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优秀6篇)

发布时间:

航天飞机 篇一

设计理念

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看图、贴图、补图、比图等学生的主体活动,力避研究性阅读可能偏重理性认识的误区,既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又使研究活动富有情趣性。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15个生字和新词,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

2、认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能有感情地朗读银色飞机与航天飞机的对话。

3、能在反复诵读、感情发现中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质疑问难,阅读资料。

教学准备

有关航空航天(航天飞机,起飞、空间站、空间医院等)的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后,学生自由读,读通课文。

2、运用工具书,同座合作学习,读准生字、新词字音。

二、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画出自己难以读准的字,难以理解的词。

2、分小组共同交流自己的疑难点,能解决的最好在小组内解决。

3、师生交流,着重解决小组内难以解决的疑难点,并加以强化巩固。(自我发现问题,自行解决疑难点。)

三、三读课文,理清层次。

1、文章写了哪两种飞行器?主要写谁?

2、学生读文交流。

(初步了解文意,进而分清主次。)

四、四读课文,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用“—?”画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特别是航空知识方面的疑难点。

2、生生互动交流。

3、学生自行阅读资料,交流资料(课前教师、学生都准备查找有关航天、航空的知识资料。),解决疑难。

(超文本阅读)

4、师生释疑、存疑。

(让学生进一步发现更多、更大的疑难,先自行解决,再利用资料解决,最后才由教师释疑或存疑,为学生自主研究解决问题提供时间与空间。)

从能否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看出我们对航天飞机的特点、性能是不是真正理解。这也是我们在下一节课共同深读课文时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与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与兴趣。

2、以学生为本,主动发展,创设情景,让学生想想、想说、想做,训练学生自我阅读课文、自主研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文课件一个,银色飞机、航天飞机的纸板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课件出示“航天飞机”四字,让学生自由点击其中一字,出示航空航天有关知识的趣味选择题,学生选做,激趣。

一、交流谈话,初识航天飞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已认识了航天飞机,但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火箭比到底有哪些特点和性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深读课文来解决的研读专题。(出示研读专题)这里有两幅画(教师出示两模型),请问哪一幅是航天飞机?为什么?自己的研究,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确凿的依据来吗?(学生读课文找说)

示例1:课文说航天飞机是“庞然大物”,应该比银色飞机要大得多,所以左边的是航天飞机。

示例2:课文第五节开头说,航天飞机是“尖尖的脑袋,方方的尾巴,两侧张着三角翼,雄壮威武”。所以左边的应该是航天飞机。(看图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研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的特点,这是研究航天飞机的第一步。)

示例3:我从老师发下来的资料中可以了解到,航天飞机在100公里的高空下都是垂直上升的,所以应该是直的贴。

(由贴激疑,由疑促研。研学课文,研学资料,从而得出不同于课文插图的答案,树立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只相信自己科学研究结果的信心。这是研学航天飞机的第二步。)

三、读文添画,深识航天飞机。

1、教师作画,把两飞行器画飞起来(在两种飞机的尾部加撇,同加三撇),你们认为他俩谁应飞得快的一些?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学生研读后说,每说出一处可以上黑板帮老师在航天飞机机尾后加画一笔。

3、师生交流:猛窜,忙不迭,一掠而过,话音刚落,每小时两万多公里,飞出大气层,只一会儿工夫,早已……

(把添画同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快”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研学航天飞机。)

四、与火箭相比,确识航天飞机。

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航天飞机的形状和速度这两个特点,那是不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就是航天飞机?(不是,火箭也有这两个特点。)

2、航天飞机与火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去能回)。课文哪些词句证明了这一点?(“他专程来往于地球和空间轨道之间,只一会工夫,航天飞机又从空间医院向着地球飞行”、“哪儿的话,我跟火箭可不一样,能去能回……”)

3、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点以上的飞行器才是真正的航天飞机。

(银色飞机之所以认错航天飞机,是因为他没有了解航天飞机的这一点特点,教学中可一能让学生犯和银色飞机同样的错误。航天飞机伯这一特点必须让学生研学清楚。)

五、了解作用,研究航天飞机。

1、教师讲述航天飞机由发明到运用的简单历程,引入下文。

2、我们人类为什么要研制航天飞机,它有什么作用呢?

3、学生研学第6节,画找。

4、交流:课件出示,用“航天飞机有时——有时——有时——有时——”这样的句式说。可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资料。

5、航天飞机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是与他的设计特点分不开的。

课件出示,学生思考交流:

作用(之所以)——特点(是因为)

能飞机出大气层,把人造卫星送上轨道——( )

带仪器在空间做各种实验——( )

接送病人——( )

……——(……)

示例1:航天飞机之所以能飞出大气层,把人造卫星送上轨道,是因为他的速度极快,每小时有两万多公里,而速度快又与他的外形设计“尖尖的脑袋”有联系。

示例2:航天飞机之所以能带仪器在空间做各种实验,是因为他是“庞然大物”,机舱空间大,可设多种实验室,而且肯定非常平稳,因为他有“方方的尾巴,两侧还张着三角翼”。

示例3:航天飞机之所以能接送病人,是因为他能去能回。

(把航天飞机的作用与特点联系起来学习,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回顾复习,更把学生带入到为什么这样设计航天飞机和如何更优化设计航天飞机的“纯科学”领域。这是学生研究航天飞机的第五步,也是他们真正研究航天飞机的起始。)

六、小结

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在学完课文后就初步了解了,现在,谁能把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连起来说一说,要说得有条理、有说服力。(学生说、互评。)教师小结学生的交流,并指出,今天我们还只是从书中对航天飞机有初步的了解,而要真正研究它就需要我们一生的时间。

(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兴奋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一种超文本教学的大语文教学观。)◆[2003年11月8日]

航天飞机 篇二

教学内容:《1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学习重难点:充分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神奇本领。

教学准备:录像,小黑板,图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一、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注意读准“航”。

2、我的十分钟

师: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你了解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录像。

看了录像,你有哪些与航天飞机有关的问题?

生交流: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

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

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而载人飞船又称宇宙飞船,是一种运送航天员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

••••••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思考: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出示要求:

先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再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碰到不理解或感兴趣的地方,标号记号并多读几遍。

2、检查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各种方式读。

一架          翻筋头        翅膀        智慧老人      手臂

抖擞          捞回舱中        帕米尔高原        无影无踪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呼啸     庞然大物    智慧老人    抖擞     无影无踪    帕米尔高原

(3)识记字形:

指名读生字,能不能给这些生字找几个成语朋友?

描一描书上生字表中的生字。

描的时候,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指导书写:

“慧”上下结构,间架要匀称,中间部分起笔在横中线上。

“臂”上面的“辟”要写得扁一些,不要太大。

“米、尔、卫、巨”都是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正中。

描习字帖。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小组比赛读课文,读完以后指名说说什么是航天飞机。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踪(       )  竟(        )  巨(        )竟(      )   膀(       )

粽(       )  竞(        )  臣(        )竞(      )   傍(       )

知(        )   驾(         )   翘(         )

智(        )   架(         )   翅(         )

2、照样子写词语

请不自由自在:

请不无影无踪:

请不庞然大物:

请不要复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精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当普通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得意地飞行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结,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2、3节

1、默读第2节,想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它跟普通飞机有什么不同?用笔画出有关的词句。

2、交流:

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读了这一段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外形特别大:“庞然大物”  (补充介绍相关数据)

气势特别大:“一声呼啸”、“腾空而起”

速度特别快:“转眼间”、“无影无踪”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评议

4、小结

5、再来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分角色朗读。

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6、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普通飞机   两万米         四个多小时

航天飞机   几十万米        七分钟

7、我的十分钟

1) 出示:

例: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读读例句,想想画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再读读下面两个句子,在开头写上起同样作用的一句话。

普通飞机能飞两万米,而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7分钟。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扮演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吗?

讨论,小结练习

8、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4节

1、默读第4节,想象:如果你就是这架普通飞机,这时你会想些什么?

2、读读智慧老人的话。

讨论 :(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

(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3)从智慧老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他们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既不应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

3、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四、课外拓展:

1、想一想,填一填

①黄俊龙    ②聂海胜     ③杨利伟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XX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是(    )。

XX年10月22日,中国“神舟六号”再度飞天成功,航天员是(   )、(   )。

板书设计

飞得更高

19   航天飞机        速度更快

作用更大

智慧瞬间

拓展阅读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飞机和火箭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遨游,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

通常,航天飞机由上下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做轨道级,它的形状像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下部是两台固体助推火箭和一个大燃料箱,这是一个庞然大物,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是用来供给轨道级上主发动机燃料的。

轨道级分前、中、后三段。前段是乘员舱,舱内气压等于正常大气压,可乘3-7名宇航员,多到10人。中段是个很大的运载舱,可以装载人员、卫星、科学仪器和航天武器等,还有在空间用来装卸货物的巨型遥控机械手。后段装有三台发动机,以及使航天飞机作机动飞行,保持飞机的稳定,进行姿态变换的动力装置。

航天飞机分三步登天。起飞时,像火箭一样竖立在火箭发射台上,三台发动机和置于大燃料箱两旁的两台火箭助推器,几乎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升到五六十公里的高空时,两台助推器燃烧完毕,自动脱落,并打开降落伞降落,以便回收后下次再用。这里航天飞机的时速已达5000多公里,依靠主发动机的推力,继续向高空冲去。大约起飞后8分钟,航天飞机已到达预定的轨道附近,庞大的燃料箱已经用完燃料。这样,航天飞机就乘下轨道级了,由于装在后段的机动发动机的作用,轨道级正式进入太空轨道飞行。

航天飞机入轨后,运载舱上的舱门打开,就可以执行各种任务了。航天飞机可以在太空飞行一个月之久。

航天飞机要返回地球时,便启动机动发动机,使它脱离原来的地球轨道,高度逐渐降低,再入大气层,在大气动中作无动力滑翔飞行,最后像普通喷气式客机那样,在跑道上俯冲着陆。返回地面后,经过维修保养,补充燃料,加装助推器和燃料箱,又可再次升空飞机。这种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100次左右。

航天飞机上升和再入大气层时加速度很小,可供健康的人乘坐遨游太空。还可以在轨道上发射人造卫星,进行科学实验和修理卫星,以及用于军事目的等。航天飞机还可以作为“运输机”为空间实验室运送部件、器材、物资和人员。

航天飞机 篇三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二、三自然段,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地进入太空航行,并安全返回。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研制出自己的航天飞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课。(板书:航天飞机)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动作?

2、书上是怎样写的呢?(自读、指读、齐读)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再看屏幕。航天飞机在干什么?

2、请细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试一试用朗读来表达它的特点。

3、反馈。

(1)、屏幕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航天飞机的特点?随机点击“庞然大物”“腾空而起”“转眼间”“无影无踪”。(板书:庞然大物)指导朗读。

4、小结: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它飞得很快。飞机可不知这些,他想:(生接)“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它去请教了谁?智慧老人说些什么呢?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智慧老人的话。

2、小组学习: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了解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3、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1)、屏幕出示:“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飞得比普通飞机更高更快?智慧老人第一段话是通过列数据来说明的。(同时点击出“两万米”“几十万米”“七分钟”“四个多小时”)(板书:更高更快)

(3)、指导朗读。

(4)、屏幕出示:“航天飞机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5)、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本领可大了?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是通过举例子来说明的。(同时点击出“转圈圈”“释放”“回收”)(板书:本领可大了)

(6)、指导朗读。

4、看图说话练习:因为,所以。

5、小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拓展。

1、请再看一下航天飞机的起飞、在太空中航行的情景。(播放视频)

2、你们还想更深地了解航天飞机吗?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还有许多,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去查阅收集资料,下节课好好交流一下。真希望小朋友从小成为航天飞机迷,将来成为航天专家,早日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大家有没有信心?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

六、作业 。

1、把你这节课了解到的关于航天飞机的特点说给爸爸妈妈听。

航天飞机 篇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7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阅读课文。

1.课文写了银色飞机几次与航天飞机相遇?齐读2-3自然段。评析。

2.它们是如何相遇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们的第一次相遇时间很短?

3.出示句子:……呼的一声…… 呼的一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说一句话。

4.出示:银色飞机为结识了这样一个新朋友而感到高兴。

在你的学习与生活中,你曾经为什么事而感到高兴过?银色飞机为什么而感到高兴?(结识了一个新朋友)结识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可以用找同义词的方法理解)这个新朋友是谁?(航天飞机)为什么会为这个新朋友而高兴呢?(板书:雄壮威武)课文中是怎么来说明航天飞机的雄壮威武的?齐读、指名读这几句话。

5.板书:羡慕。羡慕什么意思?(看到别人有和处或有利的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银色飞机羡慕什么呢?(飞得快,能飞出大气层)

6.银色飞机把自己与航天飞机相比,他也只能是--对空长叹。对空长叹是什么意思?(对着天空深深地叹息)为什么而叹息?(没有这样的本领)

了解飞机的性能。

7.请你用为……而……根据上面的意思来说两句话。

(1)银色飞机为航天飞机能飞出大而感到羡慕。

(2)银色飞机为自己没有这样的本领而对空长叹。

8.请你在文中再找一找有关银色飞机心情的词语,再想一想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交流:担忧 理解担忧的意思;银色飞机为什么而担忧?(航天飞机能否回来)惋惜 理解惋惜的意思;银色飞机为什么而惋惜?(航天飞机不能回来)请你用为……而……来说句子。(句子略)

9.出示刚才那个朋友并不是火箭,而是航天飞机。 依照上面的句子来说几句话。

10.自读第六自然段,说说航天飞机有什么用途(送卫星上轨道、空间做实验、送病人上空间医院等)。

11.自由读1-6自然段。

12.学习第7自然段

(1)默读。

(2)讨论,引读。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便。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便说。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又。

(3)引导想象。

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航天飞机》一课,听了智慧老人的一番话,知道了航天飞机的一些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去阅读查找科普读物,也可以向家长了解,然后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或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写一篇板报稿。

板书:

飞得更高

31、航天飞机 速度更大

作用更大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航天飞机 篇五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航天飞机的特点,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从而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志趣。全文共4个自然段。其中第二、三自然段写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是全文的重点。课文叙述灵活,语言生动既传授了科学常识,又提供了语言训练的范例,特别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4、课内外相结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自写板报稿,做到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主要特点。

2、学习课文有助于作比较和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视频“航天飞机发射情景”。

【直观形象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吗?想不想了解它呢?

2、课文《航天飞机》介绍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课题:19、航天飞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能通句子;(3)标出小节。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

【本部分为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每点击一生词则变色且跳出生字拼音,有利于学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

一架  翻筋斗  翅膀  智慧老人  手臂

无影无踪  抖搂  捞回  舱中  帕米尔高原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结合课文,自由轻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讨论交流。

5、指名分节读课文。

(1)思考:你读了课文,知道了哪些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

(2)小组交流

三、多媒体指导书写

架  影  翅  慧

【这几个生字是课文中较难写的,采用多媒体手段能较清晰地揭示这几个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笔顺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呢吗?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发言、交流。

二、创设情境  精读感悟

【本部分设计借鉴了于永正老师古诗《草》的教学,利用三年级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创设表演的情境,以表演为手段,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悟语言并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同学们,看来你们掌握得不错,那你们能回家把今天学的内容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吗?(学生肯定会说“能”)

要想介绍得清楚生动,首先要熟悉课文内容,我们还是先来认真读读课文怎么样?(学生会同意要求)

2、轻读课文,思考:

航天飞机有什么特点?用“~”划出文中有关句子;然后每四人为一组互相交流。

3、交流讨论,适时理解:

(1) 外形大:庞然大物

(2)飞得快:一声呼啸 、 腾空而起 、 转眼间 、 无影无踪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

介绍:谁知道帕米尔高原在哪儿,东海之滨呢?[帕在西,滨在东。几乎是横跨了整个中国,大约有4000公里长呢!航天飞机只——七分钟,而飞机——四个多小时。(相机扳书)]

同学们可以算一下;一小时等于60分钟,4小时就是240分钟,航天飞机只需七分钟,飞机240分钟,那是多少倍呀!

(3)飞得高:“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导朗读、互评)

(4)本领大:本领可大了!--------

“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谁能用“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__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__。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航天飞机的本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师读:航天飞机……生读:……

4、设疑:航天飞机有这么大的作用,是不是用不着飞机了呢?(不是)

飞机的作用是什么呢?(载人、运货、抢险。。。。。。)

小结: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师生表演(师演爷爷或奶奶):

表演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说话时的礼貌及口语交际能力

(大致过程)

生:爷爷,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

爷爷:哦,是什么呀?

生:《航天飞机》

爷爷:哦,飞机啊?我知道,有啥稀奇的?

生:不是普通的飞机,是航天飞机。

爷爷:怎么个不同法?不就是在天上飞吗?

生:不是,它的样子。。。。。。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故意提出疑惑或装作不懂,引导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

爷爷:哦,听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啥时候带我去坐一坐啊?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

小结: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阅收集资料,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识,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航天专家,早日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三、课后练习  巩固延伸

1、课外阅读并利用网络搜索资料,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目,为班级板报写一篇板报稿并将有关内容介绍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2、登录专题网页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航天飞机的特点,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从而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志趣。全文共4个自然段。其中第二、三自然段写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是全文的重点。课文叙述灵活,语言生动既传授了科学常识,又提供了语言训练的范例,特别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4、课内外相结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自写板报稿,做到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主要特点。

2、学习课文有助于作比较和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视频“航天飞机发射情景”。

【直观形象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吗?想不想了解它呢?

2、课文《航天飞机》介绍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课题:19、航天飞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能通句子;(3)标出小节。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

【本部分为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每点击一生词则变色且跳出生字拼音,有利于学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

一架  翻筋斗  翅膀  智慧老人  手臂

无影无踪  抖搂  捞回  舱中  帕米尔高原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结合课文,自由轻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讨论交流。

5、指名分节读课文。

(1)思考:你读了课文,知道了哪些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

(2)小组交流

三、多媒体指导书写

架  影  翅  慧

【这几个生字是课文中较难写的,采用多媒体手段能较清晰地揭示这几个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笔顺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呢吗?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发言、交流。

二、创设情境  精读感悟

【本部分设计借鉴了于永正老师古诗《草》的教学,利用三年级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创设表演的情境,以表演为手段,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悟语言并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同学们,看来你们掌握得不错,那你们能回家把今天学的内容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吗?(学生肯定会说“能”)

要想介绍得清楚生动,首先要熟悉课文内容,我们还是先来认真读读课文怎么样?(学生会同意要求)

2、轻读课文,思考:

航天飞机有什么特点?用“~”划出文中有关句子;然后每四人为一组互相交流。

3、交流讨论,适时理解:

(1) 外形大:庞然大物

(2)飞得快:一声呼啸 、 腾空而起 、 转眼间 、 无影无踪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

介绍:谁知道帕米尔高原在哪儿,东海之滨呢?[帕在西,滨在东。几乎是横跨了整个中国,大约有4000公里长呢!航天飞机只——七分钟,而飞机——四个多小时。(相机扳书)]

同学们可以算一下;一小时等于60分钟,4小时就是240分钟,航天飞机只需七分钟,飞机240分钟,那是多少倍呀!

(3)飞得高:“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导朗读、互评)

(4)本领大:本领可大了!--------

“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谁能用“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__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__。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航天飞机的本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师读:航天飞机……生读:……

4、设疑:航天飞机有这么大的作用,是不是用不着飞机了呢?(不是)

飞机的作用是什么呢?(载人、运货、抢险。。。。。。)

小结: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师生表演(师演爷爷或奶奶):

表演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说话时的礼貌及口语交际能力

(大致过程)

生:爷爷,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

爷爷:哦,是什么呀?

生:《航天飞机》

爷爷:哦,飞机啊?我知道,有啥稀奇的?

生:不是普通的飞机,是航天飞机。

爷爷:怎么个不同法?不就是在天上飞吗?

生:不是,它的样子。。。。。。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故意提出疑惑或装作不懂,引导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

爷爷:哦,听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啥时候带我去坐一坐啊?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

小结: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阅收集资料,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识,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航天专家,早日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三、课后练习  巩固延伸

1、课外阅读并利用网络搜索资料,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目,为班级板报写一篇板报稿并将有关内容介绍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2、登录专题网页自主学习:

航天飞机 篇六

关于教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三课,从内容看,这也是一篇科学童话,按照单元主题教学的要求,应该继续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也就是说要延续《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目标。这篇科学童话,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全文在逻辑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第一段写普通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觉得很得意;

2、第二、三段主要介绍航天飞机外形大、速度快的特点和在人类航天事业中的神奇作用。是全文的重点。

3、最后一段写普通飞机在智慧老人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谁也替代不了谁。课文语言生动,叙述灵活,在将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既渗透了科学知识,又提供了语言学习的范例。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扩大了他们的阅读视野,特别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的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筋、踪、智、慧、竟、米、尔、卫、巨、臂;绿色通道里面的字只认不写:俯、翻、啸、帕、捞、舱。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继续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学会10个生字以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难点:对于航天飞机一些知识储备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不必要求学生非常了解专业术语,只要大致知道就可以了。

教学建议:

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课”。

1、准确把握教材,认真定位目标。

这篇课文中,有较多的篇幅是通过智慧老人之口介绍航天飞机的一些知识和基本特点。了解这些知识和特点是语文课的一项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任务。但是,如果把了解知识作为语文的全部,就很容易使语文课堂变味。所以,老师们要把握好“了解”这一目标的尺度。恰当地进行了解目标的达成操作。

我觉得可抓住三点:

一点是外形大。(庞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

二是飞得快和高。(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几十万米高。速度是普通飞机的三十多倍。)

三是本领大。(绕着地球转,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

2、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文情感线索。

课文是通过普通飞机和智慧老人的对话来展开的。将这些知识自然又充满童趣地渗透其间。最突出的一个线索就是将普通飞机的情感融会其中,由开始时候的“觉得很得意”到“产生了好奇和疑问”,再到聆听了智慧老人的介绍后“不自在”,直至最后在智慧老人的开导下心服口服,正确认识自己。如果说了解航天飞机的知识是课文的重点所在,那么,感受普通飞机的情感所经历的变化是这篇课文的一条外在的线索。或者可以作为老师进行读讲课文地一个很有效地的抓手,一条贯穿阅读课的“线”。抓好这条情感线索,也是语文课进行人文教育的很好机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本领,认识“别人比我强”,认识别人对自己的善意忠告,从而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正确对待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3、找准“训练点”,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1)如果仔细研读课文就会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值得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在介绍航天飞机特点的时候,分别用的是什么方法?(举数字、对比、打比方……,让学生在了解航天飞机知识的同时学会写作的方法,另外,对于本册课文来说,了解段落的结构,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结合课文进行相关的训练。比如: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它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能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第一句话具有总起的作用,而在写作的时候,这样的方法往往就是叙述中非常常用的方法。因此也可以把它作为语言训练的点。设计一些迁移的练习。——————普通飞机能飞两万米高,而航天飞机能飞到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7分钟。让学生给这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总起句。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写作能力。

(2)变换人称,介绍航天飞机。把他的一些知识和特点介绍给大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揭示课题后,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航天飞机的实景以及发射的壮观瞬间,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添、不漏、不重复,不回读、不读破。

3、结合预习检查对于不理解或感兴趣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可以请学生逐段读课文,尤其是课文的第三段,一定要读得很熟。。一些生字的读音要读准。如“智”是翘舌音,踪、舱是平舌音,“竟”是后鼻音。

4、初步感知航天飞机是一种飞得很快很高的飞机。

二、精读感悟第一段

1、先自由读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飞机本领大、得意)。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自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飞机本领大;“很得意”则体现出了飞机自以为是的骄傲神态。(结合学生的已知,用动作手势或者图片理解“俯冲”、“爬升”、“翻筋斗”)

3、展开合理想象。飞机一边飞,一边在想什么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飞机的妄自尊大的心理。

4、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象小飞机的这种心情。注意朗读指导的层次性,要抓住本领大、得意来引导、暗示学生读出意思来。

三、精读第二、三段。

1、正当小飞机扬扬自得的时候,谁来啦?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三段。想一想,航天飞机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交流。学生能够初步回答到:航天飞机很大,飞得很高,它的本领还很大。

3、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给学生提供三种符号,“——”、“……”或者曲线让学生分别从课文中找到哪三个句子写出了三个意思。同桌可以交流。找到以后要认真地读一读,然后准备交流,不仅要读给大家听,而且要讲出你的理由来。

4、交流自己的发现。

(1)航天飞机的大:“庞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可以结合插图进行直观理解。

(2)飞得快:转眼间、无影无踪、只要飞行7分钟横跨中国的东西。速度是小飞机的30多倍;

(3)飞得高:两万米和几十万米。

(4)本领大。绕着地球转圈、释放和回收地球卫星。相机结合理解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最主要的是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把航天飞机和小飞机进行对比。突出了航天飞机飞得高和快的特点。初步明白这样能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加清楚明白。

5、请学生在介绍飞机特点的时候,把自己理解到的意思读出来。看谁理解得好。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6、请学生结合板书(就是航天飞机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航天飞机)如果你是航天飞机,你怎么介绍你自己呢?可以仙鹤同桌准备准备,然后进行交流。

四、精读第四段:

1、先自由读读。小飞机为什么“不自在”?此时此刻,他知道了航天飞机的特点以后,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小飞机联想到了刚才自己的骄傲,现在内心的愧疚。(心里不是滋味,不舒服,惭愧都是可以诠释“不自在”的内涵)智慧老人的话小飞机听明白了吗?

2、通过“如果你是小飞机,你怎么回答智慧老人的话呢?”这样的抓手来提升智慧老人的话,提升课文的主旨。那就是:普通小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既不妄自尊大,(太骄傲)也不应该妄自菲薄。(太自备、气馁)

3、可以适当延伸:说说你知道的小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请你也给小飞机作一个自我介绍,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看谁了解得多。这样可以激起小飞机的自信,进一步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不骄不馁。

五、写字指导:

独体字:米、尔、卫、巨,虽然都是独体字,但是学生事实上很多时候已经认识并且早就在使用了,只有注意笔画比较少的字要写在中间,不要偏,而且不要写得太小。注意一下“巨”的笔顺,先写“横折横”,再写“竖折”。

“慧”的书写:上下结构,间架要匀称,中间部分起笔在横中线上。

臂:上面的“辟”要写得扁一点,不要太大;

六、实践延伸:

1、课外推荐阅读《航空知识》、《小百科画库》等书刊,收集我国神州5号宇宙飞船的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2、小飞机自我介绍展。可以口头和书面相结合。

作业设计:

1、描红、抄写词语。

2、写一则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和小飞机的自我介绍,要充满自信。

3、为下面的两句话分别找一句总起句。

——————普通飞机能飞两万米高,而航天飞机能飞到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7分钟。

4、进行“航天知识交流会”和“飞机自我介绍展”。

板书设计:

航天飞机 大

飞得远

飞得高

本领大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航天飞机》,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3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