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月球优秀4篇

发布时间:

飞向月球 篇一

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飞向月球》拓展阅读

教材简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飞向月球》一课。这是一篇记叙性的科普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阅读理解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晚上,你有没有抬头看看晴朗的夜空中都有什么?

你知道月球上都有什么吗?

在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乘坐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开始了奔月的旅行,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齐读: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2.小组读生词。

3.开火车检查生词。

4.再读课文。

对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三、学习课文

1.课文的哪一方面的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

(师概括板书:飞船生活、太空美景、月球之谜)

2.学习2—3段。

(1)第几段写了在宇宙飞船上的生活?

自读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飞船生活的句子,小组中交流。

(2)师生交流合作学习的内容。

(3)课件演示飞船上的生活。

(4)指导美读。师生共同评价。

(5)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3.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4段。

你觉得太空的景色怎么样?

(2)课件演示月亮和地球图片。

(3)指导美读。

4.学习5—7段

(1)师对课件口述登月过程。

(2)第7段

学生自读课文。

强调容易读错的词语。

学生齐读。

四、总结

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过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你明白他的意思吗?

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会飞向月球!

五、布置作业

了解关于太空的知识。

飞向月球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始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抓住离开地球、加速向月球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在月球着陆等几个步骤说)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1、当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放眼四周时,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呢?这与你想象中的月球有什么区别吗?

2、登上月球后,宇航员们不忘看一看人类的摇篮地球。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地球图片、语句“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地球宇航员百看不厌?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如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中国的登月行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会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假如现在你就是那位英勇的中国宇航员,面对采访你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他们讲述你的月球之旅呢?

2、一同学为宇航员,其余同学为记者,模拟采访。

3、总结激趣。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七、教学后记:

飞向月球 篇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飞向月球 篇四

教材的选择:这堂课是书画版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灿烂星空第12课的内容,教材本身拥有很广的题材内容可以选择,有瓶罐制作的飞行器、折纸表现的飞船、儿童创作画形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以儿童命题创作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飞向月球》。

在美术绘画的课堂教学实施类型中,命题创作画是较难上的一种,命题画没有具体的某一种绘画造型需要教授解决,老师首先要从知识、情感入手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展开想象,最后顺利进入画面构图的阶段,从而完成最终的画面创作。一年级的学生不容易受绘画对象的约束,随意性大,教师适当的引导往往会创作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作品。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问题设计“---之最”类航天相关知识点的引用,由此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用影像、故事、讨论的手段来解决画面构图上的难点和合理安排相关内容。为学生绘画创作做好扎实的知识情感铺垫。

一、以知识、情感为切入口进行创意铺垫

课的开始部分我以问题“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为开场,2100年前中国发明的风筝、比法国热气球早800年的松脂灯等一一闪亮登场让小朋友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中国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壁画、嫦娥奔月、孙悟空脚踩筋斗云的故事,最早抒发了人类登月的幻想。

课件ppt演示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让小朋友知道了我们中国人通过千百年来的努力已经把飞天的幻想逐一变成了现实,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由此被激发。

二、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画面构图的多样性

“谁是宇宙最早的探险者?”问题继续抛出,以下的课堂实录记录了我如何运用媒体、影像、故事对学生命题创作的画面指导。

屏幕: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影像片断欣赏。

教师:图象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走路是跳跃的?他们在月球上的状态和地球上一样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月球没有大气层,有失重现象。

黑板:教师手持宇航员范例在黑板上展示摆动演示失重状态

(引导学生画面上的宇航员可以表现成倾斜的、倒立的等不同于常态的人物形象,让画面的人物造型更有趣更丰富)

教师: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之前,人类还有数不清的失败尝试,想不想知道“谁是人类最早的宇宙探险者?”。

学生:(猜测)是中国人吧?

教师:对又是中国人,他是生活在六百年前明朝的万户……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勇敢探险勇于献身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尊敬,月球上有以他名字命名的“万户山”博物馆有他的塑像。他飞天的原理完全正确,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们来讨论一下,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他的椅子后面的火箭点着后会烧到他的人……

学生:火箭点完后他没法回来了……

学生:他没有宇航服,太空辐射会伤害他,外太空没有空气……

教师:(补充)宇航服还能保护宇航员的皮肤,外太空冷热悬殊,热的时候比开水还烫,冷的时候比冰块还冷。

学生:他应该把自己包在一个坚硬的外壳里……

教师:对!这个外壳其实就是飞行器,如果万户有了飞行器和宇航服他就不会失败了……

屏幕:宇航服和飞行器图片欣赏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解决创作画面中比较难表现的飞行器、宇宙服的形象)

教师手持飞行器范例在黑板上演示和宇航员范例作大小比较

教师:老师的飞行器好像装不下胖胖的宇航员,是不是老师把飞行器画的小了?

学生:宇航员离我们近,飞行器离我们远,所以画的小了……

教师:对!(黑板简笔画示范大小不同的星球)离我们近的我们可以画得大些,离我们远的我们可以画的小些,这“近大远小”就是透视画法。表现飞行器、星球时都一样。

教师提作业要求:发挥想象以月亮、飞行器为主题画画你的飞天梦想

准备好了,明确目的地,我们就出发吧!

教师:看,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宇宙探险啦(课件同龄人作品欣赏)

……

儿童创作画的基本要素:构思、构图、造型、色彩。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这些要素被逐一解决,作品意识有了较好的保证。培养学生的创意是美术二纲重要的精神,在最后课的点评过程中我注重对一些有新想法、表现独特的人物、器械创意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听课的老师觉得我在这节课上还是发挥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课堂富有知识性、艺术性,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年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善于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问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飞向月球》,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