

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③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①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②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①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ppt课件     以读代讲,读思结合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 认读生字词

b 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 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 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 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 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 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 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20 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教学反思

由于这篇课文产生的年代特殊性,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由于这篇课文题材的特殊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议论文,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的教学目的1、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的文章;2、是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因此我这样设计教学的。首先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再找出论点论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议论的表达方式,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上课的效果还不错,课后我还布置了一个小论点让大家以此进行充分论述写成小议论文。课后练笔对学生议论文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 篇二

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 ”,记忆“ ”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 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

学生能够说出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①(  )我们是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就改正。你说的办法(  ),我们(  )。

背诵这几句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几句话中的关联词语及重点词语,利用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记忆。

②(“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  ),为(  ),我们这个队伍就(  )。

③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   ),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  )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  ),要(  ),要提高(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  )解救他们,我们要(  )。要奋斗就会(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  ),想到(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  )。我们的干部要(  ),(  )都要(  ),(  ),(  )。

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口头填空,熟读,或同桌互相填空,小组填空等。也可以教学生一起背的方法,如先熟读再背诵、抓重点词背、分层背等等。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张广祥感谢您的登录

为人民服务 篇三

一、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作五层来讲。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这个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以及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重点。

选编这篇文章,一是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二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有点感性的认识。

二、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并要求全部会写。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泰山、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追悼会、寄托、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三、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张思德生平事迹材料。教师准备有关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插图、课文重点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课开始时,可先让学生交流对张思德生平事迹的了解再导入  课文。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要求学生一段一段地读,每读完一段想想这段写什么。读完全文,再要求把每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画下来,体会句子意思。在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要组织合作交流。

3、含义深刻的句子有: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指明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这是一句古汉语,词语的用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泰山”,山名,在山东,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鸿毛”,大雁的羽毛。这句话大意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3)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这句话讲为人民服务就要欢迎批评)

(4)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讲欢迎批评的目的是促进革命事业的兴旺)

(5)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句话讲团结的意义)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讲困难时要提高勇气)

(7)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这句话讲要不怕牺牲)

(8)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讲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4、思考·练习2在于通过引导讨论,理解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可参考“教材说明”。

思考·练习3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重点句的意思,一是党的宗旨,一是人死的意义。

思考·练习4是抄写语句。抄什么语句,不要强求一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才抄写下来。不过,课文中公认的名言警句,还是要鼓励学生抄下来。

5、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旺”“葬”,后鼻音;“迁”,前鼻音。“人固有一死”句来自古汉语,应适当讲解,“司马迁”“鸿毛”“五湖四海”“死得其所”“追悼会”“哀思”可借助工具书理解。

四、 参考资料

1、张思德生平介绍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仪陇县,苦大仇深的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长。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同年10月他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在瓦子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天他又随部队转战到四川,进入当地列宁小学学习文化和军事,毕业后被调到省军区指挥部政治部当交通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他跟随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前,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1938年春又任班长。1940年春,张思备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领导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他在战争年代参军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许多人已当了团长甚至旅长,张思德身为战士却从不计较职务高低。

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2、《为人民服务》发表的背景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主席的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战斗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中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主席由张思德进而要求全党:“因为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些话,后来传遍了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毛主席此番讲话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列中,仍有着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为人民服务》是八年级下册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讲演稿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前后内容逻辑性较强,所以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2.让学生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我采取了教师点拨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为人民服务》这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揭题导课、初读感知、研读探究、回顾总结五、课外拓展、结束寄语和布置作业。

(一)揭题导课

“知作者→析课题→究主人公→明背景”四个教学环节层层剥笋,环环紧扣,一则展示预习情况,增加课堂信息量;二则链接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前就对这篇看似“平铺”的文章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这是一个比较单调且往往被老师轻视的环节,这样设计,以便让每个学生扎实有效地读书、写字、积累词汇

(三)研读探究

研读探究让学生动笔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标题予以批注,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五层意思,每一段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列提纲既符合“把厚书读薄”的理念,又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学生自主探究与老师引导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课文可以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言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争先发言的热烈课堂气氛。

(四)回顾总结

回顾总结紧扣文本,既检查了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注意力回归;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回归到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五)语文教学的拓展、升华

通过声情并茂朗诵,使学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要活在人民心中”的种子,从而让“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六)结束寄语和作业布置

结束寄语和作业布置既让学生巩固深化了课堂知识,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趣味性,同时也把把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

四、板书设计

由于本课是是一篇讲演稿,各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所以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党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服务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 ”,记忆“ ”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 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①(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就改正。你说的办法(  ),我们(  )。

背诵这几句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几句话中的关联词语及重点词语,利用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记忆。

②(“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  ),为(  ),我们这个队伍就(  )。

③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   ),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  )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  ),要(  ),要提高(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  )解救他们,我们要(  )。要奋斗就会(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  ),想到(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  )。我们的干部要(  ),(  )都要(  ),(  ),(  )。

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口头填空,熟读,或同桌互相填空,小组填空等。也可以教学生一起背的方法,如先熟读再背诵、抓重点词背、分层背等等。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为人民服务 篇六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炊”、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2.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

“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讨论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

学生能够说出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看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六、学习第五段。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八、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篇七

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

教学难点 :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     (死的意义               )

轻于鸿毛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要 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     )简(     )政(     )

(2)死得其所(     )

3、填空。

这篇文章先总述                    ;再从(1)                ;(2)              ;(3)              ;

(4)               。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

六、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2、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宗旨:完全、彻底地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张广祥感谢您的登录

为人民服务 篇八

第6课时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人民政府为人民

1.应对突发事件履行职能。近来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我国在利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此,我国自2月22日起先后派出多架包机赶赴利比亚,分批组织我国驻利人员撤离。中国政府开展的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华侨华人、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评价,好评如潮,认为它一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充分展示出中国全新的国家形象。

2.接受批评监督倾听呼声。国务院总理X年1月24日下午前往国家信访局,首次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知识链接

1.中国政府从利比亚快速撤侨说明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1)生存权、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2)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积极履行各项职能。

(3)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政府勇于接受批评监督、倾听呼声的政治学依据。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权力的行使。

(2)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

(3)只有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才能使权力健康有序地运行,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权威,最终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针对训练

1.“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

①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③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并没有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①不能选;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是错误说法,应是维护合法利益,③不能选;②和④符合题意,故选c。

2.“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总理在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些话不仅引起代表委员的共鸣,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权力的行使。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③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障监督权的实现,使权力健康有序地运行,最终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④权力若不在阳光下运行,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滋生腐败。

【答案】

(2)①切实履行职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打造便民利民政府。③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权力。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⑤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高考展示

例1: (•福建•30)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三年以来,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积极作用。下列直接体现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助力国家创新建设的措施是[来源:第一范文网]

a.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b.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c.完善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体系,为行业提升竞争力保驾护航

d.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选择政府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助力“国家创新建设”的措施,b项与“保护知识产权”无关,c、d观点表述错误。故选a。

例2:(•天津•3)近期,“染色馒头”、“瘦肉精火腿肠”等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要有效防范此类现象发生,从漫画《交叉地带》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

b.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政府权威

c.政府要清正廉洁,防止行政执法腐败

d.要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漫画《交叉地带》说明政府部门分工不尽合理,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d符合漫画宗旨,答案选d。a错,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的生产和管理,否则就违背了政企分开的原则;b、c与漫画的宗旨不相符合。

答案:d

例3:(•浙江•41)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将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分析如何应对“用工荒”这一热点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间的关键在于全面识记并准确理解政治生活教材中关于“我国政府的职能”这一知识点,然后结合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分别加以阐述。不能全面、准确、完整掌握“我国政府的职能”这一教材基础知识,不能联系材料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都可能导致因答案不全而失分。

答案:(1)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人民服务 篇九

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炊”、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2、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

“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讨论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

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看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六、学习第五段。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八、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篇十

教学目标 :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1.  一进北京大门,朱红的影壁墙上“为人们服务”这五个金黄的大字便映入眼帘了。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 资料,谁来告诉大家,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

《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张思德是什么人?谁来介绍?(指名介绍)

二。新授课:

1.  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课件1)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真读课文,看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学,同桌交流。

3、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回答,板书)

宗旨

死的意义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4、质疑问难。

5、把你划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为人民服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