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沉香救母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难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正确的读书和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字卡

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

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读,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朗读。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教会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为了使两篇课文更好地衔接起来,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沉香的“救母心切”,不妨抓住“沉香15岁了”大做文章,7年来,沉香是怎么过来的?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两千多个日夜?然后引入本课。)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

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紧抓“多少”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有感情地读读。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

饿了就……渴了就……脚上……手上……

(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沉香在漫漫救母长途中,可能会遭受哪些磨难?)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这些苦难,我们谁受得了,可沉香却——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在乎?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险,能读好这段话吗?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妈妈,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个——孝顺的(有孝心)的孩子。齐读。

3、引读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此刻,沉香心里会想些什么?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

指导读好最后两句

说话: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7)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  一针针  一个个  一线线  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   )、(   )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    )血痕。

我把玩具(   )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    )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作业

1、抄词

2、扩词

果:野果、水果、果子、果然

充:充分、充满、充足、画饼充饥

3、填合适的词。

(   )的华山 (   )的女神

(   )的生活 (   )的武艺

教后记: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为了将沉香救母这个故事完整呈现,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沉香救母的决心和毅力,为了体会沉香的勇敢和孝顺,我紧紧抓住“沉香15岁了”这句话,提出,8年来,沉香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篇课文,重新感受沉香八年来的辛苦和坚持,然后才导入本课,通过对“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等重点词句,反复地体会理解,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向沉香一样做个孝顺的孩子,将课文内涵进一步加深。

沉香救母 篇二

课题:10沉香救母(一)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 阅读课

教学时间:3.3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宝莲灯》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课前播放影片《宝莲灯》

2、这部影片讲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啊?(板书课题:沉香救母)

3、看了影片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4、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

5、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上自然段序号。

观看影片

自主交流

交流感想

(齐读课题)

听读,标序号

课前电影《宝莲灯》的观看,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在谈感想时,由于有了电影这个先导,孩子们能说的也就多了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认读生字,想想生字词的意思和记住生字的方法。

2、出示生字词。

叹气  含泪  善良  恨不得  心狠手辣  对付  习武  练功  累  拳头  腊月  盛夏酷暑  腰酸背疼  浑身  增添

⑴各自拼读,指名认读,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正音。

⑵有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说说它们的意思。

⑶教师讲解:

①腊月:农历12月;②酷暑:很热的夏天;③对付:应付;④善良:心地好,没有恶意。

⑷学生查字典弄懂“增”(加多、添)的意思,理解“增添”就是“添”的意思。

⑸讲“习武练功、心狠手辣、腰酸背疼”等词语中的关键字,让学生理解意思。

⑹学生讲述词语的意思。

⑺组织交流记忆生字词的办法。教师小结:

①     用部件法帮助记忆。

②     猜谜法

③     减一减

自学课文

自读生字

拼读

自主讲解词语的意思

讲述词语的意思

交流记忆生字词

④     换一换

⑤     特别提醒:“武”,容易写错,记住一句话“习武强身不用刀”

3、各自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思考:这篇课文按下面的意思可以分为怎样的两部分?

⑴沉香知道母亲被压在华山脚下的真相后,决心解救母亲。(一~三自然段)

⑵ 沉香为了对付心狠手辣的二郎神,上山拜师学武,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第四自然段)

4、默读课文,质疑,教师解疑

思考

默读,质疑

四、作业布置

1、比较并组词。             2、写出下面字的笔顺。

跟(  )很(  )狠(  )       武:

根(  )恨(  )良(  )       狠:

3、  练写生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题:沉香救母(一)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 阅读课

教学时间:4.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2、  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精读理解,溶情入境

1、学习第一部分(1~3)

⑴默读第一自然段,问: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从来没有见过妈妈)

过渡:这是为什么呢?

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三层)哪三层?

(1、再三追问,说出真相;2、妈妈美丽善良,被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3、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①默读第一层,指名二人饰演沉香父子,演一演“经他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泪说出了真情”。

②这“真情”指什么?

③研究:这一段“真情”不写行吗?为什么?

④自由讨论,侧重引导学生理解:a、这种插进去写的一段故事叫插叙。

b、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沉香“从来没见过妈妈”的原因,也是后来沉香“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去解救妈妈”思想产生的根由。

c、沉香为什么事情难过?又为什么气愤?(妈妈正在遭难,沉香心里难过;二郎神这样凶狠,沉香十分气愤)

⑤齐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听爸爸说:妈妈善良  被压华山  难过  气愤)

⑶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二郎神  心狠手辣  攥紧拳头)

过渡:沉香爸爸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心狠手辣、神

默读,交流

自由读,分层交流

默读,指名表演

讨论交流

自由讨论

通广大的二郎神,另一方面是年仅8岁没有本领的小孩。沉香怎么办呢?

2、学习第二部分(第四自然段)

⑴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图上有哪两个人?男孩在干什么?老人在干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反复诵读。

⑵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疼”的意思,教者适当补充。

⑶讨论:一个小小的孩子,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一……就……)

教者小结:沉香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那就是要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

齐读第四自然段,突出重音。

⑷“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中的“练就”是什么意思?

(板书:一……就……  练就一身武艺)

⑸学生默读全文后质疑,教者解疑。

看图说话

画句子诵读

说词义

讨论

齐读第四自然段

理解词意

默读,质疑

三、作业

1、读一读。

⑴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⑵爸爸一看到电视上有足球赛,就来了劲。

2、读读词语。

心狠手辣  寒冬腊月  盛夏酷暑  神通广大  起早贪黑  习武练功  腰酸背疼  拜师学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记住“沉香了解真情、拜师学艺”的故事情节,准备讲述故事。

读一读

读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 篇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305 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