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乒乓球》,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乒乓球 篇一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延伸于体育活动《好玩的乒乓球》,在进行此活动中,幼儿对于乒乓球非常感兴趣,还会运用多种方法运球。新《纲要》中指出活动内容与活动主体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以乒乓球为载体,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完成探索任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材料运球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2、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        1、乒乓球40个、筷子、橡皮筋、夹子、铁丝、白纸、吸管、勺子、剪刀、橡皮泥、等材料若干。2、托盘若干、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的多样性。1、教师出示乒乓球,提出问题。指导语:“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中国的国球:乒乓球,今天老师有个关于乒乓球的难题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把乒乓球从左边运到右边,但是不能用手,球不能着地,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把球运过去呢?你可以用身体来试一试吗?”2、幼儿交流讨论,并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运球方法。指导语:“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可以出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二、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索利用材料运球的方法1、教师出示材料,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这些材料能把球运过去吗?怎么运?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2、教师讲述操作要求:要求幼儿在操作中注意不能直接用手,球不能着地,把球从黄色线运到红色线上。3、幼儿分组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不同的运球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能直接碰到球。4、幼儿进行实验交流。(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发现和方法。指导语:“你用了什么材料?你是怎么运的呢?这是什么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2)适时请幼儿示范给没有成功的幼儿看。指导语:“那有哪种材料是不能运球的呢?真的不行吗?有没有小朋友成功的,那请你出来展示一下你的运球方法吧!”5、师幼一起总结归纳探索方法:夹、勺、吹、拨等方法可以把球运过去。三、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幼儿再次动手操作,利用同一种材料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只能选择一种材料,想出几种不同的运球方法。2、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材料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3、幼儿相互交流试验结果,介绍同种材料不同的运球方法。提问并讨论:“你玩的是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你用什么方法把球运过去了?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四、幼儿进行运球竞赛,探索又快又稳的运球方法。1、幼儿思考又快又稳的运球方法。指导语:“你觉得哪一种材料和方法运球能运得又快又稳?”2、教师讲解竞赛要求:幼儿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又快又稳的运球方法,分成两队进行接力竞赛。3、幼儿分小组相互讨论和选择材料。4、分组进行接力竞赛,进行小结和归纳:你刚才用了什么方法?你觉得这种方法是运的又快又稳的吗?为什么?五、活动小结教师通过总结不同运球方法,并对幼儿提出新问题,拓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再次探索运球方法的兴趣。指导语:“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动动脑动动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运乒乓球。其实除了这些材料以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材料也是能用来运球的,那我们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试一试,好吗?” 活动延伸        把各种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探索利用材料运球的方法。

乒乓球 篇二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孩子近视出现低龄化。很多孩子五六岁就戴起了眼镜,成为“小四眼”。最近发现,打乒乓球是预防和治疗近视的好方法!

球类运动都能预防近视

我们已经知道打乒乓球能有效预防近视,但是否是所有运动中最佳的运动方式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资料证明。专家指出,其实所有球类运动都对近视的防治有积极作用,比如篮球、足球等等。所以家长可以督促和带领孩子多进行球类运动,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用电脑,减少近视的发病率。

什么年龄学习打乒乓球最好?

乒乓球跟其它运动项目一样,讲究“童子功”。以培训专业运动员方向的乒乓球启蒙训练,三岁半到四岁这个年龄段是最合适的,5岁以后就可以接受正规的系统训练了,这个时期培养的球感和手感是最好的。

以健身、促进身体发育、培养特长、预防近视等为目的的乒乓球训练,6-8岁为最佳时期。这时候的儿童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自制力,身体柔韧性处在最佳时期,意识和肌体能力可塑性强,是开发运动能力的黄金时段!此后年龄越大,孩子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缺乏时间训练,也错过了各项身体能力的最佳时期。

高度近视者不适合打乒乓球

尽管乒乓球疗法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小编提醒家长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都适合乒乓球运动。高度近视者由于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如有外力作用很容易受伤,造成视网膜脱离,甚至导致失明。

提醒:

高度近视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用眼疲劳,坚持做眼保健操,睡前可用毛巾热敷眼睛,多吃胡萝卜等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为了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孩子最好是从小打球预防近视,而不是等近视了才想靠打球来恢复视力。带孩子去打乒乓球,锻炼身体和预防近视两不误!

乒乓球 篇三

活动目标: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方法玩乒乓球。2、激发探索欲望,并能用语言表达。

环境创设:1、人手一个乒乓球。2、操作材料:小棒、属片罐、可乐瓶、绳(小尾巴)、垫板、乒乓版、废纸楼、小盆、橡皮泥、双体杯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引出主题

1、上次我们知道许多有关乒乓球的小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玩乒乓球。

二、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几种花样?

2、幼儿自由玩乒乓球。(教师观察为主,适时提醒多玩几种方法,并提醒个别幼儿注意安全。)

3、介绍乒乓球的玩法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乒乓球的?

4、教师幼儿共同分享玩后感受。

三、探索玩法

1、引出材料结合乒乓球玩这儿有这么多东西,你能用乒乓球和它们一起玩出更多的新花样吗?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3、介绍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谁愿意把你的玩法告诉大家吗?(介绍玩法或发现一些现象)

4、幼儿教师共同分享经验。

四、实验延伸这个球,它怎么了?这个球还能玩吗?实验泡瘪乒乓球如果不泡我们还有办法玩吗?

乒乓球 篇四

中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作者:王秀芬 马翠花    来源:寿光市田柳镇阇黎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征,明白物体的沉浮。

2、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巧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活动准备]

磁铁、磁性教具、水壶、玻璃球、乒乓球、线、筷子、塑料玩具;铁制物品如:铁钉、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教师领幼儿做蝴蝶飞进入活动室。

与幼儿交谈,引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

师:嘘!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磁性教具花),这花美丽吗?(美丽)多美的花啊,看!把蝴蝶都引来了(出示教具)。咦!怎么这只蝴蝶落不到花上呢?引导幼儿观察,看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这只蝴蝶教具,发现问题。)师:对了,这只蝴蝶的背后少了一只黑色的圆圈,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对,磁铁,大家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坐好,每人从桌子上拿一块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

2、师:小朋友们为了更好的了解磁铁的特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万宝盒”,大家把桌子上的“万宝盒”打开。用手中的磁铁吸一吸,看能够吸起什么东西,然后让个别幼儿说一说吸起了什么?这件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总结出:磁铁能吸铁制品。

3、了解物体的沉浮:

小朋友,现在我们把磁铁吸住的物体,放到水盆里看有什么变化?(被磁铁吸起的物体都沉在水底)那把桌面上的东西都放到水盆里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回答。(塑料制品的物体浮在水面),小朋友们真聪明,来一齐鼓励一下自己。(嗨!嗨!嗨!我们都是聪明娃!)

4、出难题,引导幼儿巧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

小朋友这么聪明,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引起好奇)老师出示:玻璃瓶中有一个铁钉和一个乒乓球。有的幼儿回答,倒过来或把手伸进去,或用筷子夹出来。老师说出要求:可是在取瓶中的物体时,不能把瓶倒过来,也不能把手伸进去,只是准备了线、磁铁、筷子、水,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看哪组取得快。

5、让个别幼儿分组讲解一下取物的过程。(老师及时鼓励孩子。)

6、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奖励你们一下,玩一玩乒乓球。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巧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一定能解决。

乒乓球 篇五

任务

1、乒乓球运动简介

2、握拍方法

3、熟悉球性

4、教学比赛

5、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灵敏性,机智的品质

部分

时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开始部分

3分钟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4、宣布课的任务,讲本节课的安排

5、安排见习生

1、集合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课堂要求

服装整齐,注意听讲气氛活跃、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准备部分

10分钟

1、沿球台变向跑

2、徒手操

1)关节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弓步压腿

5)腰腹压腿

6)前后踢腿

3、游戏

1、沿球台跑

向后←x

x                 向

↓                左

向                侧

右                ↑

侧                x

x→向前

方法:喊口令,喊“一”表示继续前跑,喊“二”表示转头往后跑,“三”表示原地跑。

2、徒手操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徒手操要求

1)动作规范、到位

2)动作放松、舒展

3)每节做4×8拍

4、游戏

要求:全班分成两组,进行托乒乓球球接力比赛,球从哪掉下从哪捡起继续往前。

部分

时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基本部分

30分钟

1、乒乓球运动简介,乒乓球常识

2、学习乒乓球握拍方法

1)直拍快攻型握拍

拍前:以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拍。

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屈,中指第一指节贴于拍的背面。

2)直拍削球握拍

拍前:大拇指弯屈紧贴拍柄的左侧,并用力压拍。

拍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托住拍的后面。

3)横拍握拍

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

拇指在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

1、讲解、示范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介绍球拍性能

3、讲解、示范直拍、横拍握拍方法

4、指导学生持拍动作

5、持拍练习

1)练习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持拍向内、向外旋腕练习各10次×3组

3)持拍抖腕练习10次×3组

4)持拍前臂前推练习10次×3组

部分

时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基本部分

30分钟

3、熟悉球性

1)托球练习

2)持拍向上颠球

3)对墙击球

(距墙1米)

4、教学比赛

6、球性练习

1)托球走练习

←x

x                 ↑

↓                x

x→

四人一组,沿球台 chayi5.com 走10圈

2)持拍颠球100次

3)对墙击球10次×3组

7、教学比赛: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一个球台进行比赛,打3分制,输的下台,赢的做庄。新上台的先发球,每人轮换发一球。

结束部分

2分钟

1、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1、结束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调整呼吸,同时两臂向两侧放松摆动10次

3、作业 :推档球模仿动作各100次

乒乓球 篇六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小兔救乒乓球》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这一特性。

2. 能力目标: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3.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具有初步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乒乓球漂浮这一特性;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并正确描述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的特性。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乒乓球很轻,并了解乒乓球具有弹跳这一特性。

材料准备:挂图,透明水桶、乒乓球、水。

[教学过程]

一、听讲故事,理解内容

1. 师(出示挂图一):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儿自由发言)

2. 借助挂图二、三教师讲解,幼儿看图听故事。

(1)师:小乒乓球掉到哪里啦?它怎么会掉到井里的呢?乒乓球很害怕,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小结)小朋友们真热心,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乒乓球。老师替小乒乓球谢谢你们了。3. 师(出示挂图四):有两只小白兔听到小乒乓球的呼救声,也赶来了。

4. 师:小白兔想的什么办法来救小乒乓球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往井里倒很多水小乒乓球就能慢慢浮上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观察实验,探索奥妙

1. 师:下面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们仔细看看小乒乓球是怎么慢慢往上浮起来的。

2. 师:小乒乓球浮上来了吗?怎么会浮上了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3. 师(小结):小乒乓球很轻很轻,它不会沉到水底下,它一直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往水桶里加水,小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一起往上浮,小乒乓球就会得救了。

三、完整听讲,总结延伸

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只小兔救小乒乓球的故事,知道乒乓球很轻,能漂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乒乓球漂浮的实验,好吗?

附:故事

《小兔救乒乓球》

小乒乓球活泼可爱,但是却很调皮。

一天天气真好,小乒乓球又偷偷溜出去玩了。它一边跳一边唱歌,心里真高兴。“咦,这是什么呀?”小乒乓球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让我去看看。”说着,小乒乓球鼓足了劲儿用力一跳,只听见“扑通”一声,原来是小乒乓球用力太猛,一不小心摔到了井里了,疼得它“唉哟、唉哟”地直叫。

井里黑乎乎的,小乒乓球可害怕啦,一边哭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谁来帮帮我?我掉到井里啦!”两只小白兔正好从井边走过,听见小乒乓球的哭喊声,往下一看:“是你呀,小乒乓球!别着急,我们马上想办法救你。”两只小白兔一商量:“好!就这么办。”它们拿着水桶跑到小河边,提了一桶水就往井里倒——就这样一桶又一桶,小乒乓球终于慢慢浮上来了。

望着小白兔擦汗的样子,小乒乓球难为情地说:“谢谢你们,小白兔!多亏了你们。”

小白兔笑着说:“不用谢!你以后出去玩可要小心点,再见!”

小乒乓球也挥挥手说:“再见!”

乒乓球 篇七

《巧运乒乓球》是前几天在xx幼儿园聆听的一堂科学活动课,这堂课的活动目标是能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巧运乒乓球,感觉方法的多样性。乐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为乒乓球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器材,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一直比较兴奋,而且当幼儿解决一个问题,幼儿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不足的地方是幼儿对记录表的应用。因为这是幼儿第一次尝试用记录表,对记录表的用法不够清楚,我的说明又不是十分明确,所以做记录时,不是十分准确。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乒乓球 篇八

中班科学:想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 (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乒乓球 篇九

教案教材内容:。立定跳远。教材任务:1、发展身体素质和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下肢力量。2、发展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敢于胜利等优良品质。一 、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教学组织:立正 、稍息 、看齐、报数。 5、队列练习:成六列横队。二、准备活动。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图示一)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Y  Y  Y  Y  Y  Y  Y  Y  Y  Y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不分组,       2、跳跃          (一)动作名称:立定跳远。(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和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下肢力量。(三)教学要求:协调用力、动作连贯。(四)教学重点:蹬地、伸直、前跳。(五)教学难点 :前上跳跃、连续、快跳。(六)教学手段:( 1) 原地挺身跳。(2)行进间左、右足跳。(3)行进间左、右足交换跳。(4)双手放背后半蹲跳。跳跃。 (5)屈腿跳。    (6)立定跳远。                          (七)教学组织:六路纵队进行练习。(八)保护帮助:(九)易犯错误:动作不连贯、协调、蹬地不够充分。(十)纠正方法:多做跳的力量练习、跳幅小、向上跳跃练习。3、球类           (一)动作名称:。      (二)教学任务:发展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敢于胜利等优良品质。(三)教学要求:对攻 、左、右手都练习。(四)教学重点:动作协调、攻点准确有力。。(五)教学难点 :快中取胜。(六)教学手段:(1)徒手模仿性练习好步法。(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练习。(配合)(3)学生双打。教师指导。(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八)保护帮助:(九)易犯错误:动作僵硬、不协调、配合不好。(十)纠正方法:多做徒手模仿练习。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            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26%运动量预测:

乒乓球 篇十

【设计意图】

乒乓活动是我们班的健康特色,也是我的课题《班级乒乓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平常的练习中,我们发现乒乓球不仅能颠、能抛、还能在上面进行画画。这是怎么发现的呢?由于我们的乒乓球都统一放在乒乓特色区中,为了给自己的球做个记号,他们往往在球上写上姓名和学号,可细心的女孩子就不同,她们会在球上画张笑脸,或者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不仅美观还很容易识别,于是我就追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生成了这个美术探究活动《乒乓球小人》,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还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充实我们班的乒乓特色活动,开拓课题研究的领域。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扮,制作成乒乓球小人。

2、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3、喜爱美工制作,大胆想象、创作。

重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乒乓球小人。

难点: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活动准备】

1、乒乓板、乒乓球人手一份。

2、各种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毛线、保鲜膜纸芯、扇形(正方形)纸片、废旧边角料、双面胶等。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小人物大集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我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自制小人。

2、逐一出示PPT,请小朋友们边看边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哇,自制小人品种真多啊!有纸盒小人、鸡蛋小人、电线小人、彩泥小人等等,那今天我们也来做个自制的小人吧!

二、说说我们的设想。

1、我们班最多的球就是乒乓球了,大家都会拿它来颠球,而且很多还是颠球高手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一个乒乓球小人吧!

2、你们想想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怎样来变成小人呢?

3、幼儿互相讨论,和同伴说说各自的想法。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三、亮亮老师的本领。

1、你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做一个乒乓球小人。

2、教师示范、讲解:

●头部:乒乓球,一面画上五官,一面画(或粘)上头发。

●身体:用扇形纸片卷成圆锥形,用浆糊(或双面胶)固定,在顶部剪一个小口子,大小要比乒乓球小,这样就能让球稳稳地放在“身体”上面了。

●装饰:可以用毛线做头发,用彩色纸做漂亮的衣服等等。

3、提出制作要求:

●圆锥顶部开口大小要比乒乓球小,太大了容易掉下去。

●用各种材料来装扮乒乓球小人。

四、制作我的专属小人。

1、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乒乓球稳稳地站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乒乓球小人打扮得独一无二。

五、秀出我的乒乓球小人。

1、为自己的乒乓球小人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展示到一起来,拍张集体照。

2、延伸活动:乒乓小人接力赛。

将乒乓球小人放在乒乓板上,手持乒乓板,一个接一个练习平衡走。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接力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乒乓球》,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