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图形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对称图形 篇一

教案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入手,引发数学思考。)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快看看吧!(出示蜻蜓、蝴蝶、树叶、双喜字) 2、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交待课题:像这样左右完全一样的图形就是。4、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呢?它有什么特点?(强化)二、剪一剪1、         你想不想得到一个对称的图形?请你用手中的彩纸和剪刀自己试一试。2、         展示作品。找一找哪些是它们的朋友?3、         集体剪。我们大家一同剪一个好不好?教师带着剪一件小衣服。4、         教学对称轴。我们剪的这件小衣服是不是?中间的这道折痕就是对称轴。5、         画对称轴。沿着中间的这道折痕画虚线,学生试画。三、折一折1、         还有一件礼物没送给你们呢?其实它们早就等不及了,只是它们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称的图形,于是就藏了起来,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它找出来。快帮它们判断一下吧!判断之后与你的同桌说一说。2、         指名到前面反馈,并指出对称轴在哪?四、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1、         在教室里找一找。2、         生活中还有吗?3、         欣赏。老师也找了一些,给你们欣赏一下。欣赏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交流?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五、剪一剪1、          看了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请你拿出彩纸自己设计一个对称的图形,然后把你设计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粘的时候要注意板面的美观。2、          评价:动手能力强,个别同学富有创造性。

对称图形 篇二

本课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 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 。 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 chayi5.com 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平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对称图形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3、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设计简单轴对称图案。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书p6图1—1、p7图1—4,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图形吗?

二、探索活动:

1、实验、观察、思考:

教师演示实验:(做出两种墨迹图形形状)

如图1—2所示:一个是能独立的两个图形。

另一个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图形。

观察这两幅图形,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⑴折痕两边的墨迹图形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两边墨迹图形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⑶两种墨迹图形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观察思考:

把一节藕切成两段怎样将它们放在玻璃下方, 2个截面成轴对称。

(全等形放在同一平面内不一定是轴对称关系)

2、学生看书比较、讨论、分析、探索思考:

⑴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⑵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⑶提问: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⒈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⒉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联系:

⒈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⒉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3、巩固:学生说熟悉的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是什么?特殊的对称点。

学生口述对称轴的位置。

(轴对称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线段等。)4、学生操作剪纸:

得轴对称图形:书p8中的操作。

5、投影出示:欣赏大自然风景(倒影)并说出它们的对称轴的位置。

三、课堂巩固:

书p8的练习1、找出下列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找出正五边形(含对角线)的对称轴

四、本节课小结

学生谈收获:

1、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分清它们;

2、能画出对称轴、找出对称点。

3、能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五、作业:

课堂作业:书p9习题1.1    3、

课外作业:配苏科版课程标准本《数学课课练》p1—3

第一课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上一篇:1.5等腰三角形(3)

下一篇: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对称图形 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     探究体验1、引导观察图形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3、教学“对称” 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 4、组织活动——剪一剪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7、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学生交流。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纠正。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 2、             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 3、课堂总结。 4、随堂练习。

课后活动: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单

教学成功之处 教学遗憾之处 最想说的一句话

对称图形 篇五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第 1 2 页

对称图形 篇六

教学过程 设计与分析:

一、观察激趣:

1、    实物投影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

2、初步感知: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征吗?

二、操作明理:

1、小小裁剪师:

(1)       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小衣服,激发学生想做的兴趣。

(2)       学生设计制作有创意的小衣服。

(3)       学生作品展示。

(4)       讨论:制作的小衣服是轴对称图形吗?

2、发现特征、揭示概念,并由电脑显示: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找出蝴蝶、羽毛球、五角星的对称轴。

4、举例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说说对称轴有几条。

三、强化新知:

1、判断数字0-9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2、小博士研究所:

(1)       小组合作研究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课前准备好带有方格的研究纸)

(2)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四、引导发现,拓开思路。

1、检测线一:完成轴对称图形的设计制作

2、检测线二: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如果分别在圆中画出一个或两个小圆(见下图),那么,这三个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五、运用提高,发展思维。

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平台资料室、聪明屋

资料室内容:服装设计中的轴对称;建筑设计中的轴对称;对称美和自然美……

聪明屋内容:

①推理游戏。(下一个是什么?)

②一张方格纸,怎样剪一刀,得到一个十字形(见图)。

③作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④即兴创作:利用画图功能在画板上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作品区展览

四、课堂总结

教师:轴对称图形真的很美丽,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各方面的设计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在新年来临之际,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我们环境布置更美丽!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对称图形》,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226